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安徽十大名校九年级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安徽十大名校九年级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安徽十大名校九年级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安徽十大名校九年级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雾霾是今年 “两会 ”点击率颇高的词汇。下列有关雾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能有效减小雾霾 B化学在雾霾监测和治理中起重要作用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能有效减小雾霾 D雾霾能使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增多 答案: C 试题分析:雾霾是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火力发电是燃烧煤,烧煤会产生大量的可吸入颗粒,导致雾霾。故选 C。 考点:环境保护 如图是 A、 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 t3oC时, 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2o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B将 t1oC时 A、 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
2、到 t2oC,两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 C将 A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一定会有溶质析出 D将 t2oC时 A、 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t3oC,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 答案: D 试题分析:将 t3oC时, 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2oC,两溶液均变成不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A错误;将 t1oC时 A、 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t2oC, B仍然是饱和溶液, A变成不饱和溶液, B错误;从 t3oC 降温到 t2oC,A的溶解度变大,变成不饱和溶液, C错误。故选 D。 考点:溶解度曲线 老师在化学课堂上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将体积均为 50毫升的水和酒精倒入同一量筒中
3、(不振荡或搅拌),一段时间后混合液的体积明显小于 100 毫升。由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B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不同分子的体积可能不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将体积均为 50毫升的水和酒精倒入同一量筒中(不振荡或搅拌),一段时间后混合液的体积明显小于 100毫升,说明分子是不停运动的,分子之间存在间隔,不同分子的体积可能不同。故选 C。 考点:分子的性质 下列反应中,属于在溶液中发生的置换反应的是 A Fe + CuSO4 = FeSO4 + Cu B CuO + H2 Cu + H2O C NaOH + HCl = NaCl + H2O D Na2C
4、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答案: A 试题分析:置换反应的反应物是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物也是单质和化合物。故选 A。 考点:置换反应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给液体加热,试管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总容积的三分一,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收握住长柄, A错误;蒸发食盐水要用玻璃棒搅拌, B错误;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C错误。故选 D。 考点:实验基本操作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的自净化能力很强,不必担心 B洁净、清新的空气是一种纯净物 污染 C空气中既含有单质,
5、又含有化合物 D空气中不存在氧化物分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空气的自净化能力有限, A错误;洁净、清新的空气是混合物, B错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属氧化物分子, D错误。故选 C。 考点:空气 2013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研究成果是 “发展多尺度模型研究复杂化学体系 ”,它让化学家们得以用计算机做 “帮手 ”来揭示化学过程。晶体硅是制造计算机必不可少的材料,如图是硅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i原子核外有 14个电子 B S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4 C Na2SiO3是一种氧化物 D晶体硅在空气中不稳定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原子中,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14, A正确
6、;根据元素周 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提供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的下方数字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S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8.086, B错误;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 C错误;晶体硅在空气中稳定,不易反应, D错误。故选 A。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发展生物燃料已成为许多国家提高能源安全、减排温室气体、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下列关于生物燃料丁醇( C4H9OH)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由 C、 H、 O元素组成 B C、 H元素的质量比为 163 C属于化合物 D相对分子质量为 74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丁醇( C4H9OH)的化学式可知,丁醇( C4H9OH)由由 C、 H、O元
7、素组成,属有机物, C、 H元素的质量比为 48:10=24:5;相对分子质量为74。故选 B。 考点:化学式的意义 Si3N4陶瓷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耐高温,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可以用来制造柴油机。在 Si3N4中, N的化合价为 -3,则 Si的化合价是 A +1 B +2 C +3 D +4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 “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的原则,已知 N的化合价为 -3价,设 Si的化合价为 x,则 3x+( -3) 4=0,解得 x=+4,正确。故选D。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成语结构精巧,言简意赅,是汉言语中的精品。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凿壁
8、偷光 B死灰复燃 C斩钉截铁 D木已成舟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死灰复燃中含有燃烧,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等,生成了新物质,属化学变化。故选 B。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填空题 实验室可以用草酸( H2C2O4)在浓硫酸的作用下来制取一氧化碳,反应原理为: H2C2O4 CO+ CO2+ H2O 小明同学设计下图所示装置来制取一氧化碳,并验证一氧化碳的性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长颈漏斗 a的漏斗颈没入液面下的目的是 。 ( 2) B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 ( 3) C中
9、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 ( 4)通过什么现象可以判断 CO能与 CuO反应? 。 ( 5) 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 1)防止气体从漏斗逸出 ( 2)吸收二氧化碳 ( 3)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完全吸收 ( 4) D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 E中石灰水变浑浊。 ( 5) CuO + CO Cu + CO2 试题分析:( 1)长颈漏斗 a 的 漏斗颈没入液面下的目的是防止气体从漏斗逸出;B装置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 C 装置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反应完全; D、E装置用于检验一氧化碳的性质,若 D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 E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 CO能与 CuO反应。 考点:实验探究 氨气(
10、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它的水溶液称为氨水,显碱性。氨气在化学工业中用途很广泛,例如制化肥、制纯碱等。近年来,氨气还用于环境治理。 ( 1) “候氏制碱法 ”的两步主要反应原理可表示为: NH3 CO2 H2O NaCl=NaHCO3 NH4Cl, 2NaHCO3 Na2CO3 H2O CO2。其中, NaHCO3属于 ( “酸 ”、 “碱 ”或“盐 ”),反应 属于 反应, Na2CO3的俗名叫 。 ( 2)在细菌作用下,用氨处理含甲醇的工业废水,使其变为无毒的 N2 和 CO2,从而清除对环境的污染,有关的反应为: 6NH3 + 5CH3OH + 12B = 3N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安徽 名校 九年级 四次 月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