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二)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2012届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二)语文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二)语文试卷与答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届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二)语文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3分 ) A举办世博会,这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全球盛会,如今这一梦想终于在我国上 海变成了现实。 B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和覆盖面,这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的又 一重大举措。消息一传出,广大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C卡廷事件的阴影在波兰人心中还没有完全驱散, 4 15空难又让波兰遭受灭顶 之灾。人们不禁纳闷:历史为何如此惊人地巧合? D大学生就业难,除客观因素外,也有某些大学生自恃条件优越,学富五车,择 业时总盯着好单位高薪水,不能眼睛向下看的主观因素 答案:
2、 B 将下面备选文句分别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使文段语意清晰连贯 (4 分)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 。 。果然稍微过了一会 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 是真红,却没有亮光。这个太阳就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 , 。 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 有了光彩 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 射得人眼睛发痛 我知道太阳要从那里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个地方 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A加拿大的一些矿井正
3、在使用一个通过雷达进行勘测的裂纹识别系统,以检查矿 井底下是否存在裂缝和危险区域。 B墨西哥一家舞厅发生了一起有多人丧命的踩踏惨案,警方称,原因是由于夜总 会老板故意制造恐慌和紧急出口处受阻引起的。 C虽然无家可归的人数众多,但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的艰苦努力,使边远地区的灾 民也得到毯子、衣服、帐篷和救援物资。 D奥运村使用了可再生能源、先进的循环系统和朴素的建筑外观,一旦完全投入 使用,奥运村每年的碳排放量可减少 8000吨。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9分,每小题 3分) 文学要切实面向底层 陈树义 近年来,现实主义的回归成为主流文学思潮,底层写作更是近年来文学
4、批评界和学界热议的主要话题。不过,当今的底层写作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认知错觉与精神悖论。 某些底层写作者只是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或生活厄境照相式地誊写 影印下来就是一种人道主义关怀。这种肤浅的认识导致底层写作一味地渲染贫穷 剥削 残酷 绝望,使读者感受到的是一种视觉的惊悚与感情的宣泄,却忽视了对底层人民除经济的窘迫与社会地位的边缘外的精神和心理世界的探求与。菲力普 劳顿说: “生存价值问题是当代哲学家们关心的中心 ”,其实这也应该成为文学的核心命题。由苦难逻辑编织的形而上学的底层写作,其实只能是 “伪底层写作 ”。底层写作关键必须在于对底层人民 “认识自己 ”的引导与召唤。底层
5、写作必 须对底层人民的存在命题与价值命题作出进一步的追问。 精神悖论也是底层文学亟待解决的文化命题。首先是作为非底层者(作家)的外视角观察与叙述和底层群体的内在体验与外在接受的悖论。底层群体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失语 ”,他们是 “沉默的大多数 ”,只能任作家用一种想象式的精神俯视和自认为的 “现实主义 ”来书写。这种书写的结果必然是作家与底层人民的精神隔阂,作品只能在非底层群体交流,成为一道道 “奇观 ”,以资谈论。而底层人民阅读描写自身境遇的底层文学却如同解读 “天书 ”,望而却步。底层大众听不懂知识分子对于底层经验的表述,即使 后者使用的是规范的现代汉语。正如批评家所指出的那样,张承志可能
