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中国地理《认识跨省区域——黄土高原和长江沿江地带》导学案.doc
《2019年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中国地理《认识跨省区域——黄土高原和长江沿江地带》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中国地理《认识跨省区域——黄土高原和长江沿江地带》导学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认识跨省区域黄土高原和长江沿江地带1.在地图上指出黄土高原和长江沿江地带的区域位置、范围,了解黄土高原黄土的由来、千沟万壑的地形景观及其形成原因;从图中指出沿江地带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特点,正确认识长江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2.通过读图和运用相关材料说明两区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讨论分析其形成原因和相应对策,进一步培养、训练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的能力。3.通过本课时的学习,还应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一、黄土高原1.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1)范围:东起 ,西至 ,南至秦岭,北抵长城。 (2)常见景观: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
2、3)黄土的来源:“风成说”得到广泛支持。2.严重的水土流失(1)地表形态: ,支离破碎。 (2)原因: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保护;降水集中在 、 月份,且多暴雨;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使得许多物质易溶于水;人们 、 、 等活动,使地表疏松。 (3)危害: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 和 造成巨大困难。 3.脆弱的生态环境(1)地形破碎,气候较为干旱。(2)水土流失严重。(3)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如洪涝灾害、旱灾、滑坡等。(4)在遭受人类活动的破坏后,很难恢复。4.生态建设(1)生物措施与工程措
3、施相结合,如 、 、 等。 (2)合理安排生产活动, 、 等。 二、长江沿江地带1.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1)东起 ,西至四川省 ,呈 分布。 (2)长江纵贯东西,航运发达。(3)地势低平,以 和 为主。 (4)属于 气候,水热条件好。 (5)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资源丰富。 (6)自然资源丰富。2.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1)“H”型格局:以 为轴线的沿江地带与贯穿南北的 地带,以及西部广大地区。 (2)长江沿江地带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 富集地区,是 的纽带。 (3)长江沿江地带已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 产业开发带之一。 23.沿江地带的城市(1)长江沿江城市大都是凭借便利的 发育起来的。
4、 (2)长江上、中、下游城市分布密度有很大差异: 地区城镇分布密集; 地区城镇分布密度相对较低。 (3)四大城市密集区:以 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城市群;以 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以 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 城市群。4.沿江地带的工业(1)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我国最大的 工业基地。 (2)以武汉为中心的 、 工业基地。 (3)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 、 等工业基地。 (4)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 、 工业基地。 5.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保护(1)上游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严重;中、下游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2)酸雨严重,分布三大酸雨区:华中、西南、华东沿海酸雨区。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地理 复习 区域 中国 认识 省区 黄土高原 长江 沿江 地带 导学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