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麻醉学主治医师-24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麻醉学主治医师-24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麻醉学主治医师-24及答案解析.doc(3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麻醉学主治医师-24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酸中毒的患者常伴有血 K+浓度增加的原因是A酸中毒时细胞破坏较多,K +释出较多B酸中毒尿量减少,排钾离子减少C肾 H+-Na+交换较多,K +-Na+交换减少D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E醛固酮分泌减少(分数:1.00)A.B.C.D.E.2.以下哪一项可使氧离曲线左移ApH 升高,PaCO 2下降,体温下降,2,3-DPG 减少BpH 升高,PaCO 2下降,体温升高,2,3-DPG 减少CpH 下降,PaCO 2下降,体温下降,2,3-DPG 减少DpH 升高,PaCO 2升高,体温下降,2,3-DPG 减少EpH 下
2、降,PaCO 2升高,体温升高,2,3-DPG 升高(分数:1.00)A.B.C.D.E.3.1秒用力呼出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 1/FVC),可反映受试者通气功能,当该值小于_时,对患者实施麻醉需谨慎A90%B80%C70%D40%E60%(分数:1.00)A.B.C.D.E.4.有关缺氧性肺血管收缩的论述错误的是A是肺通气和肺血流之间的自身调节B受二氧化碳分压下降的抑制C可以调节局部的通气、血流比值,减少肺内分流D受血管扩张药物的影响E这种调节因素一般不受其他因素影响(分数:1.00)A.B.C.D.E.5.当室性早搏出现在心电图的 T波内时,容易诱发心室颤动,应紧急处理。其生理学
3、基础为A在动作电位的平台期接受刺激B在动作电位的除极化时期接受刺激C相当于刺激落入复极化过程中的易损期D形成兴奋折返E相当于兴奋落在心肌的不应期内(分数:1.00)A.B.C.D.E.6.在呼吸过程中,由于小气道口径随呼吸而改变,气道阻力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吸气时气道阻力的变化为A不变B增大C减小D先增大后减小E先减小后增大(分数:1.00)A.B.C.D.E.7.以下哪种情况 V/Q偏高A直立位时下肺(与上肺相比)B肺栓塞C肺不张D肺水肿E哮喘(分数:1.00)A.B.C.D.E.8.FEV1/FEV%正常值是A60%以上B65%以上C70%以上D80%以上E90%以上(分数:1.00)A.B
4、.C.D.E.9.PaCO2升高,PaO 2下降,对颅内压力和容量关系的影响为A脑血流量与脑容量减少,颅内压下降B脑血流量与脑容量增加,颅内压下降C脑血流量与脑容量增加,颅内压升高D脑血流量与脑容量减少,颅内压升高E脑血流量与脑容量不变,颅内压升高(分数:1.00)A.B.C.D.E.10.管径小于 2mm的气道阻力占总阻力的A10%B15%C20%D25%E30%(分数:1.00)A.B.C.D.E.11.最能反映肺通气功能的指标是APaCO 2BPaO 2CSaO 2DpHEBE(分数:1.00)A.B.C.D.E.12.下列哪项是位于延髓外侧浅表部的中枢化学感受器的生理刺激因子A二氧化碳
5、B氢离子C钠离子D氧分压下降E氮气(分数:1.00)A.B.C.D.E.13.患者在全身麻醉后肺通气的改变是A控制呼吸时上、下肺相等B自主呼吸时下肺好于上肺C自主呼吸时上、下肺相等D控制呼吸时下肺好于上肺E自主呼吸和控制呼吸时都是上肺好于下肺(分数:1.00)A.B.C.D.E.14.喉罩对人体的影响有A减少肺泡无效腔B减少解剖无效腔C减少机械无效腔D增加气道阻力E增加肺活量(分数:1.00)A.B.C.D.E.15.慢性缺氧者,吸入纯氧易引起呼吸暂停的原因是A吸入纯氧后二氧化碳浓度下降,导致二氧化碳对呼吸的兴奋作用减弱B高浓度氧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C低氧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
