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 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老子认为,使用战争这种手段一定要慎之又慎:首先,不能轻易运用武力;其次,即使在迫不得已用兵时,也一定要以一种“悲哀”的心情来对待;就是打了胜仗,也绝不可以炫耀。而应该“以丧礼处之” 。这体现出他的人生观是A恬淡为上,胜而不美 B隐忍退让,以和为贵C知足寡欲,隐于山野 D上善若水,刚柔并济2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 ,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对后世影响极
2、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 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3战国某思想家认为,如果人们依顺天生具有的“性情”做事,追求利益、满足欲望的话,他们一定会做坏事、发生争夺, “犯分乱理”而归于暴,带来坏结果。为此,他最有可能主张A要同等爱护所有的人 B治理国家要清静无为C用仁政回复人的善性 D用礼乐规范人的行为4有学者认为董仲舒完成了儒学形态和内容的重大转折。这种“转折”是指A用法家思想来替代“仁义”学说B将儒学神学化并为君权辩护C以“君权神授”否定“为政以德”D确立“天理”体系取代“黄老之学”5宋以前,孟子的地位一直隐而不显,其地位甚至不及颜回。宋代,
3、一场声势浩大的孟子升格运动展开。朱熹把孟子与论语并列, 孟子跻身于“四书” ,成为了士人必读的官方教科书。宋代孟子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是A孟子在儒学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B孟子的思想与宋儒的政治和理论诉求有诸多契合之处- 2 -C孟子和宋儒都面临来自道家、佛教等各家的严峻挑战D朱熹欲借孟子思想完善自己的学说体系提高学术修养6赵鼎新在中国大一统的历史根源中写到:“在这一政治体制中,皇帝被神圣化为天子 ,而天命的解释权则掌握在从知识精英中选任的儒士型科层官僚手中。 ”材料反映的是 A孟子的民本思想 B荀子的政治思想C董仲舒的新儒学 D孔子的德治思想7 “魏晋名士”是一个“尚通脱”的惊世
4、骇俗群体,他们独立特行而随情任性、无拘无束而逍遥自在、恣肆癫狂而独得其乐。下列哪句话会得到他们的推崇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为天子C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D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8朱熹说:“孔子所谓克己复礼 , 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 , 大学所谓明明德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 ”朱熹旨在强调A儒家自古以来就讲求个人的道德修养 B人的正常欲望是天理,超越于此的是人欲C存天理、灭人欲是儒家一以贯之的思想 D人要克制欲望才能发明本心符合天理9一日某思想家辗转难眠,突然他在恍惚之中,呼喊狂叫,从床上跳了起来。然后他回顾心中记得的“五经”中的话
5、,印证他的新认识。他发现“五经”之言与他的认识完全相合。该思想家由此得出的认识是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致知C致良知 D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10明清时期,儒家思想中带有早期民主思想色彩。究其原因,除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关键在于A抗清斗争高涨 B宋明理学兴盛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西方思想的影响11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载提出,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黄宗羲则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这两种思想A都具有批判君主专制的意义 B都曾被奉为官方学说C都反映了经世致用的学风 D都提倡为民请命的责任担当12 吕氏春秋贵公中说:“昔圣王之治天下也,必
6、先公。公则天下平矣。 ”明清之际,黄宗羲认为:“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仁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对以- 3 -上材料观点认识正确的是A.中国古代学者多主张实行公有制 B.反映了古人对大同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C.农耕经济决定了私利思想的产生 D.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源于战国时代13曾国藩评价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 ”王阳明“开出新风气”的思想是A. “罢黜百家,表彰六经” B. “理”是万物的本原C.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 “天下为主,君为客”14一位古代思想家提出:“天下之治
7、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对这一说法理解正确的是A. 作为明清之际主流思想,影响深远 B. 否定君主专制,体现对民众的重视C. 直接推动近代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D. 继承了前朝思想家的唯物主义思想15苏格拉底认为: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只有真正的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下列言论与上述关于“人”的品质的观点相似的是A “人是万物的尺度”B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C “真正高贵并非无成,而是自为的”D “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庭里,而落在个人身上”16 论法的精神:“古代哲学的各种流派,可以看做是一种宗教,其中没有一个流派的
8、道义比斯多亚学派的道义更有益于人类,更适宜于培养善人。 ”作者提出这一观点的理由是斯多亚学派第一次A将西欧人从神权统治中解放出 B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C论证了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D促成了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17某一时期,欧洲人为年轻人制定了新标准:他必须谈吐敏捷,必须精通体育和武艺,必须懂得跳舞并会欣赏音乐。他应该懂得拉丁文和希腊文。新标准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文艺复兴运动 B宗教改革运动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18 “没有钱花的人既不是自由的人,也不会风度翩翩。有道德的人应当追求财富,使自己能够过上好日子只要不损害别人,凭熟练的技艺增加自己财富的人是值得称赞的。 ”该观点最早源自A启蒙思
9、想家 B宗教改革者 C人文主义者 D古代儒学大师19 “在肯定人的显示欲望的合理性以及人自身力量与价值的同时,又仰望上帝的恩典,- 4 -把耶稣式仁慈宽厚的秉性赋予了人间的帝王。 ”这段话可能是在评述A古希腊的哲学著作 B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C启蒙思想家的政治构想 D19 世纪浪漫主义的诗作201617 年,德意志萨克森的新教徒们制作了一张宗教改革百年纪念宣传画 ,画中的路德正就着从天堂射下的一束光阅读圣经 ,他抬起了头,光芒照在他面前的书页上,阅读它就是与上帝相逢而这一切并非发生在教堂内。这表明,宗教改革A否定天主教会及其教皇的作用 B废除了宗教对人的精神束缚C维护了德意志各个阶层的利益
10、D把矛头对准了封建专制制度21金观涛在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中指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从不同方面刻画了同一过程。 ”“同一过程”是指A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B摆脱教会对人性的束缚C宣扬俗权至上增进民族意识 D全面批判封建意识形态22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 ”这表明他主张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以契约保障个人自由 C天赋人权 D主权在民23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第一次是希腊时代,第二次是 1417 世纪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第三次是 1718 世纪的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市 大学城 第一 学校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