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三板块综合模拟测试一.docx
《中考化学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三板块综合模拟测试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三板块综合模拟测试一.docx(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综合模拟测试一(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Cl 35.5 Ca 40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3分,共 45分)1.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司马光砸缸 B.火烧赤壁C.凿壁偷光 D.铁杵磨成针解析 司马光砸缸、凿壁偷光、铁杵磨成针的过程中,只是缸、墙壁、铁杵的形状或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火烧赤壁的过程中,可燃物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答案 B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解析 A量取 9.5mL液体,应选用规格为 10m
2、L的量筒,选用 100mL的量筒量程误差太大;B 没有用玻璃棒引流;D 中液体量超过试管容积的 ,易造成液体冲出。故 A、B、D 都不正确,只有 C正确。13答案 C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如下,正确的顺序是( )2给试管加热 熄灭酒精灯 检查气密性 把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在试管口堵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固定在铁架台上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从水中取出导管A. B.C. D.解析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操作顺序很重要,可以按照“查(检查气密性)、装(装药品)、定(固定装置)、点(点灯加热)、收(收集)、离(将导管离开水面)、熄(熄灭酒精灯)”的顺序记忆。答案 B4.航天探测发现:金星是一
3、个被浓密大气层包围的固体球,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 C2O3,实验证明其化学性质与 CO相似。下列关于 C2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2O3中碳的化合价为+3 价B.C2O3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在一定条件下 C2O3能还原氧化铁D.C2O3充分燃烧的产物是 CO2解析 C2O3中氧的化合价为-2 价,则碳的化合价为+3 价,A 说法正确;一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因为 C2O3化学性质与 CO相似,所以也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 B说法错误;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还原氧化铁,故 C2O3也能还原氧化铁,故 C说法正确;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燃烧的产物也是 CO2,C2O3与
4、CO化学性质相似,故 D说法正确。答案 B5.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可在水中加入明矾B.自来水厂常用 ClO2消毒,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 价C.通过过滤的方法可以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来D.活性炭的吸附性很强,可以吸附水中所有的物质解析 活性炭可以除去不溶性杂质,又可以除去部分可溶性杂质。答案 D36.央视 315晚会上曾曝光部分涂改液中有毒物质甲苯、二甲苯超标 34倍。下列关于甲苯(化学式为 C7H8)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从组成上看:甲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B.从结构上看:甲苯由 7个碳原子和 8个氢
5、原子构成C.从变化上看:甲苯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从分类上看:甲苯属于有机物解析 根据甲苯的化学式 C7H8可知,甲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A 项正确;从结构上看,1 个甲苯分子由 7个碳原子和 8个氢原子构成,甲苯是由甲苯分子构成的,B 项错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苯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 项正确;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故甲苯属于有机物,D 项正确。答案 B7.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可能是单质B.在该反应中丁一定没有参加化学反应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
6、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解析 由图示可知,反应后甲、乙的质量分数减小,是反应物;反应后丙的质量分数增大,是生成物;反应前后丁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或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该反应是由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因此该反应是化合反应,丙不可能是单质,A 项错误,C 项正确;在该反应中,丁可能参加化学反应,也可能没有参加化学反应,B 项错误;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不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如果甲和乙恰好完全反应,则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如果甲和乙不是恰好完全反应,则甲和乙的质量之和大于生成丙的质量,D 项错误。答案 C48.某同学设计的下列各实验方案中,你认为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二氧
7、化碳和氧气B.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以除去 CaCl2溶液中的 HClC.用浓硫酸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D.用石蕊溶液鉴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解析 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石蕊溶液变蓝色。故二者不能用石蕊溶液鉴别。答案 D9.(2018福州模拟)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 )实验 实验白磷不燃烧 白磷不燃烧实验 实验白磷不燃烧 白磷燃烧A. B.C. D.答案 C10.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将 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t1。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5A.两溶液仍饱和 B.甲溶液仍饱和C.溶质质量分数:
