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6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6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6及答案与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历史学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6 及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南京大学 2005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2 宁汉合流(华东师范大学 2004 年中国通史真题)3 济南惨案(北京师范大学 2002 年中国现代史真题)4 皇姑屯事件(华东师范大学 1999 年中国通史真题)5 东北易帜(华东师范大学 2005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6 调政纲领(华中师范大学 2001 年中国现代史真题)7 改组派(南京师范大学 2013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8 人权派(南京大学 2009 年中国近现代史复试真题)9 编遣会议(安徽师范大学 2011
2、年中国近现代史复试真题)10 改订新约运动(华东师范大学 2005 年中国通史真题)11 八七会议(华东师范大学 2001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12 古田会议(华东师范大学 2003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13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华中师范大学 2001 年中国现代史真题)14 遵义会议(黑龙江大学 2013 年中国史真题)15 四行二局(首都师范大学 2013 年历史学基础综合真题;华东师范大学 2013 年历史学基础综合真题)16 废两改元(华东师范大学 2006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17 法币政策(南京大学 2009 年中国近现代史复试真题;南京大学 2013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18 新生
3、活运动(华东师范大学 2000 年中国通史真题;北京大学 2013 年中国史真题;苏州大学 2013 年中国史专业基础综合真题)19 国难会议(南京大学 2006 年中国近代史真题)20 华北事变(华东师范大学 2005 年中国通史真题)21 瓦窑堡会议(华东师范大学 2000 年中团近现代史真题)22 两广事变(首都师范大学 2006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23 西安事变(西北大学 2013 年中国史真题)24 卢沟桥事变(河北师范大学 2010 年历史学复试真题)25 淞沪会战(南京师范大学 2011 年中国近现代史复试真题;福建师范大学 2013年中国史综合真题)26 台儿庄战役(上海师范
4、大学 2002 年中国现代史真题;陕西师范大学 2013 年中国史真题;湖南师范大学 2013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27 南岳军事会议(华东师范大学 2002 年中国通史真题)28 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2007 年历史学统考真题)29 皖南事变(安徽师范大学 2011 年中国近现代史复试真题)30 论持久战(华东师范大学 2002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31 抗战建国纲领(华中师范大学 2002 年中国现代史真题)32 国民参政会(北京师范大学 2011 年中国近现代史复试真题)33 新县制(武汉大学 2004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34 中国之命运(南京大学 2004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35
5、 史迪威事件(华东师范大学 2004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36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华中师范大学 2002 年中国现代史真题)37 陕甘宁边区(2009 年历史学统考真题)38 减租减息(华东师范大学 2006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39 延安整风运动(河北师范大学 2010 年历史学复试真题)40 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南京师范大学 2013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41 南京大屠杀(华东师范大学 2004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42 满铁(北京大学 2003 年中国通史真题)43 中苏友好同盟约(南京大学 2013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44 资源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 1999 年中国通史真题)45 工业内