6、是 20世纪末率先复活 “穷人 ”和 “富人 ”概念并且宣称为穷人写作的作家。从黑骏马到心灵史,底层人物始终是张承志小说的主人公。然而,张承志在一次访谈中提到,估计他的大多数主人公读不懂这些小说。确实,某些作家引以为自豪的小说精致构思与叙述策略,与底层人民的阅读存在巨大裂缝,横亘在作者与期许读者之间,难以调和,使得 “底层写作 ”曲高和寡。 虽然底层文学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通过作家的眼睛和手,去发现和呈现底层的生活、挖掘和表现人物的内心,触摸到 底层的脉动,毕竟是可喜的事情。但是我们的作者不能仅仅满足于展现这些他者的 “奇观 ”,以及展示 “奇观 ”的种种套路和手段,作家的心灵必须穿越喧嚣
7、,真实书写底层 “沉默大多数 ”的心灵,同情地了解他们的生活境地和心灵世界,同他们一起感受,一同思考,为他们而写作。 (摘自 2009年 12月 01日人民网 -人民日报,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对 “底层写作 ”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底层写作必须对底层人民 “认识自己 ”进行引导与召唤。 B底层写作是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或生活厄境照相式地誊写影印下来的一种人道主义关怀。 C底层写作要对底层人民的精神和心理世界进行探求与。 D底层写作必须对底层人民的存在命题与价值命题作出进一步的追问。 【小题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 “生存价值问题 ”
8、也是文学的核心命题。 B底层群体的基本特征是 “失语 ”,即大多数沉默不语 C张承志是 20世纪末率先复活 “穷人 ”和 “富人 ”概念并且为穷人写作的作家。 D造成作家与底层人民精神隔阂的原因是作家用一种想象式的精神俯视和自认为 的 “现实主义 ”来进行底层写作,而没有对底层人民的精神和心理世界进行探求 与。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家要真正进行底层写作,首先必须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认识错觉问题。 B作家只要深入底层人民的生活,同情地了解他们的生活境地和心灵世界,同他们 一起感受,一同思考,就能进行底层写作。 C作家要解决底层写作中存在的 “曲高和寡
9、 ”的问题,就必须知道底层人民期许什么。 D作家只有真正消除了底层写作上的 “精神悖论 ”,即想象式的俯视和自认为的 “现 实主义 ”,才能用自己的 眼睛和手,去发现和呈现底层的生活、挖掘和表现人物 的内心,触摸到底层的脉动,写出底层人民喜欢的真正的底层文学。 答案: 【小题 1】 【小题 1】 【小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分) “失败英雄 ”梁从诫 汪永晨 梁从诫先生领导创建了国内首个民间环保组织 “自然之友 ”,自 1993 年成立以来,“自然之友 ”开展了许许多多环保方面的重大行动。我曾亲耳听过梁先生的这句自嘲:我们一家三代都是失败的英雄,可以说是屡战屡败但也都是屡败屡
10、战。当时,梁先生说,如果说我从祖父和父母 注 身上继承了点什么的话,那就是信念:一个人要有社会责任感。 我曾拉梁先生和我一起去过我的环保启蒙地江苏省睢宁县大余小学。这是从上世纪 80年代起就在学校开展爱鸟活动的一所农村小学。那所学校的学生和老师用绘画、唱歌、跳舞等形式,在田间河边开展课外活动,表达人类对小鸟的热爱。那次,年近 70岁的梁先生在小学参加农村孩子的爱鸟活动,那活泼劲儿和孩子们不分高低。至今我脑子里还有着返璞归真的梁先生,如同孩子般在农村小学的操场上和孩子们一起跑跑跳跳的情形。作为国家环保局的 “环境使者 ”,我和梁先生曾一起去过三峡。我们站在黄柏河 边,这是当地人认为治理得不错的河
11、,所以请我们这些环保使者来看。对那治理过的河水还有质疑的作家徐刚蹲在江边捞起一把水草,再站起来时,眉头皱起来,鼻子和嘴也都挤在了一起。梁先生也不客气地对陪着我们的环保局干部表达了他的态度:人的认识当然是要有一个过程的。 20年前,在黄柏河还能见底的那个年代,要人们认识到水库将对邻近水域带来多么严重的负面影响,也许不够现实。然而到了上世纪 80年代末,在黄柏河已经开始由绿变黑的时候,在论证中还把 “对水污染的影响 ”列为 “影响较小,采取有效措施后可减小危害 ”的一类,甚至时至今日,还在说 三峡水库污染 “问题不大 ”,就很难说是实事求是的了。那次三峡归来,在国家环保总局召开的环保使者的年会上,