6、,当吸入纯氧时使此反射减弱D高浓度氧使外周化学感受器对氢离子的敏感性降低E高浓度氧使外周化学感受器对氢离子的敏感性增加(分数:1.00)A.B.C.D.E.16.决定血液黏稠度最重要的因素是A血流切率B血细胞比容C血管口径D温度E细胞形态(分数:1.00)A.B.C.D.E.17.心室的易损期在下列哪个时间内AQRS 波末到 ST段开始后 20msBT 波升至顶峰之前约 30msCP 波初始 20msDP-R 间期内EP 波初始 10ms(分数:1.00)A.B.C.D.E.18.减压反射A在血压升高时才发挥作用B在血压降低时才发挥作用C平时经常起作用D在血压升高时才发挥作用,在血压降低时不发
7、挥作用E在血压降低时才发挥作用,在血压升高时不发挥作用(分数:1.00)A.B.C.D.E.19.关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哪项正确A颈动脉体位于颈总动脉起始部B小体内只有神经纤维末梢C主动脉体传入神经随膈神经传入D低氧血症可引起小体兴奋E氢离子浓度增高引起小体传入神经抑制(分数:1.00)A.B.C.D.E.20.下列物质升压作用最强的是A去甲肾上腺素B缓激肽C血管紧张素D血栓素E去氧肾上腺素(分数:1.00)A.B.C.D.E.21.59岁、70kg 冠心病患者行冠脉旁路移植术,术中 ABP 70/45mmHg,职 110bpm,CVP 12cmH2O,CO1.5L/(minm
8、2),提高 CO的最佳处理为A胶体扩容B 受体阻滞剂C硝酸甘油D利尿剂E多巴胺(分数:1.00)A.B.C.D.E.22.心脏的自律性来源于A心房肌细胞B心室肌细胞C心交感神经D心脏特殊传导系统E心副交感神经(分数:1.00)A.B.C.D.E.23.下列选项中哪项不是心输出量增加的因素A心率增快B前负荷增加C后负荷降低D心肌收缩性增加E左心室壁活动异常(分数:1.00)A.B.C.D.E.24.心排血量是指A每平方米表面积的每分心输出量B心室每分钟输出到周围循环的血量C心室舒张末期容量与收缩末期容量之差D心室每搏输出的血量E正常成人约为 3000ml(分数:1.00)A.B.C.D.E.25
9、.决定心排血量的主要因素为A心率与外周血管阻力B回心血量与外周血管阻力C心率与每搏输出量D血容量与每搏输出量E心率与心肌收缩力(分数:1.00)A.B.C.D.E.26.决定心排血量的两个主要因素A血容量和外周血管阻力B血压和心率C心率和每搏量D周围组织需氧量和回心血量E回心血量和每搏量(分数:1.00)A.B.C.D.E.27.下列哪项引起左室舒张期负荷加重?A二尖瓣狭窄B二尖瓣关闭不全C肥厚型心肌病D主动脉瓣狭窄E肺动脉高压(分数:1.00)A.B.C.D.E.28.下列哪项为心排血量减少的原因A动静脉瘘B内源性和外源性儿茶酚胺增加C前负荷减少D后负荷减少E副交感神经受抑制(分数:1.00
10、)A.B.C.D.E.29.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血流动力学异常,其中心泵功能减退的表现为A外周循环阻力增高B心室舒张末压增高,心排量增高C心室舒张末压降低,心排量降低D心室舒张末压增高,心排量降低E心室舒张末压降低,心排量不变(分数:1.00)A.B.C.D.E.30.下列哪项可以加强心肌收缩力A缺氧B酸中毒C钙通道阻滞剂或 受体阻滞剂D兴奋副交感神经E兴奋交感神经(分数:1.00)A.B.C.D.E.31.心脏交感神经主要作用于_受体,副交感神经主要作用于_受体A1,M2B2,M2C1,M1D2,M2E2,M1(分数:1.00)A.B.C.D.E.32.以下关于心血管反射的描述哪一项正确A动脉血
11、压降至 40mmHg时,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可反射使外周血管收缩、心率加快B椎管内阻滞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时,Bainbridge 反射和 Bezold-Jarisch反射可使心率增快C浅麻醉下压迫眼球或牵引眼周结构可致眼心反射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D颅内压升高致中枢神经系统缺血时可反射使心率增快、血压升高E肺动脉压升高时可反射使心率减慢(分数:1.00)A.B.C.D.E.33.以下哪种药物能够增加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A安氟烷B异氟烷C氟烷D七氟烷E地氟烷(分数:1.00)A.B.C.D.E.34.大剂量琥珀胆碱主要兴奋下列哪一种受体引起心动过缓甚至窦性停搏A中枢性的调节B心脏 1受体
