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北京市房山区房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北京市房山区房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北京市房山区房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北京市房山区房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读不同国家出生率、死亡率统计图 (图中 1 12代表国家 ),回答题。 【小题 1】图中出生率、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分别是 A 10、 11 B 11、 12 C 11、 10 D 12、 10 【小题 2】图中呈现 “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特点的一组国家是 A 1、 2、 3 B 4、 5、 8 C 7、 9、 10 D 6、 11、 12 【小题 3】图中 11、 12两个国家最有可能位于 A欧洲 B北美洲 C大洋洲 D非洲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D
2、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从纵坐标看, 11国的人口出生率最高;从横坐标看, 10国的人口死亡率最高。选择 C项。 【小题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属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是 1、2、 3等国家。选择 A项。 【小题 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 11、 12国家人口出生率高,可能是非洲,非洲是现在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选择 D项。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增长。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通过地理统计图来考查人口增长。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的判读,难度较小,解答本试题 的关键是:( 1)会读地理示意图,知道纵横坐标的含义。( 2)明确人口增长模式是由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三
3、个要素决定的。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图表示各类城市用地付租能力与市中心距离的关系,读图完成题。 甲图中,线段 a、 b、 c依次表示何种城市用地的付租能力 A住宅、工业、商业 B商业、住宅、工业 C商业、工业、住宅 D工业、商业、住宅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图中三条直线形状特点分析,本小题选 B。 直线类型 直线形状特点 反映的内涵 商业直线 最陡 商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最快,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商业的影响最大 住宅直线 比较缓 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较慢,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住宅的影响较小 工业直线 最缓 工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最慢,距离市中
4、心的远近对工业的影响最小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成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此题需明确: (1)图中三条直线形状特点有何不同?它们反映的内涵分别是什么? (2)城市中各功能区的最佳区位和区位选择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直接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哪些?明确了这些,相关题目就迎刃而解了。 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回答题。 【小题 1】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条件 B交通条件 C人口分布状况 D早期商业活动 【小题 2】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该地 A位于城市外缘,环境质量好 B接近公路线,商贸活动便利 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工业区
5、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本题考查影响地租的因素。地租的影响因素有二个,一方面是距市中心的距离;一方面是交通的通达度。等值线向外凸出,主要是交通影响造成的。选择 B项。 【小题 2】本题考查高级住宅区的区位条件。高级住宅区位于城区外缘,环境质量高,基础设施齐全。选择 A项。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经济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需明确:( 1)影响城市地租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二是交通通达程度,交通通达度越高,地租越高。地租分布等值线并不是呈同心圆,而是有明显的
6、凹凸,是因为 道路沿线地租水平较高。( 2)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较多,有历史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政治因素等。其中历史因素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非常显著。 图中 R1、 R2、 R3分别代表 A、 B、 C三个城市服务范围半径,据此回答题。 【小题 1】分别与 A、 B、 C等级相同的三类城市,其数目多少关系正确的是 A.ABC B.CBA C.ACB D.CAB 【小题 2】下列城市职能部门中,只有 C城市才可能拥有的是 综合性大学 派出所 电影院 公安局 中学 歌剧院 小学 公安分局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7、: 【小题 1】 C城市等级高,城市服务半径大,数目少; A城市等级低,城市数目多,故选 A。 【小题 2】 C 城市等级高,可以有一些高级服务中心。如综合性大学、公安局、歌剧院等。 考点:本题考查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即可作答。巧记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高少远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 ”。其含义是:城市等级高,城市数目少,相互距离远,服务范围大,城市职能多;城市 等级低,城市数目多,相互距离近,服务范围小,城市职能少。不同等级的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大的嵌套小的。 目前,城市环境中最常发生的污染有 A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 B大气污染、噪
8、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C大气污染、水污染、放射性污染 D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答案: B 试题分析:城市环境中最常发生的污染有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污染是农业生产不合理导致的。放射性污染不是最常发生的污染。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环境污染类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地理常识性题目的考查,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与课本所学知识即可作答。 西安是陕西省的政治中心,体现出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是 A行政管理中心 B商业服务中心 C经济增长中心 D交通运输中心 答案: A 试题分析:西安是陕西省的政治中心,这体现出省会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是行政管理中心。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省会城市
