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0讲自然灾害与防治课件.pptx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0讲自然灾害与防治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0讲自然灾害与防治课件.pptx(9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30讲 自然灾害与防治,考点突破,考点一 自然灾害概述,考点二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考点三 自然灾害与环境,考点四 防灾与减灾,考点一 自然灾害概述,一、自然灾害概述,1.自然灾害的概念 (1)概念:是灾害的一种主要形式,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 自然变异 现象和过程。 (2)属性 a.自然属性:自然变异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地球各圈层的物质运动。 b.社会属性:自然变异超过一定的限度,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危害时, 才被称为自然灾害。,2.自然灾害的特点 (1)广泛性与 区域 性。 (2)频繁性与不确定性。 (3)一定的周期性和不重复性。 (4)联系性。 (5)危害严重性。 (6)不
2、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二、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 1.气象灾害 (1)干旱 a.成因:长期降水偏少或无降水。 b.危害:影响农作物生长,使河流、水塘甚至湖泊干涸,造成人畜用水和 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还可能造成局部地区的 社会动荡 。 c.分布:全球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以及季风气候区。,(2)洪涝 a.洪水灾害:暴雨或冰雪融化以及水利工程失事等导致江河、湖泊水量 迅猛增加,水位急剧上涨,水流冲出天然水道或人工堤坝所造成的灾害。 b.雨涝灾害: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等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 (3)热带气旋 a.概念: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空气涡旋。 b.危害:形成狂风、巨浪,往往伴随发生 暴雨 、风暴
3、潮,引起洪涝, 冲毁农田,毁坏房屋和其他建筑设施,中断交通、通信、输电线路等,造 成海难事故和人员伤亡。,c.等级划分:根据中心附近最大风力的大小,划分为4级。,d.分布: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我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 国家;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东部海岸。,2.地质灾害 (1)概念: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动力作用所导致的岩体或土体位移、 地面变形 以及地质环境恶化,并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现象或 过程。 (2)地震 a.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量度指标,与地震释放出的能量多少相 关。,b.危害: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破坏房屋和其他工程设施,引起火灾、水 灾、煤气和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和放射性物质扩
4、散,以及海啸、滑坡、 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c.烈度:是反映地震活动所造成的地面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的指标,一般 震级越高,震源越浅,距离震中越近,烈度越大。 d.分布:集中于 环太平洋 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3)滑坡和泥石流 a.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 发生整体顺坡下滑的现象。中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瑞士等是滑 坡危害比较严重的国家。 b.泥石流:是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 洪流。中国、秘鲁、智利等国的泥石流活动较为频繁。,3.生物灾害 (1)概念:一般来说,由动植物的活动和变化所造成的灾害,就是生物灾害。
5、(2)农林牧生物灾害:在农耕区、林区、牧区,由于某种原因而导致在农 作物、森林、牲畜等生物中,病害、虫害、草害、鼠害暴发或流行的现 象。,(3)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 a.概念:指的是由于人们生活用火、生产用火或雷电、煤自燃所引起的 森林林木或草原牧草失去控制的大范围燃烧现象。 b.危害:会烧毁大量林木、牧草,造成不同程度的人畜伤亡,还对特定地 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三、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1.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 (1)生态破坏,(2)主要类型 A.土壤侵蚀,B.土地荒漠化 a.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包括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等)。 b.危害:加快土壤风蚀和雨蚀的速度,导致 土地生产力 下降
6、和农牧 业减产,进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一系列社会问题。,2.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 (1)环境污染的危害 区域性:20世纪中期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全球性:气候变化、臭氧层耗竭、生物多样性减少。 (2)全球气候变暖 a.主要原因:人为排放的 二氧化碳 等温室气体的增加。 b.主要影响和危害:造成海平面上升;加剧洪涝、干旱和其他气象灾害; 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影响人类健康。,(3)臭氧层空洞 a.臭氧的功能:吸收太阳紫外线,使人类和地球上的其他生命能够存在、 繁衍和发展。 b.破坏臭氧层的元凶:人类大量排入大气的 氟利昂 等。 c.危害:到达地面的有害紫外线增加,损坏人的免疫力,使皮肤癌、白内
7、障患者增多,传染病的发病率增加。 (4)生物多样性减少 原因:人类对森林、草地的大规模破坏和对生物物种的过度利用。,危害:物种灭绝和遗传多样性丧失,逐渐瓦解人类的生存基础。,3.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1.主要地质灾害的概述,2.主要气象灾害的概述,3.主要海洋灾害的概述,4.主要生物灾害的概述,5.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2016课标,43,10分)河南省按水文气象特点可分为5区。下图示意河南省各水文气象区14501979年水旱灾害年数。,概括河南省14501979年水旱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原因。,答案 分布特征:北部(三区)水旱灾害发生年数相对较多,南部(两区)水 旱灾害发生年数相对较少。原
