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政治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政治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政治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牡一中 2016 级高三学年上学期 10 月月考政治试题一、单选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 30 道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1.“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 ”尽管儒家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家讲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佛家讲的是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但就其哲学本质,它们的理论反映的基本问题都是()A. 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问题B.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D. 人和世界的关系【答案】B【解析】【详解】我国古代儒释道的理论,究其哲学本质都反映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故 B 符
2、合题意;A 不合题意,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CD 不合题意,均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故本题答案为 B。2.十九大报告提出,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今时
3、代精神的精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概括和总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内容之一A. B. C. D. 【答案】A【解析】- 2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项符合题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和概括和总结,正确反映了新时代的任务和要求,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 A。【点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4、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3.下列选项中,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是()“凡可状者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与“天不变,道亦不变”“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与“万
5、物皆在我心中”“道是天地之心,万物之母”与“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 “凡可状者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与“天不变,道亦不变”分别属于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故不符合题;“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和“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和“万物皆在我心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故符合题意;“道是天地之心,万物之母”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属于辩证法,故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 C。【点睛】注意掌握判断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技巧:(1)古代朴素唯
6、物主义: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2)主观唯心主义:过分夸大个人的作用;(3)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之外有神、上帝。(4)辩证法:联系观点、发展观点、矛盾观点以及辩证否定观4.我国明朝哲学家王阳明认为“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下列观点与此观点蕴含的哲- 3 -学思想一致的是存在就是被感知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未有此气,已有此理人是万物的尺度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王阳明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项与此观点蕴含的哲学思想相一致;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正确选项为 D。【点睛】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东
7、西,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如王阳明“心外无物” 、贝莱克“存在就是被感知” “物是观念的集合” 。5.中国产品能否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再到“中国创造” ,离不开“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不苟且、不将就、不敷衍,精耕细作、精琢细磨,体现专业、注重品质的精神。材料强调了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直接现实性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强调了意识的作用,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项符合题意;意识具有主
8、动创造性,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了意识的作用,不强调意识的本质,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 C。【点睛】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1)意识能使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们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意识不仅能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能够根据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2)意识能使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4 -(3)
9、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主要强调的是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对生理活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6.人们想起梅子的颜色和味道,会刺激机体分泌唾液而生津止渴,暂时缓解肌体缺水的生理反应。看到饼子的样子和形状,却无法刺激机体分泌葡萄糖而难解饥饿。从哲学上看,望梅可以止渴,而画饼却不能够充饥,是因为()人脑特殊的结构是产生不能充饥的根源人的意识对生理活动的调控具有差异性外界刺激的效果离不开人体的生理活动梅子和饼子无条件地处于普遍联系之中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不是产生不能充饥的根源,表述错误。望梅可以止
10、渴,而画饼却不能够充饥,体现了人的意识对生理活动的调控具有差异性,符合题意。人们想起梅子的颜色和味道,会刺激机体分泌唾液而生津止渴,暂时缓解肌体缺水的生理反应,可以看出外界刺激的效果离不开人体的生理活动,符合题意。具体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表述错误。故本题选 A。7.俗话说“人活一口气” ,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人体内的交换,就是通过数以亿计的肺泡和它们周边的毛细血管共同完成的。我国科学家首次采用活体成像技术,直观、实时地观测了肺泡的发育过程,并进一步阐明了肺泡上皮细胞的分化机制,为预防、治疗相关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这表明()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可以推动认识的发展认识活动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目的人类
11、具有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科学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制约实践发展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我国科学家首次采用活体成像技术,直观、实时地观测了肺泡的发育过程,- 5 -并进一步阐明了肺泡上皮细胞的分化机制,为预防、治疗相关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这表明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可以推动认识的发展,人类具有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故正确;实践是认识活动的目的和归宿,故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科学家发挥主观能动性,借助工具,认识了肺泡的发育过程,并进一步阐明了肺泡上皮细胞的分化机制,没体现科学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制约实践发展,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B。8.习近平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幸福
12、从来不会从天而降,所有的幸福都需要靠双手去创造。下列选项与材料蕴含哲理一致的是()十事半通,不如一事精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幸福从来不会从天而降,所有的幸福都需要靠双手去创造强调实践,不符合题意;十事半通,不如一事精通强调抓重点;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强调实践,踏踏实实做,故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强调相对静止;道虽迩,不行不至强调实践,故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 D。【点睛】诗词名言(成语俗语)类选择题在哲学试题中比较常见,对诗词名言(成语俗语)的理解把握要
