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三第9课木假山记(自读课)学案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三第9课木假山记(自读课)学案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三第9课木假山记(自读课)学案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木假山记(自读课) 走近作者苏洵(见名二子说) 相关背景我国自汉代以来,园林中已造假山,魏晋以后,又有假山清供,置于几案之上,以供赏玩。到唐宋时期,欣赏假山的风气已经很盛。但假山之料多是山石,以木为山者,并不多见。苏洵的木假山,实为审美发现一奇,自此以后,又开创了木假山清供的新领域。据苏轼木山并叙和梅尧臣、苏辙木山诗得知,这木假山是苏洵在家乡时,用“貂裘”从一位“溪叟”那里换来的,木质为楠木, “雨侵藓涩得石瘦” ,形成逼真的三山。苏洵得之,因“为之记与诗”(诗已佚)。苏家对此木假山一直很珍视。老苏当年,曾与友人赏玩,由梅尧臣写诗题咏,可以想见当时之盛。后老苏归乡,木假山藏于眉山老家。三十年
2、后,苏辙之子千乘又得一五峰木假山, “益奇” 。苏轼、苏辙嘱其带回老家,并把三苏及梅之诗文“并刻之其侧” ,珍藏于家。2 文意感知3文章先借助树木生长之难、发现木假山之难,形象地比喻了人才成长之艰难,含蓄地表达了对封建社会不重视人才的不满。然后借对家中那座木假山的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做人应该具有的品德和气节。 思维导图一、通假字予见中峰魁岸踞肆 同“倨” ,译为“高傲,傲慢” 二、古今异义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古义:村野之人 今义:指未开化的人;指性情粗野的人三、一词多义1伐Error!2数Error!3徒Error!4而Error!四、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名词作动词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
3、胜数 伐而为薪则为人之所材 当作材料2动词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 使折服3形容词活用形容词作动词4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 远离五、文言句式1被动句(1)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动词“伐”为语意上的被动)(2)则为人之所材。(“为所”表被动)(3)则为好事者取去。(“为”表被动)(4)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为所”表被动)2省略句(1)幸而至于任(之)为栋梁则伐。(2)强之以(之)为山。3状语后置句(1)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应为“于湍沙之间漂沉汩没”的倒装)(2)出于湍沙之间。(应为“于湍沙之间出”的倒装)1树木生长过程中会遭遇到哪些幸与不幸?明确:不幸“或蘖而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专题 假山 学案苏教版 选修 唐宋八大家 散文 选读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01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