8、甲=乙 D.溶液质量:甲=乙解析 从溶解度曲线可知: 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将 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t1时,甲溶液仍饱和,而乙溶液不饱和。答案 B11.下列含氮化合物中,氮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排列的一组是( )A.NH3 NO HNO 3B.NO HNO 3 NH 3C.NO NH 3 HNO 3D.HNO3 NH 3 NO解析 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分别可以求出 NH3、NO、HNO 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依次是-3、+2、+5,故氮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排列的一组是 NH3、NO、HNO 3。答案
9、A12.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 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B.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C.A点时的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蓝6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解析 根据图像可以看出,开始时溶液的 pH大于 7,溶液呈碱性,故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故 A错误; B点对应的 pH等于 7,表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故 B正确;从图像可以看出, A点溶液呈碱性,酚酞溶液在碱性溶液中显红色,故 C说法错误; C点的 pH继续减小,且 pH铜银,银不会与硝酸铜发生置换反应,所以
10、滤渣中一定含有银,铁一定会与硝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所以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加入的铁粉的量未知,反应后不能确定是否含有铁。答案 C14.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的归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水资源 B.化学与健康废水仅生活污水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来检验人体缺乏维生素 B引起坏血病铁、锌、钙元素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C.微观粒子 D.食品安全春天处处能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硫离子结构示意图: +16 286工业酒精含有甲醇等有毒物质,不能饮用黄曲霉素属于有机物,食用霉变后含有黄曲霉素的食物可能诱发癌变7解析 A中废水还包括工业废水等;B 中坏血病是人体缺乏维生素 C引起的,铁、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
11、元素,而钙元素不属于微量元素;C 中的示意图是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而不是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答案为 D。答案 D15.向一定量的石灰水中不断通入 CO2,会发生如下反应:Ca(OH) 2+CO2 CaCO3+H 2O,CO2+CaCO3+H2O易溶于水。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Ca(HCO3)2,Ca(HCO3)2解析 由题意知,反应开始时,随着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 CO2量的增多,反应产生沉淀的量随之增多,当其中的 Ca(OH)2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达到最大值,然后生成的碳酸钙会与继续向其中通入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而使沉淀量减少,至完全反应时消失,故 A正确;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随着C
12、O2质量的增多而减少到零,故 C错。在没有通入 CO2时,溶液中不存在 Ca(HCO3)2,D错。答案 A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5个小题,共 23分)16.(4分)中考期间同学们很辛苦,要注意生活中的点滴才能保证中考顺利进行,取得好成绩。请你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衣服以纯棉质地为佳。鉴别纯棉与涤纶可用 方法。 (2)均衡膳食。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 (填字母序号)。 A.蔬菜 B.牛奶 C.大米(3)严禁吸烟。香烟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毒性作用最大的有 、尼古丁和含有致癌物的焦油等。 (4)常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你能闻到窗外的花香是因为 。 8答案 (1)燃烧闻气
13、味(2)A (3)CO(一氧化碳)(4)分子在不断地运动17.(6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元素名称钠 镁 铝 硅元素符号Na Mg Al Si原子结构示意图+11 281 +12 282 +13 283 +14 284元素名称磷 硫 氯 氩元素符号P S Cl Ar原子结构示+x 285 +16 286 +17 287 +18 2889意图(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 x= ,该元素与 11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化合物中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 (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 。 (3)在化学反应中,每个铝原子失去 个电子形成铝离子。 (
14、4)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 。 解析 (1)对于原子来说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所以磷原子的核电荷数 x=2+8+5=15;磷元素最外层 5个电子,故化合价为-3 价,11 号元素为钠,最外层有 1个电子,故化合价为+1 价,依据化合价代数和为 0的原则,它们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Na3P;化合物中阴离子为磷离子,其结构示意图是 +15 ;(2)最外层电子数为 8(最外层是第一层时,最外层电子数是 2)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所以 288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氩元素;(3)铝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 3,容易失去 3个电子,形成带 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4)原子所处的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化学 复习 优化 设计 第三 板块 综合 模拟 测试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