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三篇考前要点回扣要点回扣4考前实验探源:教材化学实验学案.doc
《2019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三篇考前要点回扣要点回扣4考前实验探源:教材化学实验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三篇考前要点回扣要点回扣4考前实验探源:教材化学实验学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要点回扣 4 考前实验探源:教材化学实验一、隐藏在教材中的重要实验现象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有白色粉末生成。2硫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4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安静的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大量白雾生成。5H 2、CH 4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点燃他们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6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黄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7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8把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的试管,放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9无水硫酸铜遇水蒸气:变蓝色。10将盛有 NO2
2、的烧瓶放入热水中:气体颜色变深。11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12.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将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红,石灰水变浑浊。13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14向含有 Cl 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15向含有 SO 的溶液中滴加用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2416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17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18在集气瓶中混合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瓶内壁有黄色粉末生成。19新制氯水中加石蕊
3、试液:先变红色后褪色。20湿润的淀粉KI 试纸遇氯气:试纸变蓝。21氯气遇到润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褪去。22溴(碘)水中加入四氯化碳:溶液分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接近橙(紫)色。23向硫化钠水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浑浊。24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加热后又恢复原来的颜色。225钠投入水中:反应剧烈,钠浮于水面,放出大量的热使钠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嘶嘶”声。26钠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物质。27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28加热碳酸氢钠固体,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9氨气与氯化氢相遇:有大量白烟产生。30新
4、制氯水光照:有气泡(O 2)逸出。31加热 NH4Cl:试管底部固体消失,管口内壁有白色晶体产生。32装有浓盐酸和浓硝酸的试剂瓶打开:瓶口有白雾出现。33铜片与浓硝酸反应:反应剧烈,有红棕色气体产生。34铜片与稀硝酸反应:铜片逐渐消失,溶液变蓝色,试管下端产生无色气泡,气体上升逐渐变成红棕色。35无色试剂瓶内的浓硝酸受到阳光照射:瓶中空间部分显红棕色,硝酸呈黄色。36向含 Fe2 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有白色沉淀出现,立即转变为灰绿色,最后转变成红褐色沉淀。37向含 Fe3 的溶液中加入 KSCN 溶液:溶液变红色。38向沸水中加入饱和 FeCl3溶液:红褐色液体生成。39加热氢氧化铁胶体:胶
5、体变浑浊。40将点燃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有黑色物质附着于集气瓶内壁。41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42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疏松的白色絮状物质。43在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44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成蓝色。45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成红色。46在适宜条件下乙醇和乙酸反应:有透明的带香味的油状液体生成。47将金属钠投入到盛有乙醇的试管中:钠沉于液体底部,有气体放出。二、教材实验分析教材实验 1 化学基本概念类教材实验(一)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31主要仪器Error!2注意事项(1)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线,只能
6、配制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若配制 480 mL 溶液应用500 mL 容量瓶。(2)写所用仪器时,容量瓶必须注明规格。(3)容量瓶使用之前必须查漏。3误差分析依据: cB nBV mBMBV4命题角度:一是仪器的缺失与选择,二是实验误差分析。(二)焰色反应1. 步骤:洗烧蘸烧洗烧。2用品:铂丝或光洁无锈的铁丝;稀盐酸;样品。3注意事项: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Na ,K 的焰色:黄色,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4命题角度:Na ,K 元素的鉴别。教材实验 2 元素化合物实验(一)金属及其化合物1教材演示实验:钠的性质(1)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去一端的外皮。现象:在钠新切口处
7、可以观察到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切口处在空气中很快变暗(氧化成 Na2O)。(2)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在坩埚里加热。现象:钠先熔化成小球,然后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的固体(生成 Na2O2)。(3)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把一小块钠放入水中。现象:钠浮在水面上(密度比水小),熔成小球(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小球四处游动,并有嘶嘶的响声(有气体产生),溶液变为红色(生成碱性物质)。2铝箔在空气中加热4步骤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再取一小块铝箔,用砂纸仔细打磨(或在酸中处理后用水洗净),除去表面的保护膜,再加热至熔化现象铝箔发红卷缩,变暗失去光泽,熔化的铝
8、并不滴落铝箔发红卷缩,很快就变暗失去光泽,熔化的铝仍不滴落原因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包裹在铝的外面,使熔化了的铝不会滴落下来铝很活泼,除去原来的氧化膜后,在加热时又很快生成一层新的氧化膜结论 铝容易被氧化而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4Al3O 2 2Al2O3= = = = = 氧化铝的熔点比铝的熔点高3.铝热反应(1)药品:氧化铁、铝粉、氯酸钾固体、镁条。(2)原理:Fe 2O32Al 2FeAl 2O3。= = = = =高 温 (3)注意事项:蒸发皿要垫适量的细沙:一是防止蒸发皿炸裂,二是防止熔融的液体溅出伤人。铝粉与 FeO、Fe 3O4 、CuO、Cu 2O、MnO 2、Cr 2O3
9、等发生铝热反应。4Fe(OH) 2的制备(1)实验现象:白色沉淀立即转化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2)化学方程式为:Fe 2 2OH =Fe(OH)24Fe(OH)2O 22H 2O=4Fe(OH)3。(3)注意事项:Fe(OH) 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容易被氧化所用亚铁盐溶液必须是新制的,NaOH 溶液必须煮沸;胶头滴管须插入试管底部;往往在液面加一层油膜,如少量煤油、苯或植物油等;或用改进装置如图所示。55Fe 2 和 Fe3 的检验(1)Fe3 的检验滴入 KSCN 溶液现象 离子方程式FeCl3溶液 溶液呈红色 Fe3 3SCN =Fe(SCN)3FeCl2溶液 溶液颜色无变化(2)F
10、e3 的氧化性现象 化学方程式加入过量铁粉、KSCN 溶液 不显红色 2FeCl3Fe= =3FeCl2取上层清液,再加入新制氯水,振荡溶液显红色 2FeCl2Cl 2=2FeCl3(二)非金属及其化合物1氯气的实验室制法(1)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原理:MnO 24HCl(浓) MnCl2Cl 22H 2O。= = = = = (2)装置分析先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然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最后用 NaOH 溶液吸收尾气,以防污染环境。2氨气的实验室制法6(1)反应原理 :2NH 4ClCa(OH) 2 CaCl22NH 32H 2O。= = = = = (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化学 二轮 复习 第三 考前 要点 回扣 实验 探源 教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