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小专题1气温和降水课件鲁教版必修1.ppt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小专题1气温和降水课件鲁教版必修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小专题1气温和降水课件鲁教版必修1.ppt(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小专题1,气温和降水,知识整合,1.气温 (1)影响气温的因素 纬度因素(根本因素):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如五带的划分。 海陆分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候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气温年较差和气温日较差小;气候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气温年较差和气温日较差大。如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气候特征。 大气:如锋面活动、天气状况等。 a.锋面活动:主要指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对气温的影响。如冷锋过境前,气温较高;过境时,大风降温;过境后,气温较低。,b.天气状况:白天多云,气温较低;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全天多云,昼夜温差较小;全天晴天,昼夜温差较大(因为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2、大气的保温作用弱)。 地形: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气温垂直递减率约0.6/100米);山间盆地、河谷气温较高(同一纬度带内,地形对冷空气的阻挡作用使其气温偏高);山地阳坡比阴坡气温高。 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植被:植被覆盖率高,气温日较差较小(植物对太阳辐射的遮挡作用和植物蒸腾的影响)。 水文:湖区、库区、沼泽等地气温年较差和气温日较差较小(下垫面热容量大,对太阳光的反射率低)。 人类活动:城市热岛效应、温室气体的排放,人类营林与毁林、兴修水库、围湖造田等活动对气温的影响。,(2)气温的时间变化 气温日变化:一天中,若无明显天气变化的干扰,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
3、当地14时左右。 气温日较差: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洼地(如山谷)高地(如山峰),低纬度高纬度,晴天阴天。 气温年变化注:括号外表示北半球情况,括号内表示南半球情况。 注意:赤道附近地区气温年变化为双波型,气温最高时为4月、10月,最低时为7月、1月。 气温年较差:大陆性气候的大于海洋性气候的,较高纬度地区的大于较低纬度地区的。,(3)气温的垂直分布 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左右。大陆上等温线向高温方向凸出或出现低值中心,一般是受山地或高原的影响;大陆上等温线向低温方向凸出或出现高值中心的地方,一般位于高大山脉的背风(指冬季风)处或为盆地地形。 (4)气温的水平
4、分布 受地球形状影响,太阳辐射在高、低纬分布不均,气温基本上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等温线大致呈东西向延伸。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同一纬度气温夏季大陆高于海洋,冬季大陆低于海洋。 海洋上暖流经过处,气温高,等温线向低值方向凸出;寒流经过处,气温低,等温线向高值方向凸出。 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在7月20N30N的沙漠地区,炎热中心为撒哈拉沙漠;最冷的地方在7月的南极大陆;北半球的寒冷中心在1月的西伯利亚。,(5)等温线分析 等温线数值自南向北递减北半球,等温线数值自北向南递减南半球。 等温线密集温差大,等温线稀疏温差小。 海拔较高、坡度较大的山地与高原边缘处等温线密集,平原、高原内部等温线稀疏;我国东部
5、季风区冬季等温线密集,夏季等温线稀疏。 等温线大体沿东西(纬线)方向延伸,数值在南北方向上变化太阳辐射是主要影响因素,气温大体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若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则地形、海陆分布或洋流是气温的主要影响因素。 若等温线大体与等高线(或山脉走向)平行,说明其主要受地形因素影响。,等温线沿东西方向延伸且较平直,说明下垫面性质均一。如40S60S处的等温线较平直,说明该处海洋面积大,性质较均一。 等温线弯曲等温线向高纬(低值方向)凸出,表明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方的高;等温线向低纬(高值方向)凸出,表明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方的低。 等温线闭合:采用“大于大的,小于小的”方法判断闭合等温线内部区域的
6、气温值。,2降水 (1)降水的形成 大气降水的必要条件:充足的水汽、空气上升冷却促使水汽凝结、足够的凝结核(尘埃、杂质等)。 (2)降水的类型 降水同空气的上升运动密切相关。空气上升运动的成因不同,降水类型就会有差别。降水类型一般分为以下三种。 对流雨:近地面空气强烈受热引起空气对流运动,湿热空气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不断降低,其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降雨,这种降雨类型叫作对流雨。对流雨的强度大、时间短、范围小,还常伴有暴风、雷电。赤道地区常年以对流雨为主,我国在夏季午后也常出现对流雨。,地形雨:暖湿空气在前进途中,遇到地形阻挡,被迫沿迎风坡爬升,空气中的水汽因冷却凝结而形成降雨,这种降雨类型叫
7、作地形雨。地形雨发生在山的迎风坡处,雨降落于迎风坡,使气流中水汽大大减少,加上气流翻过高山后下沉增温,造成背风坡地区少雨,形成雨影区。 锋面雨:冷暖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由于冷空气密度大,暖空气密度小,暖空气在锋面上常有大规模的上升运动。暖空气在抬升过程中,其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降雨,这种降雨类型叫作锋面雨。我国东部地区夏秋季节的降水多是锋面雨。,(3)影响降水的因素 大气环流(根本因素):风由低纬吹向高纬,水汽容易凝结致雨(如西风带),反之则干燥少雨(如信风带);海风带来的降水多,陆风带来的降水少;受低气压带控制,空气上升降温,水汽凝结致雨(如赤道附近的对流雨),受高气压带控制则降水少;低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单元 地球 圈层看 地理环境 专题 温和 降水 课件 鲁教版 必修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