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 12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史记 楚世家记载:(春秋时期) “(楚庄王)八年,伐陆军戎(在洛阳西南), 楚王问鼎小大轻重。 ”这是成语 “问鼎中原 ”的来历,其寓意是企图夺取天下。这反映了 A宗法制瓦解 B礼乐制度崩溃 C分封制受到破坏 D各国变法开始 答案: C 试题分析: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历商至周。所以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楚庄王作为诸侯国的国君, “问鼎小大轻重 ”,寓意是企图取代周天子,夺取天下。反映了当时分封制受到破坏。故选 C。 考点:分封制的瓦解。 点评
2、:西周的分封制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侯争霸战争,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分封制逐渐瓦解,后被郡县制所取代。 秦朝时期制定的法律细密严苛,实行 “轻罪重罚 ”,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 “ 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 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二者的最大差别是 A对犯罪的界定 B立法的完整性 C立法的出发点 D打击犯罪的效果 答案: C 试题分析:中国秦朝的法律细密严苛,实行 “轻罪重罚 ”,是为了镇压人民的反抗,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罗马法规定 “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 ”,目的是避免出现冤案、错案
3、,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缓和奴隶主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矛盾。它体现罗马法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的法理精神。故两者最大差别在于立法的出发点、立足点不同, C项正确。 考点:秦朝时期的法律和罗马法的区别。 点评:中国秦朝颁布的秦律是封建君主专制下君主意志的体现,而罗马法是当时平民斗争的结果,部分体现民意,但二者从根本 上看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立法机构的办公地点是 A议会大厦 B唐宁街 10号 (首相府 ) C白金汉王宫 D白宫 答案: A 试题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 1689 年,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掌握立法权的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 B是
4、英国首相的官邸,首相行使行政权; C是英国国王的王宫,国王 “统而不治 ”; D是美国总统的办公地点。故选 A。 考点: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点评: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有: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国王 “统而不治 ”,是礼仪性的国家 元首;议会掌握国家主权,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内阁与首相由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内阁及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首相是政府首脑,内阁对议会负责。 君主立宪制下的英国国王和美国总统都可以进行的政治活动是 A否决议会 (国会 )制定的法律 B处理国家重大事务和日常事务 C代表国家参与外交活动 D当与议会发生矛盾时有权解散议会 答案: C 试题分析:英国国王和美国总统都
5、是国家元首,在外交活动中代表国家。但英国国王没有实权, A、 B项仅符合美国总统;美国总统掌握行政大权,有权否决国会的法律,但无权解散国会,不符合 D项。故选 C。 考点:英国和美国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点评: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不同点 美国总统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总统 国王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选举 世袭 国家元首任期 任期制 终身制 国家元首有无实权 有 无 政府首脑 总统 首相 政府官员产生方式 总统任命 议会选举 国家权力中心 总统 议会(内阁) 立法权 国会 议会 政府与议会的关系 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独立 政府由议会产生 ,对议会负责 ,受议会监督 相同点 实
6、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 都有形式上代表民意的议会; 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利制衡的原则 西方国家的 “三权分立 ”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中国儿童游戏中的 “锤子、剪刀、布 ”是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对此种说法你认为 A正确,讲出了三权分立的实质 B贴切,道出了三种权力之间的关系 C不妥,三种权力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单向制约 D不妥,三种权力的关系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答案: C 试题分析:三权分立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建制原则。其核心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属三个地位相等的不同政府机构,相互独立、互相制衡。 “锤子、剪刀、布 ”的游戏只是一种单项制约,故选 C。 考点:西方的三权分
7、立体制。 点评: “三权分立 ”学说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著作论法的精神首先提出的。它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关于国家和法和理论基础。这一学说首先在美国 1787年宪法中得到成功地运用。 根据近代英美法德四国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的相关知识,序号处内容正确的是 德国 法国 英国 美国 国家元首名称 皇帝 国王 总统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选举 世袭 选举 国家元首任期 终身制 任期制 终身制 国家元首有无实权 有 无 有 政府首脑名称 宰相 总统 总统 A 总统 世袭 终身制 有 首相 B 国王 选举 终身制 无 内阁 C 总统 世袭 任期制 有 首相 D 首相 选举 任期制
8、无 内阁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英美法德四国的政治体制。法国总统是国家元首;德国的皇帝由世袭产生;美国总统任期四年;德国皇帝拥有实权;英国首相是政府首脑。对应正确的是 C。 考点:英美法德四国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点评: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在英、法、美、德等欧美主要大国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英国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法国 议会制共和制,美国 总统制共和制,德意志帝国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政体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相比,其特点是 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国王统而不治 首相对君主负责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英国国王是 “统而不治 ”的虚君,而德国君
9、主是实,立宪是虚,排除 。德国皇帝是国家的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帅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德国首相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因此,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故选 D。 考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政体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点评:由于国情和历史状况的不同,英德两国的君主立宪制度有很大的差异。主要原因有: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不同。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彻底扫除了封建势力;德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的形式实现统一,从而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封建残余比较浓厚。 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较充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较强大;德国长期的分裂状态,导致
10、其经济发展落后于其他西欧国家,由此造成政治上的落后。 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但 “君主 ”是实,“立宪 ”是虚。下面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 “凡未经议会 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 B “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 ” C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 D “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 答案: A 试题分析: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皇帝由世袭产生,作为国家元首,拥有实权。皇帝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公布法律和决定对外政策。帝国宰相及内阁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帝国议会拥有立法权,但无权监督政
11、府和首相,其立法权反而受到皇帝和联邦议会的制约。 B、 C、 D都是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A是英国 权利法案的内容,故选。 考点: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 点评:考查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还可以引用马克思的论述: “德意志帝国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主义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 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第 14条修正案规定: “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 ”这肯定了 A联邦法律的多样性 B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C联邦法律的公正性 D联邦法律的至上性和国家的统一 答案: D 试题分析: 1
