[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历史学基础模拟试卷 10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刑法是( )。(A)尧刑(B)舜刑(C)禹刑(D)桀刑2 开始全面实行郡县制的朝代是( )。(A)东周(B)秦朝(C)西汉(D)隋朝3 我国历史上一次有周密计划、经过长期准备并利用宗教形式组织和发动的农民起义是( )。(A)陈胜、吴广起义(B)绿林、赤眉起义(C)黄巾大起义(D)钟相、杨么起义4 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史学理论著作是( )。(A)刘知几的史通(B)杜佑的通典(C)马端临的文献通考(D)章学诚的文史通义5 下列明末
2、清初来华传教士,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B)利玛窦、南怀仁、汤若望(C)汤若望、利玛窦、南怀仁(D)汤若望、南怀仁、利玛窦6 1853 年马克思说:“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这表明当时马克思( )。(A)明确谴责英国对华的侵略扩张(B)对鸦片战争的性质有清楚的认识(C)认为旧中国的解体是历史的进步(D)坚持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立场7 鸦片战争中萌发的新思潮的核心和实质是( )。(A)振兴清王朝(B)向西方
3、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C) “自强” 、“ 求富”,发展资本主义(D)启蒙人民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8 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又兴办民用工业,这反映了( )。(A)清政府对资本主义认识逐渐加深(B)洋务运动从理想逐步回到现实(C)洋务派思想发生了根本变化(D)洋务派内部出现了分化9 下列口号中不是五四运动期间学生在示威游行时高呼的是( )。(A)“打倒列强,除军阀”(B) “废除二十一条”(C)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10 为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国家首先实行的政策是( )。(A)统一财政管理(B)开展农业合作社(C)对农副产品统购统销(D)增强
4、农业供应能力11 希波战争的转折点是( )。(A)温泉关战役(B)马拉松大捷(C)普拉提亚战役(D)萨拉米海战12 关于亚历山大远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给东方人带来了深重灾难(B)使希腊文明与东方文明交汇(C)建立了地跨亚欧非的大帝国(D)是正义的、应该肯定的战争13 被称为西方“ 医学之父 ”的是科斯岛的( )。(A)美尼克穆斯(B)恩培多克勒(C)欧多克索斯(D)希波克拉底14 下列宗教中具有政教合一性质的是( )。(A)佛教(B)犹太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15 印加人用以记事的是( )。(A)象形文字(B)图画文字(C)泥版(D)结绳16 召开苏维埃二大的地方是( )
5、。(A)克里姆林宫(B)斯莫尔尼宫(C)冬宫(D)玛丽亚宫17 两次世界大战最大的不同点是( )。(A)战争原因不同(B)战争性质不同(C)战争范围不同(D)战争目的不同18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直接思想来源之一是( )。(A)16、17 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B) 18 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C) 19 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D)“真正的 ”社会主义19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的战役是( )。(A)敦刻尔克战役(B)诺曼底战役(C)阿拉曼战役(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20 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 )。(A)对德日法西斯国家进行严厉制裁(B)实现国际间长久和平与合作(C)划分美苏两大国的势
6、力范围(D)巩固和扩大战时建立的同盟关系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21 大索貌阅22 萨尔浒之战23 筹安会24 古史辨派25 贝希斯顿铭文26 隶农制27 谢斯起义28 开罗宣言三、史料分析题29-30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28 大夫曰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冠暴于边鄙备之则劳中国之士不备则侵盗不止先帝哀边人之患苦为虏所系获也故兴盐设酒准置均输番货长财以佐助边费今议者欲罢之内空府库之藏外乏执备之用使备塞乘城之士饥寒于边将何以赡之罢之不使也。盐铁论卷一29 为上段材料加句读。30 何谓“均输 ”、“平准”?31 试析汉武帝平准、均输与盐铁政策的利弊
7、。31 材料一: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殖民桎梏的唯一正确方法;同时,他认为非暴力抵抗并不意味着对外国统治和其他罪恶的屈服。他写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弱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劝人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而不愿印度卑躬屈节,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材料二:1920 年 8 月 1 日,为了抗议英国等战胜国强加给土耳其的色佛尔条约,甘地第一次发动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不合作” 的纲领包括:受封者退回爵位封号、抵制立法机构选举、抵制在政府机关和法院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纺车运动以
8、抵抗英国货物泛滥。在运动后期,提出拒绝纳税的要求。12 月,在国大党年会上通过了以自治为目标的不合作纲领。齐世荣、吴于廑主编:世界史材料三:尼赫鲁记述道:“曹里曹拉村事件后,我们的运动突然停止,我想国大党的著名领袖差不多都表示愤慨,只有甘地例外年轻人当然更加激动。难道我们须是三亿多印度人受了关于非暴力行动的理论和实际的训练后才能前进吗?即令如此,我们当中有多少人敢说,我们在警察极度挑衅下还能十分斯斯文文呢?即令我们办得到,但是那些打进我们运动中来的暗探内奸采取暴力行动或煽动别人,从事非暴力的抵抗方法必然失败。”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32 材料一中甘地选择非暴力主义的理由是什么?实际原因又是什
