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城市化(含解析).doc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城市化(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城市化(含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 城市化一、选择题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伴随的局部收缩现象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从城镇发展要素的集聚与流动出发,结合经济、人口与用地三个维度,可将城镇发展分为持续增长、转型增长、潜在收缩、显著收缩四种类型(如图所示,图中虚线为原有水平,实线阴影为现发展水平)。据此完成 12 题。1图中所示类型中,属于城镇转型增长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2图中丁类型城市往往( )A吸引人口大量迁入 B土地空置现象突出C土地利用效率下降 D以传统制造业为主解析:1.A 2.A 第 1 题,图甲人口在收缩,但经济与用地都在增长,可能是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不再依赖劳动密
2、集型产业,则应是转型增长,故 A 正确。图乙人口、用地增长,但经济收缩,是潜在收缩型;图丙经济、人口在收缩,用地基本不变,应是显著收缩型;图丁三个维度同时增长,应是持续增长型。第 2 题,图丁是持续增长型,三个要素同步增长,保持良性循环。即通过经济持续发展,吸引资金和劳动力大量流入,从而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因人口增长而土地空置率不高;这类城市多为现代型城市,以高科技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国际上形成了两大类城市化扩容模式,一类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外延式” ,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内涵式” ,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
3、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据此回答 34 题。3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之所以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主要是基于( )A城市化水平 B人口密度2C人口数量 D经济发展水平4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效仿美、加、澳的模式,追求宽马路、大广场等低密度、高标准建筑的布局,将会带来的后果是( )A城市中心萎缩加剧B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C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D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解析:3.B 4.D 第 3 题, “外延式”城市扩容模式占地面积大,故主要分布在地广人稀、人口密度相对小的国家。第 4 题,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效仿美、加、澳的模式,会使城市建设占用土地过多,降低土地资源的利
4、用率,D 对;与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失业人数增多关系不大,A、B 错;城市面积扩大,会改善交通和居住条件,C 错。半城市化地区指的是已经初步具备城市的某些特点和功能,但尚未被划为城市的地区,在中国主要指城乡接合部、小镇、乡和非农产业发达的村。据此回答 56 题。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半城市化的原因是郊区大力发展农业B外来资本的投入推动乡村半城市化的发展C乡村工业化不是中国半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D半城市化地区大多是规划形成的6为促进半城市化地区的发展,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加快中小城镇的产业发展,缩小地区差距B加大对半城市化地区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的投入C加大对中心城市的投入,提高中心城市
5、的吸引力D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劳动力的均衡分配解析:5.B 6.C 第 5 题,外来资本的投入可以促进乡村地区非农产业的发展,使乡村成为半城市化地区;随着中心城市地价的上涨和劳动力价格的提高,很多企业选择在工业并不发达的小城镇或者乡村地区投资建厂,工业的发展是这些地区半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半城市化地区大多不是规划形成的。第 6 题,半城市化主要集中在乡镇,加快中小城镇的产业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可行;加大对半城市化地区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的投入,也可促进其城市化发展;加大对中心城市的投入,提高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对城乡结合部、小镇、乡和非农产业发达的村影响不大;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劳动力的均
6、衡分配,也可以促进乡镇城市化发展。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了开展创建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城市森林花园被誉为“住房 4.0”,在建筑设计中每家都有单独的庭院,外墙长满绿色植物,还有一处两层楼高的空中室外私人小院及一块几十平方米的土地,可种树、种花、种菜、3遛狗、养鸟等。城市森林花园一处建筑就相当于一片森林,使住在繁华城市中心的人们实现“回归大自然”的梦想。读图 1“住房 3.0”和图 2“住房 4.0”景观对比图,完成 78题。7建设“住房 4.0”可以( )增加城市绿地 促进城市化深度发展 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环境 改善市内大气环境A BC D8从大气循环和水循环的角度看, “住
7、房 4.0”可以( )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增大城市风强度 增加城市地下径流 增加城市空气湿度A BC D解析:7.B 8.C 第 7 题,建设“住房 4.0”可以增加城市绿地,绿地的调节功能可以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环境、改善市内大气环境,但由于增加的土地是空中的建筑,不占用陆地实体空间,因此不能促进城市化深度发展。第 8 题, “住房 4.0”增加了绿地,可以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增加城市空气湿度,减小城市风强度,对城市地下径流影响较小。新城市主义是 20 世纪 90 年代初针对北美城市化问题而形成的一种城市规划和发展理念。新城市主义主张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中枢的步行化城区,即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省份 专用 2020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课时 跟踪 检测 十三 城市化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