9、的地位与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省会城市的地位和作用,注意题文中的 “政治中心 ”几个字,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当前世界城市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A中小城市迅速发展 B.发展中 国家城市化放缓 C.城市化的进程加快 D.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加快 答案: C 试题分析:当前世界城市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2)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城市化特点。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性题目,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即可作答。 【知识小结】城市化及其特点 1城市化的概念: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
10、,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城市化的表现: 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主要标志); 城市数量增加和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城市化的特点: ( 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 ( 2)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 世界六大城市带:英国南部城市带、欧洲西部城市带、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带、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带、美国 加拿大五大湖城市带、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带。 (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出现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 低、速度快,城市发展
11、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出现很多问题。 城市化过程必然会引起 A农业人口比重下降 B绿地面积减少 C环境污染日益加重 D经济发展趋缓 答案: A 试题分析:城市化的标志,城市人口比重占总人口比重上升,即农业人口比重下降。故本小题选 A。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城市化的表现: 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主要标志); 城市数量增加和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大栅栏文化旅游商业区,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遗迹和独特的商业文化,是北京 30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中最大的一片,是构成北京都城历史记忆和古都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3年经市政府批准,将大栅栏地
12、区的整体功能定位为文化旅游商业区,改造建设的总体目标为保护地区历史风貌,实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据此回答题。 【小题 1】大栅栏地区的城市建设发展过程说明了城市 A早期建筑风格对现代化城市建设会产生不利影响 B早期设立的文化活动与后期的城市发展没有联系 C早期的土地利用对日后城市功能分区有着深远影响 D历史上的建设对现代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不会产生影响 【小题 2】北京是我国的历史文化 名城,因此在今后的城市发展与建设中 A全盘继承历史遗产的风格,保持原有的历史风貌 B对北京所有的四合院全面修缮和保留 C体现国际化大都市的现代感,不受历史因素影响 D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力求保持历史文化的特色 答案
13、: 【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大栅栏地区的改造建设的总体目标为保护地区历史风貌,实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大栅栏地区的城市建设发展过程说明了城市早期的土地利用对日后城市功能分区有着深远影响。 【小题 2】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影响。北京市今后的城市发展与建设中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力求保持历史文化的特色。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通过北京大栅栏文化旅游商业区来考查地域文化对城市(改造)建设的影响。解题时要明确:区域建设规划主要考虑三方面问题:一是城市性质。包括功能、目标等。二是规模。
14、如北京能够承载多少人口,需要在多大规模土地上发展,什么样的状态是适宜发展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如何利用。三是布局。如北京的发展方向和方式。是集约式发展还 是粗放式发展。 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 A绿地面积 B建筑风格 C饮食习惯 D服装服饰 答案: B 试题分析: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建筑。不同的地区,建筑风格是不同的。 考点:本题考查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饮食、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建筑,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建筑
15、风格等方面都有影响。 我国的海南岛可以种植三季稻,黑龙江的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水分 C热量 D市场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南方地区纬度较低,热量充足,故作物可一年三熟,而北部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作物只能一年一熟,故影响因素为热量。 考点:本题考查农业区位。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我国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热量条件是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 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江南丘陵的茶树种植 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以色列的无土栽培 北京郊区的乳畜 业 A 土壤 水源 科技 市场 B 地形 热量 土壤 市场 C 地形 水源 土壤
16、 政策 D 土壤 热量 科技 政策 答案: A 试题分析: 江南丘陵的茶树种植 -酸性土壤; 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灌溉水源; 以色列的无土栽培 -科技; 北京郊区的乳畜业 -市场。选择 A 项。 考点:本题考查不同区域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不同区域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不同区域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要结合具体区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农民在不同年份扩大或缩小某种农作物种植面积,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政策 B市场 C交通 D技术 答案: B 试题分析:市场是决定一地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决定因素。 考点:本题考查农业区位。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 影响某地
17、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有很多,对其区位因素分析,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自然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分析时可依据某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去分析。具体总结如下: 2.社会经济因素 在现代农业中,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其发展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 区位 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市场 市场区位及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的农作物品种 交通 运输 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 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地方 政府 政策 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 3
