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河南省郑州市第四中学九年级第五次模拟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河南省郑州市第四中学九年级第五次模拟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河南省郑州市第四中学九年级第五次模拟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河南省郑州市第四中学九年级第五次模拟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 ,在池底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右边的池壁上 ,当池内无水时 ,站在池旁左边的人 ,看到在 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灌水,水面升至 a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 P点;如果水面升至 b位置时 ,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 Q 点 ,则( ) A P点在 S点的下方, Q 点在 S点的上方 B P点在 S点的上方, Q 点在 S点的下方 C P点在 S点的上方, Q 点在 S点的上方 D P点在 S点的下方, Q 点在 S点的下方 答案: A 试题分析: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
2、,在池底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右边的池壁上 ,当池内无水时 ,站在池旁左边的人 ,看到在 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灌水,水面升至 a位置时,由于光的折射现象,空气那侧是大角,所以人看到亮斑的位置的 P点在 S点的下方;如果水面升至 b位置时 ,射灯发出的光线在水中是直线传播的,亮斑的实际位置在 S点,由于人从水面上看时,池底会变 “浅 ”,人看到亮斑 Q 点在 S点的上方。 故选 A。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光的折射现象。 点评:在此题中注意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磁带录放机 可高速播放正常录制的声音,在高速播放时最有可能听不到的声音是正常录音时 ( ) A音调较低的声音
3、 B音调较高的声音 C响度较小的声音 D响度较大的声音 答案: B 试题分析: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磁带录放机可高速播放正常录制的声音,在高速播放时声音的频率都变高了,如果原来是音调较高的声音,播放时的音调会跟高,人的听觉频率有一定的范围,过高的就不会听到。所以选 B。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声音的特性。 点评:在此题中了解声音的音调跟频率有关,人的听觉频率有一定的范围,过高的就不会听到。 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受到的重力是一个无论到哪都不会变化的物理量 B汽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受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汽车经过某段路面时,车旁地面
4、上的落叶将会从路旁吸向汽车 D汽车能够向前运动,是因为牵引力大于阻力 答案: C 试题分析:重力的大小跟物体所在的纬度有关,所以汽车受到的重力是一个无论到哪都不会变化的物理量是不对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所以汽车经过某段路面时,车旁地面上的落叶将会从路旁吸向汽车;汽车能够向前匀速行驶是因为牵引力等于阻力。 A.汽车受到的重力是一个无论到哪都不会变化的物理量 不合题意; B.汽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受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不合题意; C.汽车经过某段路面时,车旁地面上的落叶将会从路旁吸向汽车 符合题意; D.汽车能 够向
5、前运动,是因为牵引力大于阻力 不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力和运动。 点评:在此题注意力和运动的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基础。 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 50g B中学生课桌高约为 80m C人体的密度约为 1.0103kg/m3 D初中生跑 100m用时 8s 答案: C 试题分析: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 50kg ;中学生课桌高约为 80cm;人体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差不多,人体的密度约为 1.0103kg/m3;初中生跑 100m用时14s. A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 50g 不合题意; B中学生课桌高约为 80m 不合题
6、意; C人体的密度约为 1.0103kg/m3 符合题意; D初中生跑 100m用时 8s 不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数据的估测。 点评:在此题中了解常见物理量的值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小吴同学为探究力之间的关系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弹簧测力计下端吊着的铝块逐渐浸入台秤上盛有水的烧杯中,直至刚没入水中(不接触容器,无水溢出)。在该过程中,下列有关弹簧测力计和台秤示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减小,台秤示数不变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也不变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增大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增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将弹簧测力计下端吊
7、着的铝块逐渐浸入台秤上盛有水的烧杯中,直至刚没入水中(不接触容器,无水溢出)。在该过程中,铝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变大,它受到的浮力变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台秤测量的是水和容器的重力及浮力,当铝块浸入体积变大时浮力变大,台秤的示数会变大。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力的知识。 点评:在此题中注意铝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变大,它受到的浮力变大。台秤测量的是水和容器的重力及浮力,当铝块浸入体积变大时浮力变大,台秤的示数会变大。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 800N 的物体在 10s 内匀速上升了 1m,已知拉绳子的力 F为 50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 A做的有用功是 800J B拉力 F的功率是 80W
