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山东泰安市宁阳三中初二第一学期月考检测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山东泰安市宁阳三中初二第一学期月考检测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山东泰安市宁阳三中初二第一学期月考检测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 学年山东泰安市宁阳三中初二第一学期月考检测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我国东临太平洋,东部广大地区雨量充沛,利于农业生产 C我国主要位于热带 D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近 50度,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答案: C 我国秦岭 -淮河一线是: A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B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C秦岭 -淮河一线以南农作物熟制是两年三熟 D秦岭 -淮河一线以北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答案: D 我国年降水量时间分布规律是:( ) A季节变化小 B年际变化大,且南方大于北方 C
2、降水多集中在夏秋季节 D南方和北方雨季几乎同时开始 答案: C 关于我国干湿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降水量的多少 B长江三角洲是半湿润地区 C东北平原的天然植被是沙漠 D秦岭 -淮河一线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答案: D 下列不属于季风区的地形区是 ( ) A四川盆地 B黄土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三江平原 答案: C 当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洪涝时,说明该年份 ( ) A夏季风强 B夏季风弱 C冬季风强 D冬季风弱 答案: A 我国棉花、水稻等作物的种植界线比世界同纬度其他地区明显偏北,主要原因是 ( ) A气候复杂多样 B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C地形多种多样
3、D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 答案: D 下列山脉中属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的一组是 ( ) A冈底斯山和阴山 B秦岭和太行山 C大兴安岭和巫山 D巫山和雪峰山 答案: A 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根本原因是 ( ) A冬季风势力太强 B由于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C每年夏季风强弱不同和进退时间的早晚 D西高东低的地势 答案: C 太行山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 ) A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B汾渭平原和海河平原 C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 答案: C 我国省级行政区中全部位于热带地区的是 ( ) A江西省 B台湾省 C云南省 D海南省 答案: D 既是我国第一、二级阶梯的
4、分界线,又是东西走向的山脉是 ( ) A祁连山 B秦岭 C昆仑山 D横断山 答案: C 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的大致界线是 ( ) A秦岭 B大别山 C巫山 D雪峰山 答案: C 济南市的气候类型属于 (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 C 关于我国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南北温差小 B夏季南北温差大 C夏季南方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时间都比北方大 D夏季极端最高温多出现在吐鲁番一带 答案: D 下列地形区与地表特征连线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 冰川广布 B云贵高原 地形崎岖 C内蒙古高原 黄土广布 D青藏高原 地表坦荡 答案:
5、B 我国的内海有( ) A渤海、黄海 B黄海、东海 C东海、南海 D渤海、琼州海峡 答案: D 下列国家中与我国陆上接壤的是( ) A白俄罗斯 B日本 C印度 D乌兹别克斯坦 答案: C 某汽车车牌是 “皖 A12345”请问该车可能来自下列哪一省份:( ) A云南省 B安徽省 C重庆市 D甘肃省 答案: B 下列连接正确的是( ) A 粤 B -蜀 C -晋 D -宁 答案: A 既与渤海相邻又与黄海相邻的是:( ) A辽宁、河北 B河北、山东 C辽宁、山东 D山东、江苏 答案: C 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A西多东少 B东多西少 C南多北少 D北多南少 答案: B 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山东 泰安市 宁阳 初二 第一 学期 月考 检测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