12、C心脏 受体D心脏胆碱受体E交感神经节的 N受体(分数:1.00)A.B.C.D.E.35.在临床工作中,可采用按压颈动脉窦来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其中的生理学基础是A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B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C心迷走神经抑制D心交感神经兴奋E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分数:1.00)A.B.C.D.E.36.调节冠脉循环的因素不包括下列哪项A主动脉舒张压B中心静脉压C左心室舒张末压D心率E动脉血氧分压(分数:1.00)A.B.C.D.E.37.冠脉血流的特点错误的是A冠脉扩张可满足心肌对氧的需求B心率过快(180 次/分)时冠脉血流量可减少C心室收缩时,左冠脉血流量减少D心肌代谢产物是
13、调节冠脉血流量的重要因素E迷走神经兴奋不影响冠脉血流(分数:1.00)A.B.C.D.E.38.以下哪一项可以增加冠脉血流A动脉舒张压降低BPCWP 升高C心率增快D缺氧E去甲肾上腺素(分数:1.00)A.B.C.D.E.39.能使冠脉血流量增多的因素除外A缺氧BpH 降低C血乳酸增多D前列腺素E二氧化碳蓄积(分数:1.00)A.B.C.D.E.40.下列哪一项有利于心肌氧供需平衡AHR 100bpmBHb 120g/LCCVP 20cmH 2ODABP 170/90mmHgEPaCO 2 30mmHg(分数:1.00)A.B.C.D.E.41.心肌代谢的特点不包括下列哪一点A心肌氧储备极少B
14、心肌可广泛利用各种营养物质供能C心肌只能利用葡萄糖D心肌的能量储备极少E心肌代谢几乎全是有氧代谢(分数:1.00)A.B.C.D.E.42.心肌短暂缺血后血供迅速恢复,心肌的舒张和收缩功能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A仅出现舒张功能障碍B舒缩功能障碍可有不可逆的变化C无舒缩功能障碍D仅出现一过性舒缩功能障碍E舒缩功能障碍可持续较长时间(分数:1.00)A.B.C.D.E.43.影响中心静脉压的因素中,以下论述中最佳答案为A心脏射血能力B心脏舒张功能C静脉回心血流量D体循环充盈压E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的关系(分数:1.00)A.B.C.D.E.44.椎管内麻醉导致血压下降的生理学机制为A交感神经节前
15、纤维阻滞B迷走神经兴奋C心交感神经阻滞D肌肉麻痹导致E体位性低血压(分数:1.00)A.B.C.D.E.45.深麻醉后突然改变体位或搬动患者常可诱发急性循环功能不全和动脉血压骤降,甚至导致猝死,其生理学机制为A机体的代偿调节功能受抑制后,重力成为调节血液流向的主要因素B机体的代偿调节功能增强C胸腔内正压作用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D迷走神经的反射作用E机体的代偿调节功能受抑制,使心脏功能受抑制的结果(分数:1.00)A.B.C.D.E.46.左心室功能障碍时,使用血管扩张药物的生理学基础是A降低后负荷B增加后负荷C增加前负荷D增强心肌收缩力E降低心肌氧耗(分数:1.00)A.B.C.D.E.47.脑
16、灌注压发生变化时机体仍能保持脑血流相对恒定的现象称为脑血流的自身调节。下列哪种情况不改变脑血流的自身调节A慢性高血压B正常患者平均动脉压在 60140mmHg 的范围内变化CPaCO 2升高DPaO 2降低E脑组织酸中毒(分数:1.00)A.B.C.D.E.48.在麻醉过程中,过度通气可降低颅内压,其生理学基础为A动脉血 CO2升高使脑血管扩张,颅内压下降B动脉血 CO2下降使脑血管扩张,颅内压下降C动脉血 CO2下降使脑血管收缩,颅内压下降D动脉血 CO2升高使脑血管收缩,颅内压下降E动脉血 O2分压升高使脑血管收缩,颅内压下降(分数:1.00)A.B.C.D.E.49.关于脑血流量哪项说法
17、错误A当健康人的平均动脉压在 50150mmHg 时,可通过调节脑血管阻力使脑血流量稳定在一水平B当 PaCO2在 2060mmHg 时,脑血流量随 PaCO2升高而降低C缺氧可使脑血管扩张D血红蛋白和血液黏滞度与脑血流量有关E脑缺血缺氧都可影响脑血管的自动调节功能(分数:1.00)A.B.C.D.E.50.下列哪一项不利于增加脑血流APaCO 2 50mmHgBICP 25mmHgCCVP 3cmH 2ODHb 100g/LEpH7.35(分数:1.00)A.B.C.D.E.麻醉学主治医师-24 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酸中毒的患者常伴有血 K+浓度增加的原因是
