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物理快速提分法模型十二电路的分析和计算学案(含解析).docx
《2019高考物理快速提分法模型十二电路的分析和计算学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物理快速提分法模型十二电路的分析和计算学案(含解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电路的分析和计算电路的分析和计算,是通过对对电压、电流、电阻等物理量的测量,来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定律的理解和掌握。充分体现考生能力和素质等特点,主要知识点有电阻串(并)联规律、部分电路欧姆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电路的动态过程分析及故障判断、变压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关电磁感应电路的分析与计算,以其覆盖知识点多,综合性强,思维含量高等. 虽然学生对知识点并不陌生,由于涉及的方法比较灵活,需要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所以电路问题仍然成为许多学生的难点。知识要点整合1.处理电路问题,首先遇到的也是必须解决的就是要弄清楚电路的结构即各电阻及各用电器是如何连接在电路中的.对电路结构的分析,最易
2、产生干扰作用的就是电路中的各种仪表、电容器及一些两端直接接在电路中不同点的长导线,其处理方法如下:对理想的电流表(内阻不计),可直接用导线代替;理想的电压表(内阻视为无穷大)可直接去掉;对导线,由于其两端电势差为零,可将导线连接的两点视为一点而合在一起.2. 电路的分析和计算本涉及的公式较多,且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对这些公式,不仅要记住其形式,更应清楚其适用条件.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I= RU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I= rRE都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电功率公式 P=UI、电功公式 W=UIt、焦耳定律公式 Q=I2Rt 是普遍适用于各种性质电路的,而其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推导出的一些变形式如:P=
3、I2R= 、 W=I2Rt= Rt、 Q=2t=UIt 等,则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由上面的说明不难知道,只有在纯电阻电路中,电功和电热的值才是相等的,而在非纯电阻电路中总有 W Q. 3.在电路中,由于开关的通断、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或电表的接入都要引起电路结构的变化.对于上述电路动态问题的分析,第一要清楚无论电路结构如何变化,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都是不变的;第二要有明确的思路并灵活地选用公式.一般思路是:先由部分电路电阻的变化推断外电路总电阻的变化,再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I= rRE讨论干路中电流的变化,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公式确定各元件上其他物理量的变化情况. 2经典例题 两个定值
4、电阻,把它们串联起来时等效电阻为 4 ,把它们并联起来时等效电阻为 1 ,则:(1)这两个电阻的阻值各为多大?(2)若把这两只电阻串联后接入一个电动势为 E、内电阻为 r 的电源两极间,两电阻消耗的总功率 P1=9 W;如果把这两个电阻并联后接入该电源两极间,两电阻消耗的总功率为 P2.若要使 P2 P1,有无可能?若可能,试求满足这一要求的 E、 r 的值.分析与解答:根据电阻串、并联规律,求两电阻阻值是不困难的.另外,由于电源输出功率(即消耗在外电路的功率)与外电路电阻为非线性关系,两个不同阻值的电阻接在同一电源上时,可能消耗的功率相等,也可能消耗的功率不相等,其中可能阻值较大的电阻消耗功
5、率大,也可能阻值小的电阻消耗功率大,具体情况可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输出功率的意义讨论得出所要求的结果.(1)设两电阻分别为 R1、 R2,则有:R1+R2=4 21=1 解之可得 R1=R2=2 (2)由题意,得:( 4rE)24=9( 1r)219解得 r2 .将 r 值代入(1),得 E=( 23r+6) V.即两电阻并联后接在该电源两极间消耗的功率可以大于 9 W,要求电源内电阻和电动势为 r2 , E=( r+6) V 的一系列值.变式 1 所示电路中, R1=3 , R2=9 , R3=6 ,电源电动势 E=24 V,内阻不计,当开关S1、S 2均开启和均闭合时,灯泡 L 都正常发
6、光.(1)写出两种情况下流经灯泡的电流方向; S1、S 2均开启时.S1、S 2均闭合时. :12)4(3(2)求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R 和电压 U.分析与解答: (1)S1、S 2均开启时,电路由电阻 R1、L、 R2与电源 E 串联组成,此种情况下,流经灯 L 的电流方向为 b a;S1、S 2均闭合时, a 点电势高于 b 点电势,L 中电流由a b.(2)S1、S 2均开启时,L 两端电压 U1= RE2,S 1、S 2均闭合时, L 两端电压 U2=311RE,两种情况 L 都正常发光,应有 U1=U2,解得 R=3 , U=4.8 V. 变式 2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阻 R1 R2
