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523-1990 冷轧薄钢板(带)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pdf
《GB T 2523-1990 冷轧薄钢板(带)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523-1990 冷轧薄钢板(带)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冷轧薄铜板(带)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Cold rolled曲回t(晴ip)M蝇suringmethod for阳rfacerot晤田酬1 主题内事与适用范围GB 2523 90 代替GB2523 81 本标准规定了冷轧薄钢板(带)表面粗糙度术语、定义、基本参数、仪器、试样及测量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采用中线制、连续轮廓转换接触式仪器测量冷轧薄钢板(带)的表面粗糙度。测量其他板材及机械加工部件的表面粗糙度亦可参照使用2引用标准GB 3505表面粗糙度术语表面及其参数5术语及定义本标准所涉及的有关术语如表面粗糙度、基准线、取样长度、评定长度、轮廓的最小二乘中线、中线制、轮廓峰、轮廓
2、谷、轮廓峰线、轮廓谷线等,其定义见GB3505的规定。本标准给出以下术i吾定义。3. 1 轮廓最大高度R.,在取样长度(l )内轮廓峰线和轮廓谷线之间的距离(见图1)。图1轮廓最大高度R.,3. 2微观不平度的十点高度R,在取样长度内5个最高轮廓峰高度的绝对值的平均值与5个最深轮廓谷深度的绝对值的平均值之和(见图刀。IY1 写IY.,!R, = -I 5 -I .( I ) 国献技术监督局1990-0721批准1991 07 01实施49 E马肉。 O、 3. 3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 GB 2523一90图2微观不平度的十点高度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偏距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见图3)。m 由R, 十
3、fIY(巾z.( 2 ) 或近似为:h士主IYd . ( 3 ) x 一图3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3. 4截止波长句轮廓线波谱中数值上等于取样长度的波长,通常取其为轮廓计的传输上限(波长大于的波视为波抑制)。3. 5 中线制触针式轮廓计根据中线制进行表面粗糙度测量的连续轮廓转换触针式仪器。3. 6 静态测量力触针沿其轴向施于被测表面上的力,不考虑触针沿被测表团移动时所产生的动态力。3. 7 静态测量力变化率触针沿其轴向产生单位位移所引起的静态测量力的变化。4 测量仪基本参数4. 1 触针角度的公称值(弧度或度应选下列之,1. 05 rad(60), 1. 57 rad(90) 4. 2触针角度允
4、许偏差见表lo50 GB 2523 90 触针角度公称值触针角度最大允许偏差4. 3触针针尖半径的公称值(m)应选下列之,2,5,10 4. 4触针针尖半径的允许偏差见表2,表I表2触针针尖半径公称值触针针尖半径最大允许偏差4. 5静态测量力2 !. 05(60) +o. 1s +10。)o. 09( s l 士o.5 5 士1rad(。)J. 57 (90) +o. 09 +sJ o. 18( 10) 10 士2.5m 静态测量力应保证触针与被测表面连续地接触。静态测量力和静态测量力变化率见表3。表3触针针尖半径公称值,m触针静态测量力在触针平均高度上的最大值,N静态测量力变化率的最大值,N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523 1990 冷轧 钢板 表面 粗糙 测量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