8、 C绳子自由端被拉下 3m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60% 答案: A 试题分析: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 800N 的物体在 10s内匀速上升了 1m,已知拉绳子的力 F 为 500N, ;拉力 F 运动的距离是 2m,拉力做的功是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A做的有用功是 800J 符合题意; B拉力 F的功率是 80W 不合题意; C绳子自由端被拉下 3m 不合题意;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60% 不合题意; 故选 A。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计算。 点评:在此题注意了解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的概念。 如图所示, “套圈 ”出手后,从 a点到 c点的过程中 (不计空气阻力 ),下
9、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套圈 ”由 a到 b过程中,动能逐渐增大 B “套圈 ”在 b点的机械能大于 a点的机械能 C “套圈 ”由 b到 c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变小 D “套圈 ”由 a到 b再到 c过程中,重力势能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 D 试题分析: “套圈 ”出手后,从 a点到 b点的过程中,速度变小,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大; “套圈 ”由 b到 c过程中,速度变大,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变小,不计空气阻力在此题过程中的机械能是不变的。 A “套圈 ”由 a到 b过程中,动能逐渐增大 不合题意; B “套圈 ”在 b点的机械能大于 a点的机械能 不合题意; C “套圈 ”由 b到 c过程
10、中,机械能逐渐变小 不合题意; D “套圈 ”由 a到 b再到 c过程中,重力势能先变大后变小 符合题意; 故选 D。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机械能及其转化。 点评:在此题中注意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因素,动能跟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跟质量和高度有关。 如图,秋千荡到最高点时,如果受到的力全部消失下列猜想正确的是( ) A保持静止状态 B做匀速直线运动 C继续来回摆动 D做匀速圆周运动 答案: A 试题分析:秋千在上升时,速度减小,荡到最高点时的速度减小为零,秋千是静止的。如果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因为秋千是静止的所以不受力时还是保持静止。 故选 A。
11、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运动和力。 点评:在此题中注意秋千荡到最高点时是静止的(速度为零),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因为秋千是静止的所以不受力时还是保持静止。 实验题 在 “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定小石块密度 ”的探究实验中: ( 1)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将游码移至天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把待测小石块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码码并移动游码直至天平横梁平衡,记下小石块的质量; 将小石块用细线拴住后,慢慢浸没到量筒里的水中(水未溢出),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值 V; 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 以上设计在 、 之间和 、 之间缺少两个重要
12、步骤和某个需要测量的物理量,请详细叙述缺少的操作过程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并加注字母。 在 、 之间加入的步骤: ; 在 、 之间加入的步骤: 。 ( 2)用测得的物理量字母表示该小石块的密度 。 答案:( 1)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在分度盘的中 线处;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值 V0 ( 2) m/(V- V0) 试题分析:在 “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定小石块密度 ”的探究实验中: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天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把待测小石块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码码并移动游码直至天平横梁平衡,记下小石块的质量;在
13、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值 V0 ;将小石块用细线拴住后,慢慢浸没到量筒里的水中(水未溢出),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值 V;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 。小石块 的体积等于 V- V0, 该小石块的密度 m/(V- V0)。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密度的测量。 点评:在此题中注意用天平先测量出小石块的质量,利用量筒测量出其体积,最后计算密度。 小明帮爷爷浇菜园。他从井中提水时发现盛满水的桶露出水面越多,提桶的力就越大。由此他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于是他找来一个金属圆柱体、弹簧测力计和烧杯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探究。 ( 1)分析上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可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河南省 郑州市 第四 中学 九年级 五次 模拟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