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2011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 1) ,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 2)其西南诸峰, 。 ,琅琊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 3) ,謇朝谇而夕替。(屈原离骚) ( 4)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郦道元三峡) 答案:略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 3分) A 在现实生活中,主动行贿者越来越多,而且在把官员送进犯罪深渊后,行贿者也往往落荒而逃,从而逃避法律的制裁。 B 国庆晚会上,人民性仍然是经典主旋律最重要的特征,它质朴、直接、草根和优美,既信手拈来,又浑然
2、一体,完全源于创作者的一颗真心。 C 谈中国诗一文最大的特点在于开篇立论,然后逐层展开,分别论述,而在论述中又旁征博引,使文章跌宕生姿。 D 一边白发苍苍,一边风华正茂。吸引两者走到一起的,是经久不息的老西藏精神。 答案: C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文化是一个由表意符号组成的世界,它非常容易在不同系统中传播。 。 , 。 , 。 。 ( 1) 所谓跨文化也就是在这样两 个过程中形成的 ( 2) 纵向运动过程是同一文化共同体内部持续性生成而历时性演进的过程 ( 3) 但文化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存在的 ( 4) 横向运动过程是不同文化共同体之间开放性
3、对话而共时性交融的过程 ( 5) 它体现出一种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 ( 6) 涵盖了纵向及横向两个运动过程 A( 5)( 6)( 1) (2) (4) (3) B (5)( 3) (6) (4) (2) (1) C (3) (5) (6) (2) (4) (1) D (3) (6) (1) (5) (4) (2)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 的一句是( )( 3分) A 在校同学一定要提高警惕,注意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防止盗窃、抢劫、诈骗等事情的发生。外出时要关好宿舍门窗,妥善保管好贵重物品和随身携带物品。 B 高等教育大众化给大学乃至整个社会带来的绝非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这样一个
4、简单的百分比,而是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变革。 C 大连市市长夏德仁在市政府工作报告中说: “大连将做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技术先进和行业领先的企业集团,大连会成为东北装备制造业的龙头。 ” D 文学是艺术,它必须要有精神含量,要能净化心灵;优秀的文学作品除了能让人欣赏优美的文字、从故事中找到快乐之外,还能引导人。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咏花诗词的鉴赏 中国咏花诗词的历史认识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它通过人们对花卉的审美态度和欣赏情调,曲折地反映了人的种种处境和对生活的理解。我们在阅读鉴赏咏花诗词的同时,考察历代诗人、词人的不同的创作心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艺术
5、境界,是很有趣味的,这对我们的鉴赏活动也颇有益。 这种创作心态,粗略地看有两大类,一类侧重于表现客观自然 ,是欣赏自然的活动;另一类侧重于表现主观感情,是感情物化的活动。前者仍是自然世界的反映,后者则已进入感情世界了,自然的花草仅仅是进入感情世界的媒介罢了。后者在咏花诗词中佳作最多,价值也更高。这两大类作品,在艺术境界(诗境)上,又表现出不同的层次。 首先是表现感官感受的 “物境 ”(用传为王昌龄所作诗格中语)。着眼于花卉色香形态的描述,是即目即景、直接感知的形象。在创作上表现为 “巧构形似 ”,追求审美客体形貌的逼真再现,从中获得感官的快适。如白居易的山石榴诗写杜鹃花的红艳,云: “日射血珠
6、将滴地,风翻焰火欲烧 人。 ”真是 “吟之未终,皎然在目 ”。又如章质夫的水龙吟状杨花飘飞,同样妙到毫颠,云:“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可谓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我们欣赏这类诗词,比较容易看出其好处,如食雅梨,入口便化。这些创作,是典型的模仿自然、通过艺术再造自然的活动,以艺术品酷似自然原形为乐。亚里斯多德在探讨艺术创作的自然原因时认为,模仿能使人们得到满足,确实是这样。 不过这种 “似 ”,还仅仅处于 “形似 ”的境界。苏轼说: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诗也一样,故需要再进一步转向表现审美客体作用于审美主体感官而产生的某种特殊感受,以获得 “传神 ”地再现自然的
