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广东省湛江二中初三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广东省湛江二中初三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广东省湛江二中初三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广东省湛江二中初三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 ) A人步行的速度是 5m/s B洗澡水的温度是 80 C通过电风扇的电流是 10A D柴油机的效率是 35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重点考查学生生活中物理知识的积累。涉及到的知识广泛,学生要想准确的完成此类题要注意认真观察生活和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理量的时行识记。本题考查了速度、温度、电流、效率等常见物理量。 .人步行的速度是 1.1m/s,选项错误; .洗澡水的温度应该比人的体温略高,40 左右,选项错误; .电风扇的功率 60左右,通过的电流 0.3左右,选项错误; .机
2、械效率总是小于 1的,柴油机的效率为 30%-45%,汽油机的效率为 20%-30%,选项正确。 考点:常见物理量的估测 如图所示四幅图,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答案: 试题分析: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热和压缩气体做功,做功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有传导、对流和辐射 三种方式 A、两手相互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手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属于利用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选项不合题意; B、钻木取火时钻与木头相互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木头的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选项
3、不合题意; C、锯木材时,锯子克服摩擦力做功,内能改变,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选项不合题意; D、烧水时火焰的温度高于水的温度,热会从火焰传给水壶再传给水。烧水改变内能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选项符合题意 考点: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后 ,在金属夹 A、 B之间分别接入硬币、铅笔芯、橡皮和塑料尺,小灯泡都能发光的是 ( ) A接入硬币和塑料尺 B接入硬币和铅笔芯 C接入橡皮和塑料尺 D接入铅笔芯和橡皮 答案: 试题分析:善于导电的物体是导体,常见的导体有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铅笔芯等 不善于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陶瓷、塑料、橡胶
4、、油、空气、纯净的水等等硬币属于金属,是导体,塑料尺、橡皮是绝缘体,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是导体,在金属夹 A、 B之间接入导体能使小灯泡发光,接入绝缘体不能使灯泡发光。所以选项符合题意。 考点:导体与绝缘体 关于电流表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 B在未知电路电流的情况下应使用较小的量程 C不可将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上 D连接时应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进 答案: 试题分析: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是: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进,从负接线柱出;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量程;不能将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 A、电流表要与被测电路串联,所以 A正确,
5、不合题意; B、在未知电路电流的情况下应使用较大的量程试触,根据指针偏转角度估计电流大小,选择合适的量程故 B错误,选项符合题意; C、电流表电阻很小,若直接接在电源上,电流表会很大,烧坏电流表,故 C正确,不合题意; D、电流表接入电路中,应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进,若接反,指针会反转,损坏电流表,故 D正确,不合题意。 考点:电流表的正确使用 如图甲所示,验电器 A带负电, B不带电 .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验电器A、 B两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 (如图乙所示 ),金属棒中 ( ) A电流方向由 B到 A B电流方向由 A到 B C有电流但方向无法确定 D始终无电流 答案: 试题分析:本
6、题考查了电流的方向,要明确电流的形成与电流方向的区别: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还可能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发生定向移动;而电流方向是人们规定的,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所以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验电器带负电,验电器不带电,当金属棒把验电器A、 B两金属球相连时,电子会发生定向移动,从 A移动到 B使验电器 B也带上了负电由于电子带的是负电,而电流的方向是正电荷定 向移动的方向,所以电流方向与电子移动的方向相反,故电流方向由 B到 A。选项正确。 考点:电流的方向 如图所示是两个通草小球,相互作用的情况示意图,其
7、中小球 A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时相互排斥,那么 B球的带电情况是 ( ) A带正电 B带正电或不带电 C带负电 D带负电或不带电 答案: 试题分析:通草球就是轻小的绝缘体,两个通草球相互排斥,一定带同种电荷;但若相互吸引,则有两种情况:一种可能是两个通草球带异种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一种可能是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因为带电体吸轻小物体的性质。人们规定把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把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由 “小球 A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时相互排斥 ”可知小球带负电,而图中反映的是小球相到吸引,所以有可能带正电,也有可能不带电,选项正确。 考点:
8、两种电荷的规定,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带电体的性质 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吸热,温度一定升高 B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功 C某一铁块,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小 D温度高的物体把温度传给温度低的物体 答案: 试题分析:解决该题需要掌握:( 1)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大小跟质量、温度、状态有关; ( 2)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可能表现在物体的温度变化,也可能是状态的变化; ( 3)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A、物体吸热时,内能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是不变的
9、;此时的内能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状态的变化。选项错误; B、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大,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也可能是发生了热传递;选项错误; C、同一物体分子个数是一定的,当温度降低时,分子的热运动越缓慢,则分子的动能就越小,从而物体的内能减小;由于铁块的质量不变,因此铁块的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小;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是内能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低的物体上 或从同一物体温度高的部分转移到温度低的部分,不是温度在传递。选项错误。 考点:改变内能的方法,内能、热量、温度三者间的关系 双选题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这是南宋