6、迁(华中师范大学 2001 年中固现代史真题)46 田赋征实(华东师范大学 2002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47 田立西南联合大学(2008 年历史学统考真题)48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南京大学 2006 年中国近代史真题)49 重庆谈判(湖南师范大学 2011 年中国近现代史复试真题)50 双十协定(北京师范大学 1999 年中国现代史真题)历史学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6 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 【正确答案】 毛泽东分析 20 世纪 20 年代湖南农民运动的一篇重要著作。发表于 1927 年 34 月的战士周报。1951 年,收入毛泽东选
7、集第一卷。毛泽东在考察报告中强调农民革命斗争的重要性;对中国农村的阶级特别是农民阶级,作了具体的分析,指出,占农村人口 70的贫农,才是农民运动的主要力量。考察报告从对农民和农村土地问题的分析中,提出解决农民问题的理论和政策。2 【正确答案】 1927 年武汉国民党政府与南京国民党政府的合组。1927 年 4 月 18日,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造成宁汉分裂。7 月 15 日,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反共,消除了宁汉双方在反共问题上的分歧,使宁汉合流成为可能。7 月 24 日,汪精卫表示愿意和平统一,并同意迁都南京。南京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进行改组,并发表宁汉合作宣言,宣布国民党统一完成。3 【正确答
8、案】 1928 年日本在山东济南制造的屠杀中国军民的事件。又称五三惨案。1928 年 4 月,国民革命军北伐征讨张作霖,日军借口保护日侨出兵占领济南。5 月 1 日,国民革命军进入济南。3 日,日本军队悍然向中国军民开枪,并杀死国民政府公使蔡公时,中国军民死伤近八千人。在国民政府答应保护日本人生命财产安全的条件下,日军于 1929 年 3 月撤出济南。济南惨案发生后,二期北伐军绕过济南继续北伐。4 【正确答案】 日本关东军在沈阳附近制造的谋杀张作霖事件。1928 年 6 月 3 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在北伐军进逼之下,放弃北京,退返东北。囚其未满足日本侵占满蒙的全部要求,日本关东军决意除掉张作霖。
9、6 月 4 日晨,当张乘坐专列经过京奉路与南满路交叉处的皇姑屯车站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弹炸成重伤,当日死亡。皇姑屯事件是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一系列事件之一。5 【正确答案】 1928 年张学良将控制的东北地区归属南京国民政府统一管辖的事件。1928 年 12 月 29 日,张学良在中国东北将原北京政府的红黄蓝白黑五色旗改为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6 【正确答案】 1928 年 10 月国民党中央常务会议通过的纲领性文件。文件宣布,在国民党的领导下实行“ 训政 ”,训政时期统治权归国民党,政权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
10、导国民行使;在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托付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治权亦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的指导监督下由圆民政府行之。训政纲领确立了国民党一党专政。7 【正确答案】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政府内部的主要反对派。全称为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1928 年成立于上海。主要发起人为陈公博、顾孟余等。1928 年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后,汪精卫集团在争夺南京国民政府最高统治权的斗争中遭到失败。同年 5、6 月,陈公博、顾盂余在上海创办革命评论、前进等杂志,以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为号召,重新制订纲领,改组国民党。1931 年被汪精卫宣布解散。8 【正确答案】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的资产阶级改良
11、派。其代表人物是胡适、罗隆基、梁实秋等一批留学欧美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1929 年 5 月,胡适发表人权与约法,引起人们对人权、法治问题的探讨。该派宣扬人权至上,要求制定宪法,言论自由,主张实行专家政治;既反对国民党的专制统治、一党独裁,又不赞同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运动。该派的主张在当时上层社会引起了一些共鸣。9 【正确答案】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裁军会议。1928 年 6 月,蒋介石为削弱冯、阎、桂各派实力,提出裁编问题。7 月 11 日,蒋介石与冯、阎、李召开军事善后会议,未能达成协议。1929 年 1 月 1 日,蒋介石主持召开国民革命军编遣会议,会议确定全国设八个编遣区,蒋介石控制其中的
12、四个。同时规定全国军队等一切权力收归中央;各军原地静候改编。蒋介石这种削弱非嫡系实力的做法引起了冯、阎、桂等各地方实力派的不满。1929 年 8 月,蒋介石被迫召开第二次编遣会议,将全国军队的总数目由原来的 50 个师增加到 65 个师,以此来扩充蒋介石自己的实力。第二次编遣会议召开的结果,使蒋介石与各地方实力派的矛盾进一步激化。10 【正确答案】 南京政府成立初期发起的要求修改不平等条约的运动。1928 年 7月,国民政府外交部发表关于重订新条约之宣言,宣布凡中外旧约期满者废除另订;尚未满期者解除重订;旧约期满,新约未订定者由国民政府另订适当临时办法处之。关于关税自主问题,虽然实行了新税则,
