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卷(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共 50 分)1.“城市”是由“城”与“市”结合为一的产物。有学者将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演变概括为 5 个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下列古代城市,展示了“城区即市区”阶段较早期面貌的是A. 秦都咸阳B. 唐都长安C. 宋代东京D. 明代苏州【答案】C【解析】宋代的城市打破了市坊分离的界限,展示了“城区即市区”的社会面貌,所以选 C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秦都咸阳是政治、军事中心,属于“有城无市” ,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唐都
2、长安城市经济功能增强,属于“城中有市” ,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明代苏州是展现的是晚期而非早期的城市面貌,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C。点睛:文字材料型选择题要注意两个原则,一是立足材料,读懂和透彻地理解材料;二是联系教材知识,注意迁移所学知识与材料的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进行评论和解析。2.元朝立国,将民间工匠强制征调,为官府服务,编入“匠籍” 。清初宣布废除“匠籍” ,工匠在法律上获得了一般民户的地位。乾隆帝说:“国家兴修工作,雇募人夫,原欲小民实授价值,以为赡养身家之计一” 。这一变化A. 打破了官营手工业的垄断地位B. 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巩固C. 限制了资本主义萌
3、芽的发展D. 促进了民营手工业发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官营手工业的地位,与材料中“民间工匠” “匠籍”不符,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工匠”表明是手工业而- 2 -非小农经济,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废除匠籍,工匠在法律上获得了一般民户的地位”有利于手工业发展,而不会“限制了” ,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工匠在法律上获得了一般民户的地位” “国家雇募人夫,原欲小民以为赡养身家”表明有利于民营手工业,故 D 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民营手工业3.1624 年英国制订垄断法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给发明专利予
4、以肯定。有学者指出,英国若无 1624 年的垄断法 ,那么“18 世纪纺织工业中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那些发明就未必有可能出现”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 专利制度推动了技术创新B. 政府利用法律保护个人的权益C. 垄断法利于资本主义发展D. 垄断法推动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答案】D【解析】据材料中“1624 年的垄断法 ”“具有决定性的那些发明就未必有可能出现”等信息可得出正是因为 1624 年英国制定的垄断法对专利的保护,才保护了个人的权益,推动了技术创新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故 ABC 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垄断资本主义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故
5、D 项错误,符合题意。点睛:“1624 年的垄断法 ”“具有决定性的那些发明就未必有可能出现”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答案。4.16 世纪最后几十年,对于一名西班牙人来说似乎现在一磅羊肉的价格在以前几乎能买到一只羊。而在英格兰 15001600 年间,小麦价格上涨了 425%,法国涨了 650,波兰则是400。这种现象导致A. 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B. 工商业者的经济实力增强C. 封建领主的财富急剧增加D. 大西洋沿岸成为商路中心【答案】B【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 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欧洲物价上涨,封建领主- 3 -的财富缩水,工商业者的经济实力增强,B 项正确,C
6、项错误。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是物价上涨的原因之一,不是后果,故 A 项错误;大西洋沿岸成为商路中心,属于商业革命,不是价格革命,故 D 项错误。故答案选 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扣住题干的设问词“这种现象导致” ,据此可以分析题干的要求是回答结果或影响,而不是原因,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发现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是价格革命的原因。5.近代民族实业家的代表之一“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在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股。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 ”刘鸿生的话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A. 在一战以后遭受外国资本打压B. 在国共内战时期遭受
7、国民政府搜刮C. 在抗战时期遭受官僚资本排挤D. 在解放战争时期遭受美国资本排斥【答案】C【解析】【详解】刘鸿生的企业都有“官股” ,他“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 ,这说明到了抗战时期,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挤压越来越严重,故 C 项正确;“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说明此时是抗战时期,故 ABD 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的时间信息。本题的时间信息是“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 ,由此得出这是抗战时期。6.鸦片战争后,社会普遍把洋货视之为“奇技淫巧” ,认为这是导致财富外溢的原因;19 世纪 70 年代有些人士认为仿制洋货,大兴工商,以
8、自制洋货取代外来洋货以此来占领洋货消费市场,在朝野上下产生了广泛影响。这种变化表明A.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了自然经济B. 传统手工业品市场日渐萎缩C. 依循市场规则与西方展开竞争D. 追逐西方时尚成为社会主流【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自然经济在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但是在近- 4 -代自然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故 A 项排除;材料中没有阐释传统手工业市场的发展情况,故 B 项排除;鸦片战争后,国人依然仇视外洋事物,还没有完全从“天朝大国”中解放出来,所以会出现“奇技淫巧”的认识,而19 世纪 70 年代随着中国民族资本
