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学考研复习笔记.pdf
《社会保障学考研复习笔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保障学考研复习笔记.pdf(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社会保障学考研复习笔记 第一章 社会保障概述 社会保障 定义: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实施的、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 生 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的社会行为及其机制、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总结一句话:社会保障是用经济手段解决社会问题达成政治目标。 主要要点: 责任主体:国家和政府 实施依据 :国家立法 实施手段 :国民收入再分配 保障目标:满足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社会保障的四大体系 对象 享受条件 资金来源 时间 保障水平 主要保障手段 社会救助(最低) 不需缴费 国家和社会 临时、不固定 最低 资金 +实物 社会保险(核心) 劳动者 需交费 主要个人和雇主、国家 长期性、经常性
2、基本 资金 社会福利(最高) 人民群众 不需缴费 国家和社会 临时、不固定 较高 服务为主 社会优抚 军人及其家属 不需缴费 财政拨款(国家) 长期性、经常性 较高 一、社会保障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 1、 社会保障水平适度的原则 2、 公平和效率兼顾的原则 3、 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 第二章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济贫制度的出现与发展 出现: 在西方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时期,国家通过立法形式介入济贫事务,是社会保障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英国 1601年颁布济贫法 时代背景:社会动荡、教权衰落、民族国家与王权的兴起 济贫制度的发展 : 英国 1834,济贫法修正案(新济贫法)确立了“劣等处置”
3、与“济贫院”规则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一 、社会保险制度形成时期(十九世纪晚期) (一)标志与背景 德国在 1883年制定了世界第一部疾病保险法 1884年,颁布了工伤事故保险法 1889年,颁布了老年和残障保险法 上述法令的颁布,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险体系的建立 亦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 背景: 1.工业化 ; 2.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等逐渐演变成为社会风险 ; 3.社会改良主义思潮 ; 4.德国的工人运动发展迅猛 。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20世纪 30 年代) -综合性社会保障制度发展 背景: 1929年到 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理论
4、直接成为“罗斯福新政”的理论基础。 标志: 1935 年社会保障法的颁布为标志社会保障制度从社会保险为主的保障制度步入综合性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美国社会保障法特点: ( 1)由联邦政府举办全国统一性的老年保险; ( 2)由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共同办理失业保险; ( 3)由联邦政府资助和州政府举办老年人、儿童福利及公共卫生措施。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繁荣时期( 20世纪中叶) -社会保障制度开始进入成熟阶段 标志:以英国福利国家建成为起点。二战后,英国在贝弗里奇报告的基础上,于1948 年 7 月宣布建立面向全体公民的“福利国家”。从而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全面建成“福利国家”的国家 “贝弗里奇报告”的主要
5、特点: ( 1)社会保险制度应以统一的标准发放津贴或救济; ( 2)参加保险者不分贫富,按统一标准缴纳保险费; ( 3)发放的救济或津贴应是以维持正常生活 ; ( 4)因无收入而不能参加保险的人,国家应制定公共援助法。 四、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基本内容 疾病保险、工伤保险、老年保险、失业保险; 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 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在内容上的发展,主要不是表现在新项目的增加,而是表现在服务范围的扩展和水平的变化上,以及有关保障方式的改革与完善。 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内容方面的发展,既表现为社会保险项目与社会福利项目不断增加,也表现为保障 内容不断扩展以及实施方式的不断调
6、整等方面。 五、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基本特征 在性质上表现为全民普遍性福利; 根本目的在于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整合; 保障项目走向完备化; 实施过程进一步社会化。一、社会保险型保障模式 特征:以劳动者为核心;责任分担;权利与义务相结合;互助共济;现收现付 三、 强制储蓄型保障模式 特点:强调自我负责,缺乏互济性;建立个人帐户,实行完全积累;与资本市场有机结合;在保障内容上主要是养老保障;政府承担监督责任。 四、国家保险型模式 含义:国家保险型模式是以公有制为基础,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由政府统一包揽,以最充分地满足无劳动能力者的需要、保护劳动者的健康井维持其工作能力为宗
7、旨的社会保障模式。 特征: 1、 社会保障事务完全由国家(或通过国营企业)包办; 2、 个人不缴纳任何保险费; 3、 在保障目标上以追求社会公平为主; 4、 在保障范围上几乎是全体国民。 制度类型 代表国 基本特征 费用来源 责任归属 福利型 英国、瑞典 全民保障;措施系统完善;津贴广泛而优厚,与个人收入及缴费不联系;财政负担沉重 国家一般性税收 政府 保险型 美、德、日 权利与义务相对应;支付限期;保障基本生活;强调公平与效率兼顾 个人、单位、政府 三方 强制储蓄型 集中管理和运营基金 新加坡 强制劳资双方或个人缴费并计入个人账户;基金投入资本市场,保值增值 雇主、雇员 个人 私营公司竞争运