12、梁先生送给我一本杂志,上面有他写的文章,表述自己对长江污染应如何面对的见解。那篇文章中梁先生这样写道: “江水轻拍船舷,船在微微晃动。舟上有人难眠。遥想当年,李白遇赦,从奉节东下,一路神采飞扬,留下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的不朽诗句。寥寥数字,向我们透露了一千多年前三峡森林茂密、野生动物出没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消息。令人面对两岸濯濯童山,峡中滔滔黄水,李白诗中景色,已无法想象;森林与猴子什么年代起从这 里消失,也不可考。若诗仙再世,与我辈同行,又会写下怎样的诗句留给后人?历史的冷眼将始终注视着三峡,注视着长江,注视着我们! ” 我和粱先生曾一起参加一个美国高层代表团到华访问的工作午餐。梁
13、先生向美国官员讲起他和克林顿的见面,讲起他当时将一张滇金丝猴母子的照片作为礼物送给克林顿。克林顿饶有兴致地问: “这种金丝猴的数量还有多少? ”“不足1200 只。而且据我们所知,这是灵长类中除了人类之外唯一的红唇动物。 ”“哦,那是我的表亲! ”当时,在座的人都笑了。今天想起梁先生当时的介绍,想起他说的 “不足 1200只 ”,好像刚明白 梁先生当时的用心 我们都是濒危动物,金丝猴和保护金丝猴的人。 我刚刚出版的新书追寻 “野人 ”的足迹 中国环保领跑人中,第一位 “野人 ”就是梁先生。在我写梁先生的文章里有这样一段:这些年来,梁先生的演讲,直接、间接的听众不知有没有人统计过;坐在台下、课堂
14、上听梁先生讲课,最多一次有多少人,我也不知道,可最少的一次有多少,梁先生亲口告诉过我, 5个。那是在某国家机关。我问梁先生,那你讲了吗?他告诉我,当然不能放弃,我还像是下面坐着成千上万的听众那样给那 5个人讲了中国民间组织的环保历程。梁先生告诉他们:环境保护 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也不仅仅是专家的事情,如果我们作为普通的公民,不参与、不支持、不关注环境保护,仅靠政府和专家,任何国家都是不可能把环境治理好的。 梁先生曾作过这样一个比喻。他说:或许,当今的人类就像坐在 “泰坦尼克号 ”上,你有一等舱的乐趣,我有二等舱的活法。突然有一天撞上冰山,停也停不下来,拐也拐不了弯,大家只能同归于尽。 梁先生没
15、有看到这本书的出版。在这本书写梁先生的章节中,最后一句话是:“我没有问过梁先生,但我想我的这个假设:为 表亲 奔走,是这辈子要一直奔下去了,是不是就是出于从父辈那里得到的信念,一个人要有社会责任感? ” 梁先生您不会反对吧! (有删节) 注 梁从诫的祖父是近代著名政治活动家和思想家梁启超,父亲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母亲是著名作家、建筑学家林徽因。 【小题 1】下列对这篇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 ) A梁先生遥想李白当年沿江而下的景象,是为了将长江两岸曾经草木丰茂、野生动物出没的生态环境与现在的童山黄水作对比,表达了对三峡环境破坏严重的忧虑。 B站在黄柏河边,梁
16、先生毫不客气地表达了他对于三峡工程的否定,他认为说三 峡水库污染 “问题不大 ”,并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 C梁从诫曾将一张滇金丝猴母子的照片作为礼物送给克林顿,是因为它是灵长类 中除人类之外唯一的红唇动物,今天想起梁先生当时的介绍,好像刚明白梁先 生当时的用心 我们都是濒危动物,金丝猴和保护金丝猴的人。 D从作家徐刚捞起水草时的神情来看,黄柏河并没有治理好,但当地环保官员却 认为治理得不错;梁先 生在某国家机关做讲座,却只有五位听众,这都说明政 府部门对环保工作不重视。 E本文通过对 “失败英雄 ”梁从诫相关事迹的描述,表现了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环 保斗士为保护环境奔走呼吁、不计得失、鞠躬尽
17、瘁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 【小题 2】这篇传记的题目 “失败英雄 梁从诫 ”有什么含义?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3】梁从诫说: “或许,当今的人类就像坐在 泰坦尼克号 上,你有一等舱的乐趣,我有二等舱的活法。突然有一天撞上冰山,停也停不下来,拐也拐不了弯,大家只 能同归于尽。 ”这个比喻有什么深意?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4】 “梁先生说,如果说我从祖父和父母身上继承了点什么的话,那就是信念:一个人要有社会责任感。 ”请你从 “继承 ”、 “信念 ”、 “责任感 ”三个方面中任选一个,结合 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案: 【小题 1】 B 、 D。( B项梁先生并没有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海南省 琼海市 中学 高三上 学期 教学质量 监测 语文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