10、诗人陆游村民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角度看:这是一种 _现象,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 _运动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 _(选填 “升高 ”“降低 ”或者 “不变 ”). 答案:扩散,无规则;升高 试题分析: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春晴天暖,气温升高,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加快,分子的扩散加快,从而使人可以闻到更加浓烈的花香。 考点: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扩散现象 关于电路和电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能的转化角度说,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B电源外部,电流
11、从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 C电荷移动就能形成电流 D马路两旁的路灯,晚上同时亮早晨同时灭,它们是串联的 答案: 试题分析: A、从能的角度上说,电源都是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各种电池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选项正确但不合题意。 B、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在电源外部,电流从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电源内部,电流从负极到正极,选项正确但不合题意; C、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定向 ”不能少,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D、电路的基本连接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串联,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另一种是并联
12、,在并联电路 中电流有多条流通路径,各个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独立工作生活中常用拆除法来判断用电器的串并联。马路上的路灯,其中一盏坏掉,其它灯仍能正常工作,因此是并联的之所以同时亮、同时灭,是因为它们由一个总开关控制,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考点:能量转化,电流的形成,电流的方向,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 小阳从表中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表中,分析归纳出几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 J/( kg ) 水 4.2103 酒精 2.4103 冰 2.1103 水银 0.14103 干泥土 0.84103 铜 0.39103 铝 0.88103 铅 0.13103 A物质的比热容跟物质的状态有关
13、 B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 C固体的比热容都比液体的小 D相同质量的铜和铝,都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吸收的热量少 答案: 试题分析: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同一物质在同一状态时的比热容相等, 状态不同时比热容不同。本题考查学生的读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A、由表中的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可知,物质的比热容跟物质的状态有关,选项正确; B、比热容是物质的属性,一桶水的比热容与一杯水的比热容相等,选项错误; C、水银是液体,从表中可看出铜等一些固体的比热容比水银大,所以固体的比热容不一定比液体的小,选项错误; D、由表知铜的比热容小于铝的比热容,由热量公式 Q
14、=cm t知: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块吸收的热量少,选项正确。 考点:热量公式: Q=cm t,比热容 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A不用加热也能使物体温度升高 B对沸腾的水加热,水温不断升高 C水温越高,糖在水中扩散越快 D压缩物体时,物体内部的分子只存在斥力,不存在引力 答案: 试题分析: A、改变物体内能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是等效的;做功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使物体的温度升高,选项正确; B、沸腾必备的两个条件:温度达到沸点和继续吸热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是:吸收的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吸收的热量用来汽化。选项错误; C、扩散现象反映了分子的热运动,物体的温度
15、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增加水温可以使糖块溶化的速度加快,扩散越快。选项正确; D、物体内部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任何情况下都是即有引力 又有斥力。当压缩物体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选项错误。 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沸腾及沸腾条件;分子的热运动;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实验题 小红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电路中电流小于 0.6A.回答下列问题: ( 1)实验过程中,禁止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连接电源的正负极,那样会造成电源 _(选填 “通路 ”、 “断路 ”或者 “短路 ”) ,电路中 _很大,会损坏电源 .所以图中实物连接应该去掉导
16、线 _(选填导线序号 ). ( 2)改 正上述错误以后,图还有一处连接有错误,该错误会产生的现象是 :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指针 _(选填 “向左 ”或者 “向右 ”)偏转 . ( 3)小红利用以上装置做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 ”的实验,得到表中数据: 接法 灯泡 L1电流 I1( A) 灯泡 L2电流 I2( A) 总电流 I( A) 串联 0.12 0.12 0.12 串联 0.18 0.18 0.18 并联 0.21 0.21 0.42 并联 0.22 0.26 0.48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小红可以采取 _的方法多次实验探究,多次实验的目的是排除 _性; 分析数据可知:串联电路中电
17、流的规律是 _;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是: _(用含 I、 I1和 I2的式子表达) . 答案:()短路,电流, f ()向左 ()换不同的灯泡(换电源),偶然, I=I1=I2, I=I1+I2 试题分析:()电源短路是指用导线将电源两极直接连接起来的电路,电源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会很大,可能烧坏电源,这是不允许的。图 12中导线 f只接将电源正负极连接起来了,所以要去掉; ()检查电路连接错误的方法是:先根据电流的方向检查电路中有没有短路,再看电表的连接是否正确,电压表要与被测电路并联,电流表应与被测电路串联,注意电流要正进负出和选择合适的量程,如果电路电压或电流的大小不清楚则选择大量程,如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广东省 湛江 初三 第一次 月考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