18、.农业技术因素 人类可通过技术改革或对自然条件的改造而突破自然因素限制,所以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是决定性因素。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机械 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技术条件的发展和改进,通过改变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 化肥 提高了农业的产出 良种 使单产量提高 冷藏 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环境 与其他因素共同影响产品产量、质量和市场销售 影响农业结构调整 在我国,城市的发展背景复杂,历史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形成作用更明显,城市的发展和更新改造需要考虑 A交通网络的进一步畅通 B城市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 C如何继承和保持城市的特色 D如何搞好环境保护
19、工作,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于历史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明显,故在城市的发展和更新改造中需要结合历史布局继承和发扬城市的特色。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合理规划。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知识考查,学生只要掌握影响城市功能区的因素即可作答。 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商业用地 B工业用地 C住宅用地 D公共用地 答案: C 试题分析:不同的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限。城市中面积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住宅区。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多呈点状或条带状。工业区一般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但为了降低成本、保护城市环境,市区工业正向郊区搬迁。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20、。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分布。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根据城市土地利用的比例控制,城市中土地利用最广泛的是住宅用地。城市三大功能区的比较: 城市功能区 分布特点 商业区 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 工业区 城市外围,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住宅区 分布面积最广 ,高级与低级住宅区有背向发展的趋势 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 A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应该是基本相同的 B环境人口容量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指它的确定性 C确定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D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 答案: C 试题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到资源因素、科学技术因素、对外开
21、放程度、综合生活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一个地方的环境人口容量,与自然资源拥有量成正向关系,与科学技术水平成正向关系,与地区居民的综合生活水平成反向关系。一个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不仅仅取决于本地的自然资源,还与本地获得外来资源的能力有关。一定时期来说,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是稳定的,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资源状况、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是变化的,这决定了环境合理容量有一定不确定性。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的相对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 环境人口容量的确定性是相对的,不确定性是绝对的。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故 A、 B、 D三项错误,C项为正确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评估环
22、境人口容量参考的因素及环境人口容量的特征。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同学们对环境人口容量的特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下图表示某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据此回答题。 【小题 1】与 “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降低,高龄人口比例缓慢增加 ”对应的期间是 A 期 B 期 C 期 D 期 【小题 2】在 期 A人口急剧膨胀 B人口老龄化 C人口增长停滞 D人口平均寿命较低 【小题 3】与 期人口增长模式相同的国家是 A中国 B印度 C泰国 D日本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 -死亡率。第 阶段,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而
23、同期的死亡率很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当然迅速降低。死亡率低,意味着人们的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现象逐渐体现,高龄人口比例缓慢地增长。 【小题 2】第 阶段时,人口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人口增长较缓慢,因为高死亡率,人的平均寿命较低。 【小题 3】 期人口增长模式属于典型的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的现代增长模式。日本就属于三低的现代增长模式。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增长。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的关键是明确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由于生产力发展引起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变化,决定了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即从“高 高 低 ”模式,转
24、变为 “高 低 高 ”模式。 下图是 X、 Y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 1】 X国人口增长的特点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小题 2】造成 X、 Y两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根本差异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教育水平 C历史条件 D自然条件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 X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增长型,表明 X国人口增长的特点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小题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即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人口增长模式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北京市 房山区 房山 中学 一下 学期 期中考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