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6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6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6及答案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6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25.00)1.论语中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中的“文”指的是_ A.品德 B.文化 C.文艺 D.文采(分数:1.00)A.B.C.D.2.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反复出现时,这种含规律性的现象称为_ A.文化产品 B.文化政策 C.文化事象 D.文化思潮(分数:1.00)A.B.C.D.3.在中国境内,地形呈阶梯状分布,总体来看,地势的走向是_ 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 C.北高南低 D.南高
2、北低(分数:1.00)A.B.C.D.4.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_ A.温带气候 B.亚热带气候 C.高原气候 D.海洋气候(分数:1.00)A.B.C.D.5.司马迁曾在史记中把当时的“天下”划分为_大基本经济区,并对各地的地域文化习俗进行了全面介绍。 A.六 B.五 C.四 D.三(分数:1.00)A.B.C.D.6.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是_ A.磨制石器的使用 B.打制石器的使用 C.农业的出现 D.陶器的制造(分数:1.00)A.B.C.D.7.东汉灵帝时,太学生联合在朝的“清流”力量,与宦官集团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宦官依仗皇帝的势力对他们残酷打击,制造了历史上臭名昭著的_ A.七国之乱 B.八
3、王之乱 C.党锢之祸 D.五侯秉政(分数:1.00)A.B.C.D.8.被人们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宋代科技著作是_ A.天工开物 B.梦溪笔谈 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分数:1.00)A.B.C.D.9.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的基础是_自然经济。 A.林业 B.牧业 C.农耕 D.渔业(分数:1.00)A.B.C.D.10.下列各项中,时代、作者、农书名相一致的是_ A.唐贾思勰齐民要术 B.宋陆龟蒙耒耜经 C.元王桢农政全书 D.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分数:1.00)A.B.C.D.11.我国手工行业传说的代表作是_ A.鲁班传说 B.黄帝传说 C.伏羲传说 D.李耳传说(分数:1.0
4、0)A.B.C.D.12.在中医“四诊”中最主要是_方法的应用。 A.望貌 B.闻息 C.问询 D.切脉(分数:1.00)A.B.C.D.13.下列有关制度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 A.它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 B.它在文化体系中稳定性不强 C.它是物质文化的反映形式 D.它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分数:1.00)A.B.C.D.14.表明中国传统社会中央集权管理体制成熟的标志是_ A.宗法制的确立 B.分封制的确立 C.三公六卿制的确立 D.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分数:1.00)A.B.C.D.15.我国最后一部封建法典是_ A.唐律 B.九章律 C.大清律例 D.法经(分数:1.00)A.B
5、.C.D.16.最早对五行理论做出比较系统叙述的文献是_ A.论语 B.尚书 C.春秋 D.国语(分数:1.00)A.B.C.D.17.明确指出“天人合一”这一专有名称的人是_ A.荀子 B.董仲舒 C.张载 D.刘禹锡(分数:1.00)A.B.C.D.18.道教全真派的创立者是_ A.丘处机 B.寇谦之 C.王重阳 D.陆修静(分数:1.00)A.B.C.D.19.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核心是_ A.知行合一 B.尽心知性 C.天理人欲 D.伦理道德(分数:1.00)A.B.C.D.20.中国戏曲发端于_ A.远古时期祭祀神鬼的仪式 B.汉魏时期的百戏 C.唐代的参军戏与歌舞戏 D.宋元时期的杂
6、剧和南戏(分数:1.00)A.B.C.D.21.人类文化行为的发生大都建立在_的基础之上。 A.语言 B.书籍 C.文字 D.计算机(分数:1.00)A.B.C.D.22.春节的时候,人们往往用在年画中画上鱼在莲叶间戏游表示“连年有余”,用在门上画五只蝙蝠表示“五福临门”,这里所用的表达心愿的方法是_ A.比喻法 B.象征法 C.影射法 D.谐音法(分数:1.00)A.B.C.D.23.人类文化是_ A.先天就有的 B.后天获得的 C.先天与后天相结合的 D.后天为主、先天为辅的(分数:1.00)A.B.C.D.24.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_ A.唐代贞观年间 B.宋代真宗、仁宗年间 C
7、.明朝嘉靖、万历年间 D.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分数:1.00)A.B.C.D.25.提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是_ A.陈独秀 B.孙中山 C.章太炎 D.胡适(分数:1.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5,分数:10.00)26.下面的概念,哪些分别与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相适应?_ A.文化产品 B.文化内涵 C.文化思潮 D.文化政策 E.文化现象(分数:2.00)A.B.C.D.E.27.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有_ A.农业 B.制陶 C.火的使用 D.石器的磨制与钻孔 E.甲骨文(分数:2.00)A.B.C.D.E.28.我国传统的农政思想的核心
8、是_ A.“政绩”观 B.“富民”观 C.“勤农”观 D.“足食”观 E.“勤政”观(分数:2.00)A.B.C.D.E.29.科举制的特点有_ A.士人自由报名应试 B.由官员举荐 C.考试定期举行 D.录取与否以考试成绩为标准 E.不必由官员举荐(分数:2.00)A.B.C.D.E.30.中国古代教育的教学思想有_ A.因材施教 B.启发诱导 C.学思结合 D.自由讨论 E.教学相长(分数:2.00)A.B.C.D.E.三、B名词解释题/B(总题数:5,分数:15.00)31.广义文化(分数:3.00)_32.“大一统”意识(分数:3.00)_33.阶层饮食(分数:3.00)_34.九品中
9、正制(分数:3.00)_35.汉乐府民歌(分数:3.00)_四、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30.00)36.简述中国文化史上的山西居“天下形势”。(分数:6.00)_37.简述“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分数:6.00)_38.市商贸易的方式有哪几种?(分数:6.00)_39.简述婚姻仪礼的家族原则。(分数:6.00)_40.中国的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什么?为什么要确立这样一个基本点?(分数:6.00)_五、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20.00)41.形成中国区域文化的因素是什么?(分数:10.00)_42.试述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分数:10.00)_中国文化概
