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江西省上饶市第五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
《2011年江西省上饶市第五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江西省上饶市第五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年江西省上饶市第五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选择题 广东新语中说: “澄海山中有(畲族)户 其人耕无犁锄,率以刀治土,种五谷,曰刀耕,燔林木,使灰入土,土暖而蛇虫死,曰火。 ”下列与材料中信息不符的是( ) A以家庭为单位 B精耕细作 C刀耕火种 D生产方式落后 答案: B 明朝万历年间嘉兴石门镇 20家大油坊,全镇有油工 800人, “辄募旁邑人为佣 ”“一夕作佣直二铢而赢 ”,榨油原料亦主要靠 “商人从北部镇、淮、扬、楚、湘等贩油豆来此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门镇出现了雇佣关系 B石门镇的资本主义得到了很大发展 C明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D石门镇的榨油原料
2、完全依赖外地 答案: A 从 1895年开始,在短短的 10多年时间里,张謇的企业从一个扩大到二十多个,形成了一个以纺织为主跨行业的资本企业集团。这主要得益于( ) A洋务企业的诱导 B群众怀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C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答案: D 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它开张之初只有轮船 3艘,后来发展到 30多艘,经营了国内运输,发展了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吕轮船公司。由此可直接推断出洋务运动 ( ) 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C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 D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在中国的扩张 答案: D 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可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A 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 “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 B 20世纪初有人指出 “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 C 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 “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 D 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 “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 答案: C 电视连续剧大染坊叙述了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
4、主的创业历程。该片的主题歌写道: “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 ”造成剧中主人公 “荣华富贵好心酸 ”的 主要原因是 ( ) A主人公出身低微 B个人情感历经曲折和磨难 C他从一创业起就处于中外反动势力的的夹缝中生存 D国内商场上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影响 答案: C 1956年党的八大的政治报告提出: “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孤立进行的,它必须有各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农业的配合,农业是工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这表明党 A探索一条与苏联不一样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确立了发展农业生产为中心的经济方针 C把经济建设的重心转
5、向农业和轻工业 D开始纠正经济建设中的 “左 ”倾冒进思想 答案: A 电视剧当家的女人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村长带人搜查各家各户私养的羊、兔, “割资本主义尾巴 ”,女主人公菊香说: “都说是上边政策已经放宽了,你们怎么还这样做呢? ”该情节反映的历史时期大致处于 A 20世纪 50年代初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 “文化大革命 ”初期 D 20世纪 70年代末 答案: D 1957 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 对其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A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C “八字方针 ”的提出促使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D “大跃进 ”导致了
6、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答案: D 1992年 3月 26日深圳特区报头版头条刊出了陈锡添的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文章活灵活现的再现了邓小平 1992年 1月 19日至 23日在深圳考察期间的音容笑貌和言谈举止。此后几天,羊城晚报文汇报北京日报光明日报等多家报纸纷纷予以摘登,转载,一个春天的故事由此传遍神州大地。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的 “春 ”是指中国 A完成了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 B对外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C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D迈开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 答案: D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 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 “如果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 1992年应
7、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答案: C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 ( ) A解放生产力 B增强农村和企业的活力 C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答案: D 李鸿章自称 “一生风雨裱糊匠 ”,他裱糊屋子叫 ;材料是: 。 A清朝封建统治、西方先进科技 B清朝封建统治、君主立宪制度 C清朝封建统治、民主共和 D清朝封建统治、火药、枪炮、养兵练兵之法 答案: A 人们在历史的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
8、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欧洲 /发现,美洲 /文明遭遇,全球史观 /侵犯 B欧洲 /文明遭遇,美洲 /侵犯,全球史观 /发现 C欧洲 /侵犯,美洲 /发现,全球史观 /文明遭遇 D欧洲 /发现,美洲 /侵犯,全球史观 /文明遭遇 答案: D 图 1到图 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 答案: B 明代徽州商人佘文义 “ 少贫困 ,辛勤以振其家。性不
9、好华靡,布袍芒履,游名卿大贾间泊如也。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 捐四千金建石桥,以利行人。 ”材料反映出中国古代商人的传统是 ( ) 勤俭致富 乐善好施 注重诚信 守法经营 A B C D 答案: C 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 “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 ”。这里的 “九市 ”是指 ( ) A工官监管的夜市 B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 C物流通畅的草市 D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答案: B 元代并名的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 “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睡也香甜。布农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江西省 上饶市 第五 中学 一下 学期 期中考试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