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学段考试试题(扫描版).doc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学段考试试题(扫描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学段考试试题(扫描版).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学段考试试题(扫描版)语文参考答案选择题:1.B 2.B 3.D 4.BC 7.D 8.B 9.B 11.C 14. C 15.D 16.D 17.D 18.A 19.C 20.B答案详解:【解析】1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 项,文化软实力源于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但这并不能证明约瑟夫奈的理论就由四个部分构成,也不能表明文化是核心;C 项, “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和“改造本国文化中的落后成分”二者是并列关系,不是目的关系;D 项,最末一段指出“不意味着硬实力提升之后,文化软实力就会自然提升” 。2B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本题主要从分析文章结构和论证逻辑的角度设题,命题人大多会按照文章论述顺序设置选项,往往既有对局部的考查,又有对整体的考查。考生在阅读时要注意围绕话题整理论述思路,在解题时要有整体意识, B 项文章没有对软实力和硬实力的价值进行比较。3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 项原文强调“兼收并蓄、富有活力的本国文化” “兼收并蓄”不仅限于吸收国外文化,且吸收国外文化不一定就能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4BC5忠于职守(如“五年前倒下的松林,至今还在他的心头滴血” 、 “呐,我又栽上了”等)面对威胁不退缩(
3、如驼爷“眯起眼,读狗娃脸上的那道月牙疤”等)坦荡、自信(如驼爷仿佛什么也没听见一样,款款地卷好一支烟,款款地抽”等)关心他人(如“你就忍心不回家看看爹娘?这几年,他们想你快想疯了”等)对像狗娃这样犯过罪的人也并不丧失信心(如“狗娃不是人?狗娃一点人味也没有?我不信” 、 “说罢,驼爷又哑哑地笑,竟一脸的灿烂”等) (一点 1 分,答出三点,即给满分)6 (1) “晚秋的野地死静死静,身后的湖水像面硕大无朋的镜子”空阔无人的野地,增加紧张氛围,使矛盾冲突更显尖锐。(2) “蓝天丽日”晚秋时节,蓝天丽日的描写,突出“雁阵”的象征意义。(3) “阳光兴奋地在刀片上一闪,又一闪。 ”衬托人物复仇的急切
4、心情(4) “雁阵。一群排成人字形的大雁,徐徐地朝南飞去。太阳赤灿赤灿,雁阵渐渐地融进那耀眼的光芒里。 ” 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使主题的表现由隐而显;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了矛盾冲突。【解析】4试题分析:此题考察对全文的理解。A “仍然不思悔改”不正确;D狗娃醒悟,不只是因为莫忘爹娘,最主要的还是前面驼爷的不惧怕、正义感,及从自然雁阵中领悟到了人生道理;E该说法不准确,是对小说主题肤浅化的理解。答对两项 3 分,答对一项 1 分。5试题分析:由 “五年前倒下的松林,至今还在他的心头滴血” 、 “呐,我又栽上了”等可知其忠于职守。由“眯起眼,驼爷读狗娃脸上的那道月牙疤”等可知面对威
5、胁不退缩。分析形象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分方面进行概括。6试题分析:分析注意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 “晚秋的野地死静死静,身后的湖水像面硕大无朋镜子” 。死静、空阔的环境,渲染了紧张的气氛。 “蓝空的日头” 。 “雁阵”是出现在蓝天丽日中的,此处环境描写能突出了“雁阵”的象征意义,突出人性醒悟的主题。7D8B9B10 (1)况且提拔和黜降(天子的)近臣,凡是超过标准的提拔,不应该全部委托宰相处理。(2)等到他死了,羌族首领率领数百人,像(失去自己的)父亲一样为他痛哭,并斋戒三日以后才离开。【解析】7试题分析:D 项,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 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
6、之,闻贼已出塞,乃还。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本题可以按照实词断句法,即在读懂全文,了解所点断文章的大致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找名词与动词来组句,先断开能断的句子。如:名词“定川” 、 “ 潘原” 、“关中” “山谷间” (地名) “仲淹” (人名) 、 “贼” 、 “民” ,动词“败、大掠、震恐、闻”等。8.试题分析:B 项, “右迁” “迁除”表示升职;“左迁” “迁谪”表示降职。 9试题分析:B 项,易衣而出是指为了出门,更换衣裳。形容家境非常贫困的窘相。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
