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黑龙江绥棱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黑龙江绥棱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黑龙江绥棱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黑龙江绥棱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宋代有学者说, “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 ”, “宗子法坏,则人不自知来处,以至流转四方,往往亲未绝,不相识 ”。他们的主张是基于 A宗法制能够维系社会安定 B宋朝时期人们的宗法现念淡薄 C宋朝人具有迁徙的特点 D宗法观念有利于理学的传播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 “宗子法坏,则人不自知来处,以至流转四方,往往亲未绝,不相识 ”可知,宗法制能够维系社会安定。所以答案: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2、 金冲及教授在其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一文中提到,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A使中国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促使 中国认清所处的国际地位 D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前途问题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8941895 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这也说明单单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没办法挽救中国的危亡,促使中国认清所处的国际地位。所以答案:选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
3、840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C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 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 “辛亥革命 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 ”可知,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 。所以答案:选 C。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影响 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
4、命成果象征的是 A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同盟会中华民国 C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辛亥革命爆发后,1912年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虽然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但是这些依然成为辛亥革命的象征。所以答案:选 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成果象征 在早期现代化理论中。人们往往把 “现代化 ”等同于 “资本主义化 ”。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从模式上突破了早期现代化理论的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十月革命的胜利 C “二月革命 ”的爆发 D巴黎公社的成立 答案:
5、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促进了俄国现代化的发展,但是俄国建立起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这也是从模式上突破了早期现代化理论。所以答案:选 B。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1911 年 12 月日本朝日新闻刊登的一封信写到 “一旦共和政府建立起来,人民的捐税负担会比现在更重。甚至就这一点而言,共和政府也不可能统治中国。中国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是如何筹措外债使国家免于破产。 ”材料表明 A中华民 国的建立缺乏社会基础 B日本为干涉中国内政制造舆论 C实业救国是共和政府必然的选择 D中国政治民主化缺乏
6、经济基础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 “1911年 12月 中国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是如何筹措外债使国家免于破产 ”可知,中国政治民主化缺乏经济基础。所以答案: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经济基础 红色旅游是在 2004年底时正式提出的。以下中共相关的历史纪念地为资源的旅游 ,其中以三大摇篮即 人民军队的摇篮 中国革命的摇篮 共和国的摇篮为代表的革命 圣地 ,更是中国红色文化的璀璨瑰宝。那么下面对于这三大摇篮表述最准确的是 A 这支军队诞生在抗日战争的炮火中 B 此地建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C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
7、的党中央领导,标志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D 延安 瑞金 遵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中国军队诞生于 1927年南昌起义,而不是抗日时期战争,排除 A;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井冈山,在这里建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所以答案:选 B;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标志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而共和国的摇篮为代表的革命圣地是瑞金, C错误,排除;人民军队的摇篮、中国革命的摇篮、共和国的摇篮分别指南昌、井冈山、瑞金, D项说法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共奋斗历程 无产阶级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
8、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到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共产党宣言中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A夺取国家政权 B无产阶级掌握政权 C发展社会生产 力 D夺取生产资料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 “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可知,共产党宣言中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所以答案:选 C。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 使政权转移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下列中国事件与俄国这一
9、 “过渡 ”性质相类似的是 A国民大革命 B抗日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三大改造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俄国革命由资产阶级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在中国是进行三大改造,完成由资产阶级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所以答案:选 D。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三大改造 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折关头 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 ”下列事件与之相关的是 A抗日战争 B北伐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
10、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教材的识记能力。材料讲的是全民族抗战, A、 B、 C、 D 选项中,进行全民族抗战的只有抗日战争,成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中国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所以答案:选 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1920年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 ”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答案: C 试题分