9、主义的出现及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应该依循市场规则与西方展开竞争,故 C 项正确;“追逐西方时尚”与材料主旨不合,故 D 项排除。7.“你是英雄咱好汉,高炉旁边比比看,你能炼一吨,咱炼一吨半;天上繁星点点,地上红光闪闪,王母惊呼玉帝打颤,感叹天上不如人间。 ”材料中反映的运动A. 提高广大人民生产积极性B. 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 片面强调了公有化的程度D. 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答案】B【解析】“滴滴汗珠变钢水”可知民歌反映的是大跃进,大跃进运动违反了经济规律,最终打击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选 A;大跃进是片面追求高速度和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客观规律的左倾错误,与材料相符,故 B
10、 项正确;片面强调公有化程度的是人民公社化,故 C 项错误;大跃进运动违反了经济规律,不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化,故 D 项错误。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济体制探索大跃进运动8.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 1978 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 1984 年、1992 年和 2001 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A.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B. 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 开放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建立自由贸易区D. 建立 4 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11、答案】B【解析】1984 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关键推动了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1992 年,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不仅解放了人民的思想而且成为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动力;2001 年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搭建了更好的平台,由此可知,B 符合题意;A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 1978 年,排除;开- 5 -发开放上海浦东是在 1990 年,排除 C;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是在 1980 年,排除 D。9.以下是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简表,产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后长袍马褂 中山装、西装等中餐 西餐马车、轿子 人力
12、车、火车、电车、汽车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自由恋爱、新式婚礼A.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政治运动的推动B. 西方国家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C. 民国政府移风易俗,废除陋习的政策D. 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是工业文明对我国全方位的冲击造成的,实质上体现了西方生活方式、民主自由精神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同时也是中国人自己追求自由、民主、富裕的结果,从而引起了中国社会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但是根本原因应该从生产力的角度理解,故选 D。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社会生活 。10.1996 年美国通货膨胀率下降到 2
13、.1%,为 30 年来最低水平。1997 年 5 月,美国失业率已降到 4.8%,为 1973 年以来最低水平。1997 年,美国经济增长率达 3.2%,继续在西方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冷战结束,国防开支减少B. 政府压缩社会福利的开支C. 信息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D. 没有出现大规模经济危机【答案】C- 6 -【解析】材料反映美国的经济在 20 世纪 90 年代快速发展,处于领先地位。美国在 20 世纪 90 年代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经济实现 10 年的持续增长,故 C 正确。冷战于 1991 年结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A 错误。压缩社会福利开支是 2
14、0 世纪 80 年代美、英、法等国家采取的政策,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B 错误。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经济危机不是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故 D 错误。11. 19291933 年,胡佛任总统的四年时间里,美国政府公共工程开支达 7 亿美元,修建了37000 英里公路,国家公园面积增长了 40%,森林面积扩大了 250 英亩,1930 年胡佛水坝开工兴建。这说明面对危机胡佛总统A. 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 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C. 为罗斯福新政提供借鉴 D. 措施的实施成效显著【答案】C【解析】胡佛任职期间“美国政府公共工程开支达 7 亿美元,修建了 37 000 英里公路,国家公园面积增长了
15、40%,1930 年胡佛水坝开工兴建” ,这说明胡佛总统面对危机采取了政府干预政策,这为罗斯福新政提供借鉴,故 C 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故 A 项错误;胡佛对经济是有限度的干预,不是全面干预,故 B 项错误;胡佛的反危机措施没有取得成效,故 D 项错误。12.20 世纪 20 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 ,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 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 ,90 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B.
