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无产阶级革命家专题学习总结课件人民版选修4.ppt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无产阶级革命家专题学习总结课件人民版选修4.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无产阶级革命家专题学习总结课件人民版选修4.ppt(3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题学习总结,专题五 无产阶级革命家,内容索引,网络构建 整体架构,知识总结 归纳整合,方法探究 触类旁通,网络构建 整体架构,知识总结 归纳整合,一、全面认识无产阶级革命家,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三、邓小平领导的中国改革和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命的继承关系,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三大趋势 1.由空想到科学 圣西门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天才的设想。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科学理论科学社会主义。从此,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2.由理论到现实 共产党宣言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用暴力推翻
2、资产阶级的统治,进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1917年,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 3.由一国到多国 二战后,在苏联的帮助和影响下,东欧和亚洲成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逐渐出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五、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共同之处,方法探究 触类旁通,典题示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一起 图二 列宁,材料二 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我们当时所持的观点只是一个幻想。历史做的还要更多:它
3、不仅消除了我们当时的错误,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这一点是值得在这里较仔细地加以研究的。无产阶级的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就开始被采用,并且迅速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结果,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 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1)据材料一指出,图一和图二所反映的三位伟大人物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理论成果诞生的历史条件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恩格斯对无产阶级夺权方式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晚年的恩格斯在思想认识上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审题思路 本题
4、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及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结合教材知识作答。第(2)问应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变化分析。,答案 (1)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经济前提是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日益暴露。 19世纪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条件。 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来源。 马克思和恩格斯亲自参加革命活动,总结工人斗争的经验教训,并深入进行理论研究。,列宁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5、 随着俄国工业革命的开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19世纪70年代俄国无产阶级开始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19世纪80年代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俄国传播,并出现了一批马克思主义小组。 20世纪初列宁做了大量建立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准备工作。 (2)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日益完善,工人阶级的地位和生活有了较大改观,可以部分参与政权。,对点训练 (2018孝感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治经济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都是同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的差别,因此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历史 专题 无产阶级革命家 学习 总结 课件 人民 选修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