11、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 “俄国式的革命 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 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 ”可知,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所以答案:选 C。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暴力革命 某条约规定(一)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府。(二)从上海驶进吴淞 江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 “臣
12、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 ”可知,清政府允许在中国设立工厂,这是马关条约的内容。所以答案: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马关条约 学者李泽厚说: “遗憾的是,就在这期间,也就是在 1908 年,慈禧死掉了。如果她早死十年就好了,戊戌变法可能成功;如果她晚死十年也好,就不会有辛亥革命了。 ”在李泽厚看来 A戊戌变法的失败是必然的 B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偶然的 C戊戌变法失败根源于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D辛亥革命的爆发与慈禧的死有直接关系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
13、教材识记能力。材料认为戊戌变法的失败与慈禧有关, A错误;材料并没有涉及戊戌变法失败 的根源,排除 C;辛亥革命的爆发是中国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并不与慈禧的死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排除 D。由材料可以知道,李泽厚认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偶然的。所以答案: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近代某历史事件: “这场运动是由知识分子领导,工人。学生和民族资产阶级组成的统一战线所策动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场运动 ” A推翻了君主专制 B批判了封建儒学 C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D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
14、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识记能力。材料所讲的是 1919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所以答案: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五四运动的性质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 “帝国议会由秘书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此规定表明帝国会议 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C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 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讲的是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 这表明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所以答案:选 D。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帝国议会 美国南
15、北战争后在南方重建的一段时间内,国会通过各种常设委员会控制着诸多行政部门,其权威达到顶峰,形成所谓的 “国会政府 ”。 “国会政府 ”有违于 1787年宪法的 A联邦制原则 B三权分立原则 C共和制原则 D总统制原则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及对教材识记能力。材料讲的是国会通过设委员会控制着行政部门,这就违背了 1787年宪法的三权分立原则。所以答案:选 B。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三权分立原则 学者任东来指出: “美国宪法的目的是规范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以保护人民免受恶政之苦。换句话说,它要防的是治者之恶,而非被治者之恶。 ”这一
16、观点体现了美国 1787年宪法 A符合美国大多数人的利益 B各州获得充分自治的权利 C人民获得广泛的民主自由 D使美国政府处于无权地位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 “防的是治者之恶,而非被治者之恶 ”可知,美国 1787年宪法对政府权 力的限制,符合美国大多数人的利益。所以答案:选 A。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美国 1787年宪法的目的 史学家钱穆曾说: “从前封建时代,政府和家庭,有分不开的关系,现在则不然了。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 ”这一变化 A促进了 “民本 ”思想的产生 B形成了 “家国一体 ”的观
17、念 C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讲的是政府职能的变化,强调的是集权,这也就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所以答案: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中央集权的加强 汉书 百官公卿表载大率十里一亭,亭有亭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 皆秦制也。 ”材料中的 “秦制 ”是指 A三公九卿制 B皇帝制度 C郡县制 D专制主义制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 “ 亭 乡 秩、啬夫、游徼 ” 等关键信息可知, “秦制 ”是指郡县制。所以答案:选 C。
18、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郡县制 2012年 12月 12日中国科学博物馆在南京 夫子庙地区举行奠基仪式 ,将于2014年 7月建成开放的博物馆将成为我国科举制度的档案库。下列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 A世胄嗫高位,英雄沉下僚 B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C立嫡以长不以贤 D举秀才,不知书,举秀才,父别居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的识记能力。A是九品中正制, B是科举制, C是嫡长子继承制, D是察举制。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科举制 宰相之用舍听之天子,谏官
19、之予夺听之宰相,天子之得失则举而听之谏官,环相为治而言乃为功。谏官者,以绳纠天子,而非以绳纠宰相者也 ” 该材料表明 A皇帝和谏官矛盾尖锐 B皇帝的权力受到宰相的制约 C监察制度适用于监督宰相 D谏官的职责是规劝君主的过失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 “以绳纠天子,而非以绳纠宰相者也 ”可知, 谏官的职责是规劝君主的过失。所以答案: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监察制度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以下对此的理解,正确的是 揭示了人的本性 表达了作者的民主意识 反映了古希腊的社会环境 体现了公民的政治
20、理念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名言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这句话表达了民主意识,反映了古希腊的社会环境,也体现了公民的政治理念,但是没有涉及人的本性。所以答案:选 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雅典民主 “这种专政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材料认为雅典民主 A是真正的自由和平等 B是一种直接民主 C易形成集体暴政 D是少数人的民主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黑龙江 绥棱县 第一 中学 第一次 模拟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