12、787年美国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也有一定的自治权。宪法第 14条修正案规定: “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 ”充分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和国家的统一。故选 D。 考点:美国 1787年宪法。 点评: 1787年美国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它突出 “分权与制衡 ”原则,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为美国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17 18世纪,欧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各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普 遍具有的本质特征是 A结束君主统治制度 B彻底解决土地问题 C建立民
13、主共和制 D向法制化国家过渡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及其确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法国是议会制共和制,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德意志帝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故可排除 A和 C项;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涉及到土地问题,但不彻底,故 B也不正确,只能选 D项。 考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及其确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点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一大共同点就是在革命的过程中,都颁布了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这是人类社会前 所未有的,这些法律文件标志着革命的完成。 漫画人人有希望,个个没把握风趣地反映出 2008年美国总统竞选的激烈与紧张。按照美国宪法的规定,总统最终由 A参议
14、院选出 B众议院选出 C选举人选出 D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以漫画的形式主要考查美国总统产生的方法。美国总统是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的。各州先选出与本州出席国会议员人数相等的选举人,再由他们组成选举团选举总统。故答案:为 C项。 考点:美国的共和制度。 点评: 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制的政体。美国实行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的原则和民主的原则。美国实行总统制,总统选举 每四年举行一次。美国总统选举制度复杂,过程漫长。选举的主要程序包括预选、各党召开全国代表大会确定总统候选人、总统候选人竞选、全国选民投票选出总统 “选举人 ”、“选举人 ”成立选举人团投票表决正式
15、选举总统和当选总统就职典礼等几个阶段。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指出: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 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 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 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时间记忆。从材料中的 “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 325 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得出是 1839 年,即可选出 A 项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 点评:近代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 1、鸦片战争( 184018
16、42 )与南京条约2、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英、法联军发动 3、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与马关条约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年)与辛丑条约( 1901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这主要原因是因为 A两次鸦片战争都迫使清政府签定了不平等条约 B.两次战争的目的和性质相同 C两次战争中中国都战败 D.两次战争都是英国发动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关系。 “继续 ” 的含义是对前一事件有本质连续关系的另一事件 ,战争中最能体现其本质的因素是根本目的,故选 B。 考点:两次鸦片战争。 点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是
17、指: ( 1)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的一脉相承:都是为了 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 2)战争性质一脉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 ( 3)战争的影响一脉相承: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鸦片战争的最终结局从根本上取决于 A战争中交战双方的指导方针 B军事武器的优劣 C国民素质的优劣 D社会制度的进步与落后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A、 B、 C、 D四个选项均是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但根本原因要从经济或者是政治方面 去分析,故选 D。 考点: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点
18、评:鸦片战争失败的具体原因是:清政府政治腐败;中国封建经济落后;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综合国力衰弱;掌握战争领导权的清朝统治集团战和不定,军事指挥失当。根本原因是: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太平天国后期曾出现 “国中无人,朝中无将 ”的危险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满汉地主武装共同镇压的结果 B太平天国内讧 C北伐失利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的结果 答案: B 试题分析: 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层发生严重的内讧,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及燕王秦日纲在此事件中被杀,另有约二万人丧生,史称 “天京变乱 ”。 “天京变乱 ”使太平天国曾出现 “国中无人,朝中无将 ”的危险局面,是太平天国由
19、盛转衰的转折点。故选 B。 考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 点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失败的教训: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农民阶级不可能带领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但他们是近代民主革命的主力 军。 下列对太平天国的重要文献资政新篇的评论正确的是 A它具有浓厚的绝对平均主义色彩 B它反映了农民要求土地的强烈愿望 C它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D它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干设问中是对资政新篇的评论,而 A、 B、 D三项都是对
20、天朝田亩制度的评论,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故选 C。 考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点评:对于太平天国前期和后期的革命纲领应熟悉掌握。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它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李大钊说: “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段话指太平天国 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B不能充分依靠群众 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答
21、案: C 试题分析: “采用了宗教、建设天国 ”说明太平天国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A项和B项的内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在太平天国的斗争中,与中外反动势力始终没有妥协,并对中外反动势力进行了沉重的打击,故 D项错误。选 C。 考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点评: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不可能带领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但他们是近代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第五表: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它反映 了罗马法 A严格保护私有财产 B规定犯罪要负刑事责任 C禁止贵族
22、与平民通婚 D认为法律代表公共意志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分析,十二铜表法第五表规定遗嘱有法律效力,财产归属由遗嘱人的意志决定,实质上是保护私有财产。故选 A。 考点: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点评:罗马法是历次考试的重点内容。罗马法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作为完备阶段,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体系。罗马法的一些原则到现在依然采用:如陪审制度、被保护人制度、审级制度、重视证据等。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罗马法的形成过 程也需要掌握。 罗马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人类宝贵的法律遗产,其中,罗马的基本法是 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法典 C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D陶片放逐法 答案: A 试题分析
23、:罗马在公元前 5世纪中期制定了十二铜表法。 十二铜表法内容相当广泛,法律条文也比较清晰,从此,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始终是古罗马的基本法。故选 A。 考点:罗马法的发展历程。 点评: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限制了贵族的特权,打破其对法律垄断,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是平民的胜利。对于罗马法还应该掌握:条件、核心、特点、实质、局限等方面。 祭祀祖先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民间风俗。江西乐安流坑村是江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聚族而居的封建宗族组织,保存了较为完整的祠堂祭祀习俗和历史文化遗迹。追根溯源,上述现象与下列哪种制度中有密切关系 A井田制 B分封制 C宗法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辽宁省 实验 中学 分校 12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