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重庆市第104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重庆市第104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重庆市第104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重庆市第 104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一块 0 的冰熔化成 0 的水,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 A体积 B温度 C内能 D密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0 的冰熔化成 0 的水,温度都是 0 ;冰熔化为水后,由于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由 可知,冰熔化为水后体积将变小;冰吸收热量后,熔化为水,因为吸收热量致使其内能增大;冰熔化为水后,密度变大。故选 B正确。 考点:温度、内能、密度的概念 下列现象中,属于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刚从蒸笼里拿出的馒头,放一阵子变凉了 B冬天天冷,通过搓手发热取暖
2、 C用锤子敲打石头时,锤子发热 D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打气筒壁变热了 答案: A 试题分析:改变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二者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冬天天冷,通过搓手发热取暖;用锤子敲打石头时,锤子发热;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打气筒壁变热了;都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刚从蒸笼里拿出的馒头,放一阵子变凉了是属于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故选 A正确。 考点:改变内能的方法 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B燃料燃烧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D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 答案: C 试题分析:改变内能的
3、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内能增大,不一定是从外界吸收热量,也可以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燃料燃烧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由 Q 放 =mq可知,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燃料的热值越大,质量越大,放出的热量越多;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 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选 C正确。 考点:内能、热量、能量转化和热运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 B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对外做功,他的内能一定会减小 D物体的温度升高,他的内能一定会增加 答案: D 试题分析:改变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二者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如
4、果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但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做了功;同理,物体对外做功,他的内能也不一定会减小,因为同时他也可能吸收了热量。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也不一定升高,物体在发生物态变化是温度就不变(如冰变成水)。物体的温度升高,他的内能一定会增加。故选 D正确。 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如图,将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三块金属甲、乙、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表面平整的石蜡上。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由此说明三块金 属的比热容(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金属块丙下方的石蜡熔化快,说明金属块丙放出的热量多,甲、乙、丙的初温、末
5、温都是相等的,温度变化值就是相同的,根据公式 Q 放 =cm( t-t0)可知:甲、乙、丙三个金属块的质量、温度的变化值是相等的,金属块丙放出的热量多,所以金属块丙的比热容比较大。故选 C正确。 考点:比热容、热量的计算 如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4 时刻物体内能为零 B t2、 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 C t2时刻物体内能比 t3 小 D 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 t2 时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 t4时刻物体温度为零,但其分子仍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具有内能; t2、 t3时刻温度相同,但在凝固过程中物体不断放热,所以内能减小, t2
6、时刻物体内能比 t3大; t1时刻温度比 t2时刻高,所以 t1时刻物体分子运动比 t2时快, 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 t2 时大。故选 D正确。 考点:凝固 内能 冬天的早晨,室外物体表面常有白色的霜、霜的形成属于( ) A凝固 B液化 C凝华 D升华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霜一般出现在秋末冬初,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选 C正确。 考点:物态变化 洗热水澡时,卫生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洗完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水在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是(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 C先凝华后升华 D先升华后凝华
7、 答案: B 试题分析:洗澡的时候,产生大量热的蒸发,有许多水蒸气遇到冷的镜子液化形成小水滴使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后,小水滴又蒸发(汽化)变为 水蒸气,所以又变得清晰起来。故选 B正确。 考点: 物态变化 实验题 图 (1)、 (2)分别是两种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 1)图 (1)所对应的固体属于 (选填 “晶体 ”或 “非晶体 ”),理由是 _; ( 2)图 (2)是冰的熔化图象,处于冰水混合状态的是图中 段,在此过程中,混合物需要 热量,总体积 ; ( 3)已知冰的比热容比水的小,图 (2)中 点对应冰刚好完全熔化,若此后继续加热一会儿,则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
8、 答案:( 1)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2) BC;吸收;减小;( 3) C;CF。 试题分析:( 1)由图 7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该物质为非晶体。 ( 2)图 8是冰的熔化图象,处于冰水混合状态的是图中 BC 段在熔化的过程中该物质吸收的热量用来熔化,因此此过程温度保持不变,冰不断熔化成水,故但总体积减小。 ( 3)由图 8可知, BC 段为冰的熔化过程,在 B点开始熔化,到 C点结束,故图 8中 C点对应冰刚好完全熔化,若此后继续加热一会儿,水的比热容大于冰的比热容,水的温度上升较慢,则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斜率小于 AB段,故CF比较符合实际。 考点:熔化的温度
9、 -时间图像 小华想知豆浆和牛奶的比热容哪一个大。他查找了相关资料但没有找到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于是他又请教了老师,老师把他带到了实验室。拿出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烧杯、温度计。另外给他两杯初温相同的豆浆和牛奶。鼓励他通过实验寻找答案:。 (1)实验中他应保证牛奶与豆浆的质量相同和 相同,并通过观察 ,来判断牛奶与豆浆谁的比热容大。 (2)写出一种他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对应的结论: 。 答案:( 1)温度变化量(或末温);吸收热量(或加热时间)。 ( 2)质量相同的牛奶和豆浆 ,温度变化量(或末温)相同时,如果牛奶吸收的热量多(或加热时间长),那么牛奶的比热容大 试题分析:( 1)由热量计算
10、公式 Q=cm t可知,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物体的质量多少、温度升高的多少以及物质的比热容大小有关,所以要比较牛奶与豆浆的比热容的大小,应控制吸收热量的多少不变,通过比较温度的变化量来判断比热容的大小或者控制温度的变化量不变,通过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判断比热容的大小。 ( 2)质量相同的牛奶和豆浆,吸收热量(或加热时间)相同时,如果牛奶的温度变化量大(或末温高),那么牛奶的比热容小。 质量相同的牛奶 和豆浆,温度变化量(或末温)相同时,如果牛奶吸收的热量多(或加热时间长),那么牛奶的比热容大。 考点:比热容、热量的计算 如图甲是某种物体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假设在加热过程中物质的质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重庆市 104 中学 九年级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