18、A酸中毒时细胞破坏较多,K +释出较多B酸中毒尿量减少,排钾离子减少C肾 H+-Na+交换较多,K +-Na+交换减少D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E醛固酮分泌减少(分数:1.00)A.B.C. D.E.解析:酸中毒时患者存在细胞内与细胞间的 H+、K +交换,导致细胞外 K+升高。同时肾中由于 H+、Na +交换增强,导致机体排钾减少,也导致血钾升高。2.以下哪一项可使氧离曲线左移ApH 升高,PaCO 2下降,体温下降,2,3-DPG 减少BpH 升高,PaCO 2下降,体温升高,2,3-DPG 减少CpH 下降,PaCO 2下降,体温下降,2,3-DPG 减少DpH 升高,PaCO 2升高,体温下
19、降,2,3-DPG 减少EpH 下降,PaCO 2升高,体温升高,2,3-DPG 升高(分数:1.00)A. B.C.D.E.解析:A 使氧离曲线左移,不利于氧释放。3.1秒用力呼出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 1/FVC),可反映受试者通气功能,当该值小于_时,对患者实施麻醉需谨慎A90%B80%C70%D40%E60%(分数:1.00)A.B.C.D.E. 解析:术前肺活量60%、通气储备量70%、FEV 1/FVC60%有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的可能。4.有关缺氧性肺血管收缩的论述错误的是A是肺通气和肺血流之间的自身调节B受二氧化碳分压下降的抑制C可以调节局部的通气、血流比值,减少肺内分流D
20、受血管扩张药物的影响E这种调节因素一般不受其他因素影响(分数:1.00)A.B.C.D.E. 解析:肺通气和肺血流之间存在着自身调节,当肺泡氧分压70mmHg 时造成肺血管收缩,此种现象称为缺氧性肺血管收缩。但这种调节机制受很多因素的影响。5.当室性早搏出现在心电图的 T波内时,容易诱发心室颤动,应紧急处理。其生理学基础为A在动作电位的平台期接受刺激B在动作电位的除极化时期接受刺激C相当于刺激落入复极化过程中的易损期D形成兴奋折返E相当于兴奋落在心肌的不应期内(分数:1.00)A.B.C. D.E.解析:当室性期前收缩出现在心电图的 T波内时,容易诱发心室纤颤,称为 R-on-T现象。其相当于
21、刺激落入复极化过程中的易损期。6.在呼吸过程中,由于小气道口径随呼吸而改变,气道阻力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吸气时气道阻力的变化为A不变B增大C减小D先增大后减小E先减小后增大(分数:1.00)A.B.C. D.E.解析:吸气时肺扩张,小气道周围肺泡组织的弹性纤维拉紧,对气道壁的牵引加大,故管径增大,阻力减小。另外,支气管平滑肌的紧张性在吸气时降低,气道阻力减小。7.以下哪种情况 V/Q偏高A直立位时下肺(与上肺相比)B肺栓塞C肺不张D肺水肿E哮喘(分数:1.00)A.B. C.D.E.解析:肺栓塞时栓塞血管相应肺区通气正常,因而 V/O偏高。A、C、D 和 E时 V/Q偏低。8.FEV1/FEV%
22、正常值是A60%以上B65%以上C70%以上D80%以上E90%以上(分数:1.00)A.B.C.D. E.解析:FEV 1/FEV%正常值是 80%以上,低于 70%为异常,提示有阻塞性肺疾患,当低于 60%时施行麻醉宜谨慎。9.PaCO2升高,PaO 2下降,对颅内压力和容量关系的影响为A脑血流量与脑容量减少,颅内压下降B脑血流量与脑容量增加,颅内压下降C脑血流量与脑容量增加,颅内压升高D脑血流量与脑容量减少,颅内压升高E脑血流量与脑容量不变,颅内压升高(分数:1.00)A.B.C. D.E.解析:PaCO 2升高,PaO 2下降时,脑血管扩张,脑血流量增加,高二氧化碳血症可增加血-脑屏障
23、的通透性,增加脑组织的含水量,易产生脑水肿,颅内压增高。10.管径小于 2mm的气道阻力占总阻力的A10%B15%C20%D25%E30%(分数:1.00)A. B.C.D.E.解析:管径小于 2mm的气道阻力占总阻力的 10%左右,大于 2mm的气道阻力占总阻力的 15%。11.最能反映肺通气功能的指标是APaCO 2BPaO 2CSaO 2DpHEBE(分数:1.00)A. B.C.D.E.解析:A 和 B反映肺泡中两种气体的含量,C 反映的是动脉血氧含量,D 和 E反映血液的酸碱性。12.下列哪项是位于延髓外侧浅表部的中枢化学感受器的生理刺激因子A二氧化碳B氢离子C钠离子D氧分压下降E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麻醉 主治医师 2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