16、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C. 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D. 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答案】D【解析】三位伟人都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体现出人类共性问题,D 正确;A、B 和 C 不是材料主旨,排除。- 7 -13. 1921 年至 1922 年,苏联市场上纷纷涌现出一批私商,而且呈迅速发展之势。他们开始仅仅局限于市场和集市上的小宗交易,后来慢慢地经营范围也就扩大了。从事私商的人也是形形色色,各种各样:有工人、知识分子、退伍军人、旧商人、手工业者、农民以及大量的家庭主妇。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 新经济政策恢复了商品货币流通B. 苏联开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C
17、. 国家放弃了对贸易的全部垄断D. 战时共产主义取消了公开的贸易【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1921 年至 1 922 年,苏联市场上纷纷涌现出一批私商,而且呈迅速发展之势。他们开始仅仅局限于市场和集市上的小宗交易,后来慢慢地经营范围也就扩大了”从恢复贸易这一点即可说明苏联实行了新经济政策,故此题应选 A 项,本题考查的是新经济政策而非战时共产主义等选项。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14.2017 年 2 月 1 日(当地时间) ,英国议会下议:投票通过政府提交的“脱欧
18、”法案,授权首相特雷莎梅启动“脱欧”程序。2017 年 3 月 29 日英国政府正式启动脱离欧盟的程序,英国“脱欧”由此迈出标志性一步。 “脱欧”问题实质上反映了A. 英国与欧盟其他成员国矛盾激化B. 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中断C. 主权让渡与国家利益的冲突D. 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增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欧洲一体化。英国退出欧盟,在短期内对英国无疑是有利的。 “2017 年 3 月 29 日英国政府正式启动脱离欧盟的程序”实质上反映了主权让渡与国家利益的冲突,故选 C;ABD材料未体现,排除。点睛:本题判定的关键是“本质” 。可以借助哲学思维。本质与现象相对应,凡为表面的、偶然的多变的联系必为现
19、象,故容易排除 ABD.- 8 -15.“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件早已作古的事件,是一部讲述美元与英镑决斗的著作。历史再次走到了一个特殊时刻:今天人民币有能力挑战美元的主导地位吗?世界如何重新建立一个国际货币新秩序?这些问题,人们阅读后都能找到答案。 ”这本书讲述的应该是A. 布雷顿森林体系B. 马歇尔计划C. 北美自由贸易区D. 世界贸易组织【答案】A【解析】根据题目中“美元与英镑决斗” ,得知考查的是二战后欧洲地位削弱,美国地位增强,最终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故 A 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对欧洲的援助计划,是美苏冷战的表现,与题意无关,故 B 项错误;北美自由贸易区是
20、美、加、墨三国建立的区域经济集团,是在 90 年代,与题意无关,故 C 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 1995 年,主要是为世界贸易自由化发展而设立,与题意无关,故 D 项错误。16.荀子君道篇第十二中载:“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俱,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 ”在此,荀子强调的是A. 废除严苛的法律,由国君以德治国B. 法律应当由道德高尚的君子制定C. 执法者素质是有效实施法治的关键D. 执法时应将君子与小人区别对待【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未涉及要求废除严苛的法律,主张国君以德治国,故 A 项错误;材料主张法律的实施
21、,不是强调法律应当由道德高尚的君子制定,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俱,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强调的是对法律执行者即执法者的素质对实施法治有着重要的意义,故 C 项正确;材料中的君子指的是执政者的素质,不是君子和小人之分,故 D 项错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荀子的思想17.“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 9 -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 ”据此,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A. 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 B. 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C. 促使君子
22、庶人日趋平等 D. 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答案】ABC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礼乐制度。材料信息体现的就是:既要上下相和又要保证贵贱等级的思想,即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A 项最能体现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B 项只体现礼乐制度中的“乐” ,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君子庶人日趋平等”不符合材料信息和史实,排除 C。D 项只体现了礼乐制度中“礼”的思想,也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礼乐制度【名师点睛】关于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要重点把握到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王位世袭制以及嫡长子继承制。要把握到这些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
23、对巩固统治以及对中国后世的影响。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刻领会这些制度的内涵。关于“礼乐制” ,要分“礼”和“乐”两个方面来把握,领会到规范“和而不同”的社会秩序。18. “因念圣人此处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道,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这说明王阳明A. 认为天理就在每个人心中B. 主张圣人之道就是天理C. 继承了朱熹格物致知思想D. 提出致良知就能成为圣贤【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王阳明继承陆九渊“心即是理”的思想,认为事理无穷无尽,故应从自己内心去寻找“理” ,认为“理”全在人“心” ,故答案为 A 项。由材料信息可知王阳明强调的是寻找“理”的方法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铜陵市 第一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开学 考试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