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77及答案解析.doc
《【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77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77及答案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77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4,分数:88.00)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根据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特征,将建设项目分为_。(分数:2.00)A.一类B.二类C.三类D.四类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并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建设项目为_。(分数:2.00)A.类B.类C.类D.类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建设项目
2、为_。(分数:2.00)A.类B.类C.类D.类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同时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并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建设项目为_。(分数:2.00)A.类B.类C.类D.类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确定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重点应该在_完成。(分数:2.00)A.准备阶段B.预测评价阶段C.现状调查与工程分析阶段D.报告编写阶段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提出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防治对策应该在_完成。(分数:2.00)A.准备阶段B.预测评价阶段C.现状调查与工
3、程分析阶段D.报告编写阶段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编制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应该在_完成。(分数:2.00)A.准备阶段B.预测评价阶段C.现状调查与工程分析阶段D.报告编写阶段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应根据建设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三个阶段的工程特征,识别其_的环境影响。(分数:2.00)A.正常与非正常两种状态下B.正常与事故两种状态下C.正常状态下D.事故状态下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采用_。(分数:2.00)A.叠图法B.指数法C.网络法D.矩阵法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某
4、类建设项目拟建在某温泉保护区内,污水排放量为 100m 3 /d,污水水质简单,该项目评价工作等级为_。(分数:2.00)A.一级B.二级C.三级D.不能确定1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某类建设项目拟建在某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内,污水排放量为 1000m 3 /d,引起地下水位变化影响半径小于 100m,该项目评价工作等级为_。(分数:2.00)A.一级B.二级C.三级D.不能确定1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一级评价项目,需掌握评价区评价期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_的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分数:2.00)A.枯、平水期B.平、丰水期C.枯、平、丰水期D.枯、丰水期
5、1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二级评价项目,需掌握评价区评价期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_的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分数:2.00)A.枯、平水期B.平、丰水期C.枯、平、丰水期D.枯、丰水期1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一级评价项目,对地下水水质、水量应采用_进行影响预测和评价。(分数:2.00)A.数值法B.数值法或解析法C.时序分析D.趋势外推1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二级评价项目,对地下水水质、水量应采用_进行影响预测和评价。(分数:2.00)A.数值法B.数值法或解析法C.时序分析D.趋势外推1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
6、水一级评价项目,需掌握评价区评价期内至少_的枯、平、丰水期的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分数:2.00)A.半个连续水文年B.三个连续水文年C.二个连续水文年D.一个连续水文年1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一级评价项目,对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应进行_的预测和评价,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分数:2.00)A.定量B.定量或半定量C.半定量或定性D.定量或定性1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二级评价项目,对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应进行_的预测和评价,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分数:2.00)A.定量B.定量或半定量C.半定量或定性D.定量或定性1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7、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一级评价项目,对于给出项目场地的环境水文地质图件的比例尺要求是_。(分数:2.00)A.大于或等于 1/5000B.大于或等于 1/10000C.大于或等于 1/50000D.大于或等于 1/1000002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二级评价项目,对于给出项目场地的环境水文地质图件的比例尺要求是_。(分数:2.00)A.大于或等于 1/5000B.大于或等于 1/10000C.大于或等于 1/50000D.大于或等于 1/1000002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一般情况,对于地下水类建设项目一级评价,现状调查与评价范围为_km 2 。(分数
8、:2.00)A.20B.20C.30D.502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一般情况,对于地下水类建设项目三级评价,现状调查与评价范围为_km 2 。(分数:2.00)A.20B.20C.30D.502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一般情况,对于地下水类建设项目二级评价,所在区域环境水文地质条件一般,现状调查与评价范围为_km 2 。(分数:2.00)A.20B.2050C.30D.502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当类建设项目位于基岩地区时,地下水一级评价,现状调查评价范围为_。(分数:2.00)A.同一地下水文地质单元B.20km2C.30km2D.50km
9、22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对于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范围应应特别关注_。(分数:2.00)A.水文地质单元的完整性B.相关的环境保护目标和敏感区域C.水文地质复杂程度D.地下水位变化情况2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污染源整理与分析的方法是_。(分数:2.00)A.指数法B.综合指数法C.等标污染负荷比计算法D.专业判断法2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污染源调查因子应根据_选定。(分数:2.00)A.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B.拟建项目的污染特征C.环境功能区D.相关法律法规、标准2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现状监
10、测井点采用_的布设原则。(分数:2.00)A.均匀性布点与功能性布点相结合B.均匀性布点与放射性布点相结合C.控制性布点与功能性布点相结合D.控制性布点与均匀性布点相结合2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一般情况下,地下水水位监测点数应大于相应评价级别地下水水质监测点数的_倍以上。(分数:2.00)A.1B.2C.3D.43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目的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_点/层。(分数:2.00)A.1 个B.3 个C.5 个D.7 个3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二级评价项目目的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_点/层。(分数:2.00)A.