7、艺术效果。如韦庄写白牡丹,全然撇开其形态,只说 “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惟觉一庭香 ”。表现素花溶化在月色中,不见其花,惟闻其香的特别感受,唤起人们固有的审美体验,那么白牡丹皎洁芳香的幽雅神貌,便可思而得之。在这里,并不仅仅直接诉之感官,同时要通过联想来意会。范成大霜天晓角咏梅云: “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也是舍其形而摹其神,皆有画笔难到的效果。这正像唐人戴叔伦所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无疑我们欣赏这类诗词作品,需要有 一番沉潜涵咏的功夫,甚至要通过想象,用自己的经验、印象去补充、生发。在某种程度上,这样的欣赏也是一种再创造的活动。 【小题
8、 1】对 “趣味 ”一词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人们阅读鉴赏咏花诗词是一种饶有兴趣的事。 B人们阅读鉴赏咏花诗词了解了古人的花卉栽培情况。 C人们阅读鉴赏咏花诗词时产生的艺术审美情趣。 D咏花诗词本身所具有的艺术审美价值。 【小题 2】从文中看,对 “模仿能使人们得到满足 ”的原因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3分) A诗人以追求审美客体形貌的逼真再现为务,从中获得感官的快适。 B我们欣赏这样的诗词时,比较容易看出其好处,如食雅梨,入口便化。 C创作的艺术品酷似自然原形,符合人们欣赏时直接感知形象的需要。 D诗人通过 “巧构形似 ”的艺术再造自然活动,以艺术品酷似自然原形为
9、乐。 【小题 3】不属于获得 “传神 ”地再现自然的艺术效果 ”的一项是( )( 3分) A白居易山石榴诗写杜鹃花的红艳,产生了 “吟之未终,皎然在目 ”的艺术效果。 B韦庄写白牡丹,不见其花,惟闻其香,便可知白牡丹皎洁芳香的幽雅神貌。 C范 成大霜天晓角 “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是舍其形而摹其神。 D戴叔伦的 “诗家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A 【小题 1】 【小题 2】 【小题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路口,他的身边有一个疯子在发狂, 街道上奔跑着喧嚣 。这一切好像与他都很陌
10、生。 他身着一件蓝咔叽布夹克,肩上背着一个半旧的黄包,看上去仿佛是偏僻县城来的一个探访者。那天他是等我们接他去一个便宴,然而我们迟到了。结果让一个 70 余岁的老人在街边足足等了一个多小时。但是他没有急躁,也没有嗔怪。是的,他已经习惯于这样迟到的约会了。 他与历史的约会足足迟到了近半个世纪,当他终于乘上最后一班从那黑洞洞的隧道里升出来的班车时,他觉得他头发里的风并没有变。 二 他的眼睛很诗意。 这是一个不小的奇迹,一个 70多岁的老人的眼睛竟可以如此的明澈、清纯。那两枚饱满的眸子是两方小小的古歙砚。 这双眼被 40年代的南风读过,被 60年代的东风读过,也被 80年代的西风读过。然而他并没有患
11、风泪眼。 他的眼睛总有水的感觉。 看他的眼睛总容易想起王维。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四 他的文字是可一眼识穿的,因为他的文字大都拧得出水来。 第一个发现这点的是一个聪明的法国女士。 他的解释很平常:他家乡高邮是一个水乡。 来自水乡的作家并非他一人,然而后来那些人都离开了水,上岸去了。 上了岸的水族有的演化成爬行类,有的则期期艾艾,成了两栖类 。从生物意义上说这当然是一种进化,而当这种生物意义又被引进社会意义时,这种选择在今天看来也就变得合乎 “规律 ”而无可非议了。 惟有他留了下来。 在水边。偶尔抬眼望一望天气,复又低头看眼前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寂寂的白白的水。 【小题 1】下列对文章 的赏
12、析,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 “看他的眼睛总容易想起王维 ”,是说汪曾祺和王维一样,具有洞穿尘世的能力。 B “没有患风泪眼 ”,比喻汪曾祺在创作中坚守自我不被外界迷惑的人格。 C “文字大都拧得出水来 ”,是说汪曾祺的创作题材与水有关,创作风格清纯明净。 D本文赞美了汪曾祺清丽纯净的文风和坚守自我,坚持艺术原则的高尚人格。 E作者用细腻的笔触,精雕细刻式的描绘了汪曾祺的 “侧影 ”和 “眼睛 ”,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小题 2】文章开头说 “被他身上蕴藏的一种奇异的气质打动了 ”, “奇异气质 ”是什么 仔细阅读一、二部分回答。( 3分)汪曾祺的文学创作有什么样的特点 阅
13、读三、四部分回答。( 3分) 【小题 3】仔细品味下面两个句子,联系全文,简析它们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6分) ( 1)街道上奔跑着喧嚣。( 3分) ( 2)上了岸的水族。( 3分) 【小题 4】人是风景的欣赏者或构成者,联系实际 ,谈谈对文章标题中 “风景 ”的理解( 8分) 答案: 【小题 1】 BD 【小题 2】饱经风霜后的宁静、宽容、清纯。( 3分)认真思索,精益求精,力求唯美,坚守自我,不媚时俗,尽抒性情。( 3分)每点 1分 【小题 3】( 1)形象地勾勒了 当今世界追名逐利的浮躁心态,与宁静淡泊的心态形成强烈的对比。( 3分)( 2)用比喻生动地描绘了那些违背文学道德丧失自我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辽宁省 东北 育才 学校 高三下 学期 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