7、 R3 4 欧,电源内阻 r 0.4 欧,电表都是理想电表,电键 S 接通时电流表示数为 1.5 安,电压表示数为 2 伏,求:(1)电源电动势。(2) S 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分析与解答:(1) S 接通时: I4 1 A ,UR12并I1 I20.5 A, I3 I - I11 A U3 I3R3 4 V, U4 U3 - U 2 V R4 2 U3( I I2) r 4.8 V U4I4(2) S 断开时: R134 组合 1.6 I A0.8 A R13串 R4R13串 R4 R r 4.85.6 0.4U IR2 3.2 V 变式 3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R1=2 , R2=R3=
8、4 ,当电键 K 接 a 时, R2上消耗的电功率为 4 W,当电键 K 接 b 时,电压表示数为 4.5 V,试求:(1)电键 K 接 a 时,通过电源的电流和电源两端的电压;(2)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3)当电键 K 接 c 时,通过 R2的电流.分析与解答: (1) K 接 a 时, R1被短路,外电阻为 R2,根据电功率公式可得通过电源电流 1PIA电源两端电压 42UVVAR1R3R2R4S4(2)K 接 a 时,有 E=U1+I1r=4+rK 接 b 时, R1和 R2串联, R 外 =R1+R2=6 通过电源电流 I2 75.021UA这时有: E=U2+I2r=4.5+0.7
9、5 r解得: E=6 V r2 (3)当 K 接 c 时, R 总 =R1+r+R23=6 总电流 I3 E/R 总 =1 A通过 R2电流 I I3=0.5 A 变式 4 如图所示为检测某传感器的电路图传感器上标有“3 V、0.9 W”的字样(传感器可看做一个纯电阻),滑动变阻器 R。上标有“10、1 A”的字样,电流表的量程为 0.6 A,电压表的量程为 3 V(1)根据传感器上的标注,计算该传感器的电阻和额定电流(2)若电路各元件均完好,检测时,为了确保电路各部分的安全,在 a、b 之间所加的电源电压最大值是多少?(3)根据技术资料可知,如果传感器的电阻变化超过 1,则该传感器就失去了作
10、用实际检测时,将一个电压恒定的电源加在图中 a、b 之间(该电源电压小于上述所求电压的最大值),闭合开关 S,通过调节 R0。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 R0两端的电压检测记录如下;电压表示数 U/V 电流表示数 I/A第一次 1.48 0.16第二次 0.91 0.22若不计检测电路对传感器电阻的影响,通过计算分析,你认为这个传感器是否仍可使用?此时 a、b 间所加的电压是多少?分析与解答: (1)传感器的电阻 R 传 U 2 传 /P 传 3 2/0.9=10 传感器的额定电流 I 传 P 传 /U 传 0.9/3A0.3A(2)要求电路各部分安全,则要求电路的最大电流 I=I 传 03 A 此
11、时电源电压量大值 UmU 传 +UoU 传 为传感器的额定电压,Uo 为 R0调至最大值 R0m=10 时 R0两端的电压,即UoI 传 R0m0310 V3 V (1 分)电源电压最大值 UmU 传 +U03 V+3 V6 V (3)设实际检测时加在 a、b 间的电压为 U,传感器的实际电阻为 R 传 根据第一次实A V传感器a b sR05验记录数据有:UI 1R 传 U 1即:U016R 传 148 根据第二次实验记录数据有:UI 2R 传 +U2即;U022R 传 0.91 解得:R 传 95 (1 分) U3 V 传感器的电阻变化为 RR 伟 一 R 传 l0 一 9.5t0时, a
12、3 = tmdlq g,越来越大,加速度方向向上经典例题 如图所示,长为 L、电阻 r=0.3 、质量 m=0.1 kg 的金属棒 CD 垂直跨搁在位于水平面上的两条平行光滑金属导轨上,两导轨间距也是 L,棒与导轨间接触良好,导轨电阻不计,导轨左端接有 R=0.5 的电阻,量程为 03.0 A 的电流表串接在一条导轨上,量程为 01.0 V 的电压表接在电阻 R 的两端,垂直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向下穿过平面.现以向右恒定外力 F 使金属棒右移.当金属棒以 v=2 m/s 的速度在导轨平面上匀速滑动时,观察到电路中的一个电表正好满偏,而另一个电表未满偏。问:(1)此满偏的电表是什么表?说明理由.(
13、2)拉动金属棒的外力 F 多大?(3)此时撤去外力 F,金属棒将逐渐慢下来,最终停止在导轨上,求从撤去外力到金属棒停止运动的过程中通过电阻 R 的电量. 分析与解答:(1)电压表满偏。若电流表满偏,则 I=3A, U=IR=1.5V,大于电压表量17程(2)由功能关系 Fv I2( R+r)而 I=U/R,所以 vrRF2)(代入数据得 F=1.6 N(3)由动量定理得 tIBLvm两边求和得 2121 tILt即 IBqv由电磁感应定律 E=BLvE= I( R+r)解得 )(2rRImvq代入数据得 q=0.25 C变式 1 如图所示, OACO 为水平面内的光滑闭合金属导轨, O、 C
14、处分别接有短电阻丝(图中用粗线表示) , R1= 4 , R2 =8(导轨其他部分电阻不计) 导轨 OAC 的形状满足方程 y=2sin( x3) (单位:m) 磁感应强度 B=0.2T 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一足够长的金属棒在水平外力 F 作用下,以恒定的速率 v=5.0m/s 水平向右在导轨上从 O 点滑动到C 点,棒与导轨接触良好且始终保持与 OC 导轨垂直,不计棒的电阻求:(1)外力 F 的最大值;(2)金属棒在轨道上运动时电阻丝 R1上消耗的最大功率;(3)在滑动过程中通过金属棒的电流 I 与时间t 的系分析与解答:(1)由图容易看出,当 y=0 时 x 有两个值,即 sin(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物理 快速 提分法 模型 十二 电路 分析 算学 解析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