8、营基金 智利 雇员 国家型 前苏联、中国等 保障丧失劳动能力或失业的工人及其家属;支付标准为全额工资;统一办理保险 企业主、国家 政府 第三章 社会保障理论思考 一、社会保障水平特点 (一)黏性或刚性特点 (二)动态性特点 (三)适度性特点 二、社会保障水平的制约因素 (一)社会保障水平的供求平衡影响因素 1、社会保障水平的供给条件 2、社会保障水平的需求条件 (二)社会保障水平的外在影响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 2、政治、社会结构 3、人口年龄结构 4、历史、人文等特殊因素 社会保障水平倒 U形曲线发展轨迹 第四章 社会保障基金与管理 一、社会保障基金 1、社会保障基金的含义: 社会保障基金
9、是指国家为实施各项社会保障计划而预先设立的、法定的、收支平衡的专款专用的资金。 社会保障基金制度 是关于社会保障基金的筹措、使用、投资营运和监管等方面法律规范和制度规则的总称。 特点:强制性储备性互济性 二、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 社会保障基金筹集 ,是指由专职的社会保障机构按照法律规定的比例和计征对象征收社前社保时期 社保水平形成 社保水平高峰 社保水平回落和上升时期 基本生活水平线 人均 GDP 增长 基本生活水平线 会保障费(税)的一种行为,它关系到能否建立充足的和稳定的社会保障基金的重大问题,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环节。 (一)筹集原则: 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确保制度正常运行 量力而为,合理
10、负担,维持适度待遇水平 综合平衡,有效配置,支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社会保障的筹措方式 1、征税方式 征税方式是政府根据国家立法规范,运用行政权力采取税收形式强制筹措社会保险资金的一种筹资方式。西方发达国家通常采用这种方式来筹集社会保障基金。优点:强制性强,负担公平,管理方便 缺点:无法积累社会保障基金,无法抗拒周期性的社会保障风险。通常只能与现收现付型社会保障制度相适应 2、征费方式 是指政府职能部门政府职能部门依据有关法律规范,强制向企业与劳动者征收并用于特定社会保障项目的筹资方式。 优点:灵活性强,不仅可以与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障相适应,同时可以和完全积累型社会保障制度相适应。 3、自
11、由筹集形式 自由筹集形式是采用非固定的、灵活的方式来征集社会保障基金,它来源于公众的自愿参与 图 12-2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和部分积累制的保险费率变动趋势 图 12-2 第五章 养老保险 一、养老模式的分类 养老模式分为: 1、自我储蓄养老; 2、家庭养老; 3、社会福利机构养老; 4、社会保险养老 二、养老保险制度的含义及特点 1、含义 国家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障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从政府和社会得到的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经济补偿、物质补偿、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三、 影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的因素: (一) 工资水平与
12、养老金替代率水平; (二) 赡养率,即离退休人数与在职职工人数之比; (三) 平均征缴率; (四) 平均余命; (五) 养老保险覆盖面; (六) 统筹层次; (七) 基金的积累率; (八) 基金的投资回报率(增值率) 四、法定退休年龄的确定依据 (一)特定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环境下的老年人口平均寿命和身体健康状况 (二)社会失业率状况 (三)养老保险津贴支付的经济基础 (四)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家庭对老年人的保障程度 五、我国养老保险面临的问题 1、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2、区域发展水平不平衡 3、不同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的待遇水平差距过大 4、个人空账问题 5.养老金保值增值难 六、企业年金制度 1、
13、企业年金的含义 即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职业年金(欧洲)、私人养老金计划(美国)。是指企业及其雇员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政策和本企业经济状况建立的、旨在提高雇员退休后生活水平、对国家基本养老保险进行重要补充的一种养老保险形式。 2、多支柱的养老体系 对比 基本养老保险 企业年金 实施是否强制 强制实施、统一的养老金计划 企业自愿 产品属性 公共产品 私人产品 财务模式 现收现付、完全积累、部分积累 几乎全部采用完全积累(法国例外) 管理与运营主体 一般是政府机构 安全性第一 资本市场 更注重投资收益率 侧重点 社会公平原则 效率原则 比较项目 DC 型 DB型 账户管理 个人帐户
14、 企业帐户 投资风险 个人承担 企业承担 保障的稳定性 帐户积累水平,确定现在 可按公式计算,确定未来 适合的员工 年龄较轻、风险承受能力较强、流动性较大的员工 年龄偏大、风险承受能力较低、流动性不大的员工 目标团体客户 新兴行业的国有、外资、民营、经济效益不稳定的企业 传统行业的大中型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稳定的企业、事业单位。 管理难度 与账户数量和设定功能有关 管理比较复杂、费用比较高。 关键影响因素 投资决策与资本市场 企业经济效益波动 第六章 医疗保险 一、医疗保险分为: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 社会医疗保险 :是指以立法形式通过强制性的规范和自愿的契约,在一定区域的一定人群中筹集医疗
15、保险基金,并为该人群的每一成员公平地分担,对由于疾病引起的纯粹以补偿医疗费用为主要目的的险种。 二、 医疗保障模式 (一) 社会医疗保险模式 以德国为例 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强制实施的一种医疗保险制度,基金筹集方式主要是雇主和雇员缴纳,政府酌情给予补贴,当参保者需要医治时由社会提供医疗服务和物质帮助。 特点:互助共济提供服务 (二) 全民健康服务制模式 以英国为例 全民健康服务制模式的代表国家有加拿大、英国等,其特点是政府直接建立医疗保险事业,并将税收的一部分调给公立医院,由医院直接向居民提供免费 (或收费 )服务。 全民健康服务制模式的特点: ( 1)经费来源于税收 ( 2)覆盖范围一般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保障 考研 复习 笔记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