13、但各国多采取敷衍态度;关于撤废领事裁判权,均被各国托词拒绝。后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西方各国才纷纷放弃在华的不平等条约。11 【正确答案】 1927 年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主要内容: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改选党中央领导机关,组成临时中央政治局;决定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12 【正确答案】 1929 年红军第四军召开的第九次代表大会。1929 年 12 月 28 日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召开,大会由陈毅主持,出席会议的代表有 120 多人。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
14、的决议案,改选了红四军前敌委员会,选举毛泽东等 14 人为前敌委员会委员,毛泽东为书记。13 【正确答案】 1931 年中国共产党在瑞金建立的政权,成立于 1931 年 11 月 7 日。在该政权运作期间,颁布了宪法,发行了货币,同时将其所属控制区域称为“苏区” 。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被迫于 1934 年 l0 月撤离江西苏区,于 1935 年 10 月转移至陕甘苏区。1937 年 9 月 22 日宣布取淌。14 【正确答案】 1935 年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上博古作了关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报告,遭到参会多数人的反对。会议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
15、常委,取消了李德、博古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会后成立了由毛泽东、王稼祥、周恩来三人组成的军事指挥小组。负责长征中的军事工作。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的“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15 【正确答案】 国民政府直接控制的六大金融机构。“四行二局” 包括: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中央银行于1928 年 11 月 1 日在上海成立,发行兑换券、铸造及发行国币。国民政府在成立中央银行的同时,采用增加官股和派遣人员的办法改组了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改为经国民政府特许的“国际汇兑银行” ,交通银行改为 “发展全国实业之
16、银行”。1935 年 6 月,国民政府颁布中国农民银行条例,将 1933 年成立的豫鄂皖赣四省农民银行改组为中国农民银行,有发行兑换券及农业债券的特权。同时,国民政府还设立了以经营进口军火为主的中央信托局和从事小额储蓄、储金汇兑的邮政储金汇业局,以垄断全国的信托、保险等金融业务。这样,“四行二局” 便成为国家资本金融垄断的中心。16 【正确答案】 1933 年国民政府推行的废用银两改用银元的币制改革。1933 年3 月 1 日,财政部发布废两改元令。4 月 6 日,国民政府实行“废两改元” ,规定即日起,所有公私款项收付、契约票据及一切交易,一律改用银币,不得再用银两。持有银两者,可由中央造币
17、厂代铸银币,或在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兑换银币。废两改元是法币改革的前提。17 【正确答案】 1935 年南京国民政府废止银本位制、以法定纸币为本位货币的币制改革。1935 年,同民政府在英国政府支持下,发布紧急法令,实行币制改革。规定自 4 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发行之钞票为法币(1936 年又加人中国农民银行)。所有公私收付一律使用法币,不得使用现金;实行白银国有,所有白银必须在规定限期内兑换法币;改银本位制为外汇本位制。法币改革对于制止大量白银外流,扭转金融紧缩及工商不振的状况,曾起过积极作用。18 【正确答案】 1934 年蒋介石发动的旨在使国民生活合理化的运动。1934 年
18、2月,蒋介石在南昌发表新生活运动之要义,发起新生活运动。1934 年 7 月,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于南昌正式成立,统领全国各地新生活运动工作,蒋介石任总会长。该运动主要内容:以礼义廉耻精神为中心准则,从衣食住行基本生活着手,按照清洁、整齐、简单、朴素、迅速的具体标准,达到所谓国民日常生活军事化、生产化、艺术化的目的。1949 年,蒋介石下令停止该运动,成效不大。19 【正确答案】 1932 年国民政府在洛阳召开的会议。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同年 11 月,蔡元培提出召集国难会议。1932 年 4 月 7 日,国难会议在行政院长汪精卫主持下于洛阳召开。会议议定的各项提案对政府无法律上的约
19、束,仅备参考。多数提案反映民众抗日要求,还有政治改革和取消一党专政。会议于 4月 14 日结束,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效果。20 【正确答案】 1935 年日本为侵占华北制造一连串侵略事件。1935 年 67 月,何梅协定、秦土协定签订后,中国在河北和察哈尔的主权大部丧失。随后,日本帝国主义又策动汉奸制造所谓“华北五省自治运动” ,企图使冀、察、绥、鲁、晋五省脱离中国。10 月,日本在河北省的香河指使汉奸暴动,占领县城。11 月汉奸殷汝耕在通县成立“ 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 ”,12 月,国民党政府指派宋哲元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适应日本帝国主义关于“华北政权特殊化” 的要求。华北事变加深了中华民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基础 历年 汇编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