9、么?33 依据材料二,“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的目标是什么 ?“不合作” 的范围涉及哪些具体的社会部门或领域?34 依据材料三,概括“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35 有人认为,“ 非暴力” 抵抗运动实际上是号召群众逃避斗争,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说明你的理由和看法。四、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36 论述唐代中期的土地制度、赋税制度、兵役制度,分析它们各自演变的主要趋势及其共同原因。37 论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如何实现的。38 试分析工业革命的深远影响。历史学基础模拟试卷 10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0、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2 【正确答案】 B3 【正确答案】 C4 【正确答案】 A5 【正确答案】 A6 【正确答案】 C7 【正确答案】 B8 【正确答案】 B9 【正确答案】 A10 【正确答案】 C11 【正确答案】 D12 【正确答案】 D13 【正确答案】 D14 【正确答案】 C15 【正确答案】 D16 【正确答案】 B17 【正确答案】 B18 【正确答案】 C19 【正确答案】 B20 【正确答案】 C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21 【正确答案】 隋初检查户口的措施。南北朝以来,由于赋役
11、极为沉重,导致隐瞒户口现象严重,影响政府控制户口数和财政收入。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隋文帝于开皇五年,下令“ 大索貌阅 ”。所谓“大索”就是清点户口,并登记姓名、出生年月和相貌;所谓“ 貌阅” ,则是将百姓与户籍上描述的外貌一一核对。即按照户口簿登记的年龄与本人的体貌特征等核查户口。隋文帝规定,凡出现户口不实的情况,地方官吏里正、保长、党长要被处以流刑。同时又规定,凡堂兄弟以下亲属同族而居的,必须分立户口。此次检查新增户口 164 万多,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壮大了隋朝的国力。22 【正确答案】 明清之间的一场战争。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 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誓师伐明。明朝任命杨镐为辽
12、东经略,调集军队,筹措兵饷,准备进军赫图阿拉,消灭努尔哈赤。经过数月的筹划,万历四十七年二月,经略杨镐坐镇沈阳,兵分四路围剿后金,会师赫图阿拉。北路由总兵马林率领,西路由总兵杜松统领,南路由总兵李如柏统帅,东路由总兵刘铤指挥。明兵四路实则 10 余万。面对明军四路围攻,努尔哈赤采取了李永芳的“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的作战方针,集中八旗兵力,打歼灭战。首先,以八旗精锐迎击欲立首功的明军主力杜松部。三月初一日,双方对峙在萨尔浒山。努尔哈赤利用杜松派兵袭击界凡之时,猛攻萨尔浒明军,明兵溃败,勇而无谋、刚愎自用的杜松战死。接着,努尔哈赤将兵北调至尚间崖,击败马林部,马林逃往开原,叶赫兵仓皇撤退。这
13、时,努尔哈赤回师南下,诱敌深入,在阿布达里岗,围歼刘铤东路军,刘铤阵亡,姜功烈所部朝鲜兵投降。杨镐闻知三路军惨败,急令南路军李如柏撤回。努尔哈赤用了 5 天时间打了一场漂亮的歼灭战,明军文武将吏死者 310 多人,士兵身亡者 45,800 余人,亡失马驼甲仗无数。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萨尔浒之战” 。此役是关系到后金与明兴亡的关键一仗。当年六月,后金打下开原。七月,攻占铁岭。从此,努尔哈赤由防御转入进攻,明朝在东北地区的统治开始全面崩溃。23 【正确答案】 民国初年为袁世凯复辟帝制制造舆论的政治团体。1915 年下半年,袁世凯加快了复辟帝制的步伐,8 月授意其亲信杨度出面,拉拢孙毓筠、严复、刘师
14、培、李燮和、胡瑛等所谓“六君子” 在北京石驸马大街发起组成等安会。 8 月 23日发表成立宣言,并决定以杨度、孙毓筠任正副理事长,其余 4 人为理事。他们打着“学术团体 ”的招牌,宣称其宗旨是 “筹一国之治安”,“ 研究君主、民主国体何者适于中国”。认为共和国体,不适合中国国情,通电各省军政长官及商会派代表到京请愿,改变国体,为袁世凯复辟帝制制造舆论,遭到全国人民及舆论的贬斥。24 【正确答案】 又称“ 疑古派 ”,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出现的一个以疑古辨伪为特征的史学和经学研究的学术流派,其创始者及主要代表是顾颉刚和钱玄同。古史辨派的主要代表受到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的“整理国故” 思想的
15、影响。他们主张用历史演进的观念和大胆疑古的精神,吸收西方近代社会学、考古学等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和典籍。古史辨派在破除长期存在的“唯古是信” 的传统观念、将经典作为历史文献来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古史辨派的许多研究成果至今仍是研究中国古代史和儒家经典方面很有参考价值的学术文献。但是,在古史辨派的研究中,也夹杂着一些武断片面的东西。25 【正确答案】 古代波斯的记功刻石。刻于山崖上,在今伊朗克尔曼沙阿以东 32千米处的贝希斯顿村附近。为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大流士一世在位时(公元前522公元前 486)所刻。铭文约 1200 行,以楔形文字刻写,包括古波斯文、埃兰文和巴比
16、伦文。主要记述冈比西斯二世死后到大流士一世重新统一帝国期间的史事,其中包括高墨达政变、大流士镇压起义、大流士出征等。铭文左上部有浮雕,表现大流士头戴王冠,一只脚踩在高墨达身上,身后有 2 名侍卫,面前是 9 名被俘国王;上方刻善神阿胡拉马兹达形象。该铭文于 1835 年为驻伊朗公使罗林生发现,对释读两河流域和波斯古代文字有重要意义。26 【正确答案】 隶农最早于公元前 2 世纪在意大利出现。部分罗马公民租种他人土地,成为隶农。租地需订契约,订约双方政治上平等,都有权根据自己意愿中止契约。租期一般为 5 年,地租用现金支付。3 世纪时,由于奴隶占有制开始衰落,劳动力日益缺乏,罗马政府和大庄园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基础 模拟 1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