10、论自考题-6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25.00)1.论语中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中的“文”指的是_ A.品德 B.文化 C.文艺 D.文采(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文”在人类认知领域里,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表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论语中说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对处理好人在先天素质方面和后天修养方面的关系所发的议论。答案为 A。2.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反复出现时,这种含规律性的
11、现象称为_ A.文化产品 B.文化政策 C.文化事象 D.文化思潮(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这种含有规律性的现象是文化事象。答案为 C。3.在中国境内,地形呈阶梯状分布,总体来看,地势的走向是_ 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 C.北高南低 D.南高北低(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中国地形呈阶梯状分布,总体来看,地势呈西高东低的走向。答案为 A。4.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_ A.温带气候 B.亚热带气候 C.高原气候 D.海洋气候(分数:1.00)A. B.C.D.解
12、析:解析 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气候,此知识点需要考生熟记。答案为 A。5.司马迁曾在史记中把当时的“天下”划分为_大基本经济区,并对各地的地域文化习俗进行了全面介绍。 A.六 B.五 C.四 D.三(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司马迁在史记中把当时的“天下”划分为四大基本经济区:即“山西”(关中)地区、山东(大致包括先秦时期秦国以东的六国)地区、龙门碣石(从山陕交界南端到河北东北部一线)以北农牧交错地带和江南地区,进而论述各地的地域文化习俗。答案为 C。6.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是_ A.磨制石器的使用 B.打制石器的使用 C.农业的出现 D.陶器的制造(分数:1.00)A.B.
13、 C.D.解析:解析 打制石器的使用是旧石器时代的特征。答案为 B。7.东汉灵帝时,太学生联合在朝的“清流”力量,与宦官集团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宦官依仗皇帝的势力对他们残酷打击,制造了历史上臭名昭著的_ A.七国之乱 B.八王之乱 C.党锢之祸 D.五侯秉政(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东汉灵帝时,以太学生为主体的年轻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们,面对王朝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昏暗局面,联合在朝的“清流”力量,与宦官集团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宦官依仗皇帝的势力对他们残酷打击,制造了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党锢之祸”。答案为 C。8.被人们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宋代科技著作是_ A.天工开物
14、B.梦溪笔谈 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被人们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北宋科技著作是梦溪笔谈。答案为 B。9.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的基础是_自然经济。 A.林业 B.牧业 C.农耕 D.渔业(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的基础。答案为 C。10.下列各项中,时代、作者、农书名相一致的是_ A.唐贾思勰齐民要术 B.宋陆龟蒙耒耜经 C.元王桢农政全书 D.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我国历代的农书记载了许多农耕经验,形成了一个文献系统。其中比较主要的有:汉崔寔
15、四民月令、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唐陆龟蒙耒耜经、宋陈敷农书、元王桢农书、明徐光启农政全书、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清张履祥补农书等。答案为 D。11.我国手工行业传说的代表作是_ A.鲁班传说 B.黄帝传说 C.伏羲传说 D.李耳传说(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鲁班传说是我国手工行业传说中的代表作。答案为 A。12.在中医“四诊”中最主要是_方法的应用。 A.望貌 B.闻息 C.问询 D.切脉(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中医自汉代就有望、闻、问、切“四诊”,其中主要是切脉方法的应用。答案为 D。13.下列有关制度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 A.它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
16、化的中介 B.它在文化体系中稳定性不强 C.它是物质文化的反映形式 D.它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制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是物质文化的反映形式,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在文化体系中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答案为 B。14.表明中国传统社会中央集权管理体制成熟的标志是_ A.宗法制的确立 B.分封制的确立 C.三公六卿制的确立 D.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表明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央集权管理体制的成熟。答案为 D。15.我国最后一部封建法典是_ A.唐律 B.九章律 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中国文化 概论 考题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