8、因:北部(三区)和南部(两区)基本上以秦 岭淮河一线为界,分属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部(三区)属温带季风 气候(半湿润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易发水旱灾害;南部 (两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小,水 旱灾害发生频率也较低。,解析 首先明确设问是“概括”“空间分布”,即要把5个区域大致概 括为北部和南部两个区域;材料中给出的是水旱灾害年数,故在内容上 还要说明水旱年份的多与少。其次,运用知识分析,河南被秦岭淮河 大致分为北部和南部两个区域,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 风气候,季风区水旱灾害的根源在于夏季风的不稳定性,导致降水的季 节变化和年际变
9、化较大,且温带季风气候大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考点二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一、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等气象灾害,1.我国的干旱灾害 (1)特征:出现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影响的范围广。 (2)成因 a.降水方面的因素:降水量低于平均值就容易出现干旱;不同地区的降水 季节变化是形成季节性易旱地区分布的基础;不同季节降水量的 年 际变化 对于干旱的形成有直接影响。,b.水资源方面的因素:南方和北方地区之间水土资源分布不平衡,是造成 我国干旱灾害的重要因素。 c.社会经济方面的因素:主要是指我国工农业生产用水量的提高。耕地 复种指数增加,灌溉面积扩大;北方冬小麦播种面积增加;生活用水和工 业用水不断增
10、多。,2.我国的洪涝灾害 (1)成因 a.自然原因:我国绝大多数河流的洪水是由降雨尤其是 暴雨 造成 的;夏季的锋面雨带和热带气旋是直接引发暴雨的重要天气因素;气候 异常所导致的长时间持续暴雨,是造成我国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 b.人为原因:河流上游地区森林面积缩小、水土流失加重,造成中下游地 区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河流排水不畅等。,(2)分布 a.空间分布:南方地区降水量大,雨季长,暴雨多,是洪涝灾害的多发地 区。 b.时间分布:多发生于春、夏、秋季,以 夏 季最为集中。,3.影响我国的寒潮 (1)概念:规模较大、势力较强、温度较低的冷气流侵袭现象。 (2)特点:降温快、温度低、来势猛、风力强
11、、规模大、范围广。 (3)源地:北冰洋地区和 西伯利亚 北部。 (4)路径:东路、中路和西路。 (5)危害:降温农作物 冻害 ;暴风雪草原牧区“白灾”;大 风干燥地区沙暴;大雪、冻雨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4.影响我国的台风 (1)台风构造:台风眼、旋涡风雨区、外围大风区。 (2)时空分布:影响我国的台风常发生在每年的 510 月,尤以79 月最多;主要影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 (3)影响:台风造成的灾害主要是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二、分析主要地质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1.我国的地震灾害 (1)基本特点:分布范围广;地震频率高,强度大;地震震源浅,危害大。 (2)成因:
12、构造运动是大多数地震形成的最初动力。 a.我国位于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会处。 b.我国处于 环太平洋 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3)分布 a.我国的地震分布是不均匀的。 b.西部主要有六大地震带。 c.东部主要有七大地震带。 d.总的来说,大陆东部地震活动比西部弱。,2.我国的泥石流与滑坡灾害 (1)我国的泥石流和滑坡灾害的特点 a.发生普遍:由于我国山地面积大,雨量集中,森林覆盖率低,加之人为因 素的不良影响,泥石流与滑坡的发生比较普遍。 b.分布范围广、危害大。,b.成因 自然因素:地形坡度大;地表多松散堆积物;植被覆盖率低;充足的水(强 降水、溃坝、冰雪融水)
13、。 人为因素:乱砍滥伐森林和不当的开挖、堆积等。,(2)泥石流灾害 a.主要类型,(3)滑坡灾害 a.成因 内在因素:岩体或土体的性质、内部结构以及外表形态。 外部因素:地下水活动、暴雨(主要外部因素)、地震、河流冲刷、人工 爆破等。 b.分布 我国滑坡的地理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东部滑坡 分布较为稀疏,西部较为密集。我国滑坡分布极密集区:秦岭川西 滇西山地。我国滑坡灾害频率最高的省:四川省。,三、虫灾和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 1.我国的虫灾 (1)主要害虫 a.农作物害虫: 蝗虫 、黏虫、稻飞虱、水稻纵卷叶螟等。 b.森林害虫:松毛虫、松材线虫、杨树蛀干虫、泡桐大袋蛾等。
14、(2)蝗灾 a.蝗区类型:滨湖蝗区、沿海蝗区、内涝蝗区、河泛蝗区。 b.危害:对当地农牧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使本已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加 速退化。,2.我国的鼠灾 (1)鼠灾的特点: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 (2)两大危害区,(3)类型 a.农田鼠害:危害十分严重。 b.草原鼠害:使草原生产能力下降;破坏 草原 。 c.森林鼠害 分布:东北和西北地区。 危害形式:地上鼠类啃食树皮及茎干部分;地下鼠类啃食树木的根系。 (4)危害:危害农业,破坏草原,毁灭森林,传播疾病,对人体健康构成很大 的威胁。,1.主要气象灾害的形成与分布,2.主要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1)地震,续表,(2)滑坡 形成:结合
15、滑坡发生区的剖面图分析如下:,分布: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率较差的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3)泥石流 形成分布:地形陡峻、多松散物质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的山区。,1.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廊桥又称风雨桥,是在桥上加盖廊屋的特殊桥梁。闽浙山区迄今留存不少古廊桥。当地采伐后的木材,需经一段时间的自然晾干才能用作建桥木料。清乾隆年间建于图中甲处的古廊桥,建成不久即毁于山洪。数年后,在图中乙处重建并保留至今。下图示意闽浙山区某地地形及廊桥景观。,(1)依据当地自然条件,说明廊桥设有廊屋的作用。 (2)分析甲处古廊桥当年被山洪冲毁的自然原因。,答案 (1)当地太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2020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30 自然灾害 防治 课件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