7、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10试题分析: 第(1)句中,况,况且,进退,提拔和黜降,格,标准,委:委托。第(2)句中关键词:及,等到,以,率领, “哭之如父”翻译:像(失去自己的)父亲一样为他痛哭;去,离开。【参考译文】范仲淹字希文,他少时就有志气,奉行操守。前往应天府,依从戚同文学习。他昼夜不停地刻苦学习,冬天读书十分疲乏时,就用冷水浇脸;有时无东
8、西吃,甚至不得不靠喝稀粥度日。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晏殊掌管应天府时,听说范仲淹很有名,就召请他到府学任职。范仲淹曾经拿出自己的俸禄来供养四方游学之士,几个儿子甚至要轮换穿一件好衣服才能出门,范仲淹却始终泰然处之。天圣七年(1029) ,章献太后将在冬至日接受朝拜,仁宗皇帝也准备率领文武百官为太后祝寿。范仲淹上疏详细地论述了这件事,并且说:“在内宫事奉亲长,自当有家人礼仪,只是在朝堂上皇帝与百官站在一起, (太后)面朝南接受(皇帝和百官)的朝拜,不能够成为后世的规范。 ”而且上疏请求章献太后将朝政大权交还仁宗,但没有得到任何答复。当时吕夷简执掌朝政,被任用和得到提拔的人大
9、都出自他的门下。范仲淹向仁宗呈上一份百官图 ,指着图上百官升迁的次序说:“像这样的是循序升迁,像这样的是不合顺序的升迁,循序升迁是(符合)公理的,越序升迁是(遵循)个人意愿。况且提拔和黜降(天子的)近臣,凡是超过标准的提拔,不应该全部委托宰相处理。 ”吕夷简很不高兴。葛怀敏在定川被敌军打败,敌军大肆抢掠至潘原,关中地区震动惊恐,老百姓大多躲藏到山谷中。范仲淹率领六千军队,从邠州、泾州出发进行援救,听说敌军已经撤出边塞,才率领军队返回。开始的时候,定川战败的消息传到朝廷,仁宗皇帝手按着地图对左右大臣说:“如果范仲淹出兵救援,我就没有什么可以忧虑的了。 ”范仲淹出援兵的奏报一到,仁宗皇帝大喜说:“
10、我一直就认为范仲淹是可以重用的。 ”于是就任命范仲淹为枢密直学士。范仲淹因为这次军队出征没有立功,辞谢了皇帝的任命,仁宗皇帝没有接受他的辞呈。仁宗皇帝当时正一意要实现天下太平,多次询问当前急需办理的大事,范仲淹惶恐不安,退朝后给皇帝上奏十件事。仁宗皇帝正专意信任范仲淹,因而全部采纳了他的意见,凡适宜立为法令的,都用诏书统一颁布下发。只有府兵法,大家认为不能施行而最后作罢。范仲淹性情刚烈,但外表温和,本性十分孝顺,因为他母亲在时,家境正是贫困的时候,后来,范仲淹虽然做了大官,但不是家中来客人,吃饭时也不会有两个荤菜。妻儿的衣服和饭食,仅仅只能自己御寒和充饥。范仲淹对人好施予,在乡族中设置义庄,用
11、以赡养族人。博爱善施,士大夫大多 出自其门下,即使是小巷之人,都能说出他的名字。死的那天,四面八方凡是听到这一消息的人,都替他叹惜。范仲淹治理国家崇尚忠厚,他到过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恩德,邠州、庆州的老百姓和众多的羌族部族,都画上他的像在他生前就建立祠堂祭祀他。等到他死了,羌族首领率领数百人,像(失去自己的)父亲一样为他痛哭,并斋戒三日以后才离开。当初,范仲淹生病时,仁宗皇帝经常派人送药、慰问,病逝后,仁宗皇帝嗟叹哀悼很长时间。范仲淹字希文,他少时就有志气,奉行操守。前往应天府,依从戚同文学习。他昼夜不停地又派人去慰问其家人,下葬后,仁宗皇帝亲自题写了墓碑,叫“褒贤之碑” 。11C12被贬后,游
12、南涧,寄情山水,本是解人烦闷的乐事,诗人也似乎找到了乐趣,忘记了疲劳。然而羁鸟鸣叫,寒藻漂浮,却又偏偏勾引起他的苦闷和烦恼。触景生情,想到自己的去国怀人,那种孤寂与悲愤无法摆脱,忧从中来。【解析】11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C 项, “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虽日当正午,而秋风阵阵,林影稀疏,仍给人以萧瑟之感。即便如此,面对“萧瑟”的秋风,如舜时乐器般摇晃的林影,诗人似乎兴致渐高,忘了疲劳。 “是从听觉上写”错误,这是从视觉上写的。12试题分析:题干要求说说对南涧中题中“乐忧”的理解,这是赏析作者
13、的思想情感。本题要求分析诗歌中的“乐忧” ,可以根据具体诗句来看哪些体现了诗人的“乐” ,哪些体现了诗人的“忧” ,最后归纳总结即可。诗中“独游亭午时”是写游玩之乐;“去国魂已远”是写被贬之忧。其他写景的诗句也要从触景生情等角度分析。如:全诗大体分两层笔墨。前八句,着重在描写南涧时所见景物。时方深秋,诗人独自来到南涧游览。涧中寂寞,仿佛秋天的肃杀之气独聚于此。虽日当正午,而秋风阵阵,林影稀疏,仍给人以萧瑟之感。诗人初到时若有所得,忘却了疲劳。诗的后八句,便着重抒写诗人由联想而产生的感慨。诗人因参加王叔文政治集团而遭受贬谪,使他感到忧伤愤懑,而南涧之游,本是解人烦闷的乐事,然所见景物,却又偏偏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甘肃省 天水市 第一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学期 第三 考试 试题 扫描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