11、1 个B.3 个C.5 个D.7 个3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三级评价项目目的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_点/层。(分数:2.00)A.1 个B.3 个C.5 个D.7 个3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一级评价项目,当评价区面积大于_时,每增加_水质监测点应至少增加 1 个点/层。(分数:2.00)A.50km2;15 km2B.100km2;15km2C.100km2;20km2D.50km2;20km23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二级评价项目,当评价区面积大于_时,每增加_水质监测点应至少增加 1 个点/层。(分数:2.00)A.50km2;15k
12、m2B.100km2;15km2C.100km2;20km2D.50m2;20km23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一级评价项目,应在评价期内至少分别对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平、丰水期的地下水水位、水质各监测_。(分数:2.00)A.一次B.二次C.三次D.四次3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应采用_进行评价。(分数:2.00)A.综合指数法B.标准指数法C.加权平均法D.南京指数法3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时,对工程可行性研究和评价中提出的不同选址(选线)方案、或多个排污方案等所引起的_分别进行预测。(分数:2.
13、00)A.地下水环境质量变化B.地下水水量变化C.地下水水位变化D.地下水影响范围3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时,对工程可行性研究和评价中提出的不同选址(选线)方案、或不同开采方案等所引起的_分别进行预测。(分数:2.00)A.地下水水质变化及影响范围B.地下水水量变化及影响范围C.地下水水位变化及影响范围D.地下水水位变化3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类建设项目预测因子应选取_。(分数:2.00)A.与拟建项目排放的污染物有关的特征因子B.引发地下水水质变化的因子C.引发地下水水量变化的因子D.地下水水位及与水位变化所引发的环境水文地质问
14、题相关的因子4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类建设项目预测因子应选取_。(分数:2.00)A.与拟建项目排放的污染物有关的特征因子B.引发地下水水质变化的因子C.引发地下水水量变化的因子D.地下水水位及与水位变化所引发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相关的因子4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类建设项目应重点评价_。(分数:2.00)A.地下水水位降低或升高诱发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影响程度和范围B.地下水水位降低或升高诱发的自然灾害问题C.建设项目污染源对地面水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D.建设项目污染源对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4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类建设项目应重点评价_。(
15、分数:2.00)A.地下水水位降低或升高诱发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影响程度和范围B.地下水水位降低或升高诱发的地质构造问题C.建设项目污染源对地面水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D.建设项目污染源对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4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类建设项目应重点依据_,评价地下水水位(水头)降低或升高诱发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分数:2.00)A.地下水质变化B.地下水流场变化C.地下水量变化D.地下水位变化4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评价类建设项目对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水头)影响时,应依据_的原则进行评价。(分数:2.00)A.地下水以新带老B.地下水资源
16、补采平衡C.地下水谁污染、谁治理D.地下水谁开采、谁治理二、不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2.00)4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下列_属准备阶段的内容。(分数:2.00)A.进行初步工程分析B.识别环境影响C.环境水文地质调查D.工程分析4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应根据建设项目_的工程特征,识别其正常与事故两种状态下的环境影响。(分数:2.00)A.建设阶段B.生产运行阶段C.生产运行初期阶段D.服务期满后阶段4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对于随着生产运行时间推移对地下水环境影响有可能加剧的建设项目,应按_分别进行环境影响识别。(
17、分数:2.00)A.服务期满后阶段B.生产运行初期C.生产运行中期阶段D.生产运行后期4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工业类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主要影响有_。(分数:2.00)A.地下水供水水源地产生的区域水位下降而产生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B.废水渗漏引起地下水水位、水量变化而产生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C.固体废物对土壤、地下水水质的影响D.可能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盐渍化、沼泽化等环境水文地质问题E.废水的渗漏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4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线性工程类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主要影响有_。(分数:4.00)A.固体废物渗滤液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B.站场、服务区等排放的污水对
18、地下水水质的影响C.隧道、洞室等施工及后续排水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而产生的环境问题D.对其穿越的地下水环境敏感区水位或水质的影响E.可能引起的次生沼泽化、盐渍化等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77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4,分数:88.00)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根据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特征,将建设项目分为_。(分数:2.00)A.一类B.二类C.三类 D.四类解析: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并导致环境水文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职业资格 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 标准 77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