13、结合语文知识,借助文言文阅读,努力古文阅读、诗文名言鉴赏能力,还要求对哲学的原理熟练理解与把握。解题策略解答诗词名言(成语俗语)类选择题,要注意学科间的知识渗透,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具体方法如下:要透过现象把握本质。解答时,考生需综合提炼题干材料所蕴含的主旨,宁依据此主旨,对接题肢中国的基本理论点,选择相符合的题肢。排除错误选项,就是针对题干中的名言警句,将断章取义、望文生义或绝对化臆想的题肢加以排除。9.“指尖轻触,哀思关山飞渡。 ”2018 年清明节,我国多地推出微信祭扫活动。对于这种祭扫方式,有人力挺,认为高效便捷、文明环保;有人却表示质疑,认为不去现场祭扫就失去- 6 -了祭奠的意
14、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认识才是真理性认识对问题的反复争论往往有利于深化人们的认识不断纠正谬误、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价值判断和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对于清明祭扫活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说明价值判断和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而对该问题的反复争论往往有利于深化人们的祭典活动的认识,项符合题意;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项说法错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 D。【点睛】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
15、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认识是正确的,他们对同一客体的认识不具有同样的真理性,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10.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新的重大理论创新和思想指导,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在总体保持我国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宪法保障。对此的合理解释是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呈现为波浪式封闭式循环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人们对事物的正
16、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多次反复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导致认识具有无限性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7 -【详解】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新的重大理论创新和思想指导,说明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导致认识具有无限性,项符合题意;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适应了新的发展形势,指导新的实践,体现了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项符合题意;认识不是圆圈似的循环运动,而是波浪式的前进或者螺旋式的上升的过程,项观点错误;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
17、到认识,在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项观点错误。答案选 C。【点睛】认识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3)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4)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1.梅拉宾提出:一个人对他人的印象,约有 7%取决于谈话的内容,辅助表达的方法如手势、语气等占 38%,肢体动作所占的比例则高达 55。 “梅拉宾法则”体现的哲理是()用
18、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联系具有普遍性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 “梅拉宾法则”说明,要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考察,形成对于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体现了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符合题意;题干没有体现关键部分的作用,与题意无关;本身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本题选 D。12.2018 上海“两会”透露,2018 年有望成为“长三角一体化”推进过程中的重要一年,以上海为领头羊推动的一体化进程有望获得实质性进展。 “长三角一体化”有望成为雄安新区之后,区
19、域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式事件。材料说明()- 8 -要抓住关键阶段和关键部分以推动事件整体发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才能找到最佳的发展方案只有重视关键阶段量的积累才能推动质变的发生积极的质变的发生意味着事物发展实现阶段性飞跃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2018 年有望成为“长三角一体化”推进过程中的重要一年,以上海为领头羊推动的一体化进程有望获得实质性进展,这表明要重视关键阶段量的积累以推动质变的发生,故符合题意;“长三角一体化”有望成为雄安新区之后,区域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式事件,这表明积极的质变的发生意味着事物发展实现阶段性飞跃,故符合题意;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
20、为 B。13.2018 年 6 月 10 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上强调,要不断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构建命运共同体主张蕴含的哲理是()整体具有部分不具有的功能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关键部分功能决定整体功能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中国构建命运共同体主张体现了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整体具有部分不具有的功能,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关键部分功能对于整体功能的影响,项与题意不符;只有当部分以优化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否则会小于部分功能之和,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 A。【点睛
21、】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 (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9 -14.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这“四个伟大”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有机统的整体,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四个伟大”的科学论断所蕴含的辩证法根据是()事物的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整体中各
22、部分的性质和功能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发展的进程和方向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 “四个伟大”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的整体, 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其辩证法根据是整体中各部分的性质和功能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项符合题意;只有当部分以优化的结构构成整体时,事物的整体功能才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项说法错误;材料不强调矛盾的主要方面,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 C。【点睛】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1) (原理内容):整
23、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 (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强调整体)(2) (原理内容):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强调部分)15.经过几年的研究开发和示范
24、运行,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形成了从原材料供应、动力电池、整车控制等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到整车设计制造,以及充电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等完整的产业链,具备了产业基础,国家应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所以量变比质变更重要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的积累可以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量变的循环过程- 10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需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充分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的积累可以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量变达到一定程度,需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省 牡丹江市 第一 高级中学 2019 届高三 政治上 学期 10 月月 考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