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一〇六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理.doc
《河南省郑州一〇六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郑州一〇六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理.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17-18 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数学学科期中考试试卷 理 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满分 60 分。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1在 ABC 中,若 acosB=bcosA,则该三角形一定是( )A. 等腰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2不等式 的解集为 ,则不等式 的解集为( 20axb12x20xba)A. 或 B. C. D. 或12212xx3已知椭圆过点 和点 ,则此椭圆的标准方程是( )A. +x2=1 B. +y2=1 或 x2+ =1 C. +y2=1 D. 以上均不正确4已知 ,则 有( )5x45fA. 最大值
2、B. 最小值 C. 最大值 2 D. 最小值 2225三角形 中, , ,以 为直角顶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13BCACD当 变化时,线段 的长度最大值为( )A. B. C. D6161D. 236等差数列 和 的前 项和分别为 与 ,对一切自然数 ,都有 ,nabnnSTn231nST则 5bA. B. C. D. 239142031177直线 经过椭圆的一个顶点和一个焦点,若椭圆中心到直线 的距离为其短轴长的 , 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 2 -8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有如下问题:“今有金箠,长五尺,斩本一尺,重四斤,斩末一尺,重二斤,问次一尺各重
3、几何?”意思是:“现有一根金杖,长 5 尺,一头粗,一头细,在粗的一端截下 1 尺,重 4 斤;在细的一端截下 1 尺,重 2 斤;问依次每一尺各重多少斤?”设该金杖由粗到细是均匀变化的,其重量为 ,现将该金杖截成长度相等的 10 段,M记第 段的重量为 ,且 ,若 ,则 ( )i,20ia 1210aa 485iiA. 4 B. 5 C. 6 D. 79已知 ABC 内角 A, B, C 的对边分别是 a, b, c,若 cosB , b2,sin C2sin A,则ABC 的面积为( ) A. B. C. D. 10已知数列 满足 (nN*),且对任意 nN*都有na2n123a.=,则
4、t 的取值范围为( )12n+. aA. ( ,+) B. ,+) C. ( ,+) D. ,+)313232311已知实数 满足 若 的最大值为 10,则 ( )A. 1 B. 2 C. 3 D. 412在 中, ,给出 满足的条件,就能得到动点ABC,02,CAxyBC的轨迹方程,下表给出了一些条件及方程:方程 21:5Cy2:40xy条件 周长为ABC10 面积为 中, 90- 3 -23:1095xyC则满足条件,的轨迹方程依次为( )A. B. C. D. 123,C312,C321,C13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满分 20 分.13若方程 表示椭圆,则
5、m 的取值范围是_14已知ABC 的周长为 ,面积为 ,且 ,则角 C 的值为21sin6Cisn2iAB_15在等比数列 中, , ,则 _.16不等式 的解集为_三、解答题:本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 (10 分)在 中,角 的对边分别为 ,已知 .(1)求证: ;(2)若 , 的面积为 ,求 .18 (12 分)已知等比数列 的前 项和 ,等差数列 的前 5 项和为 30,且 .()求数列 , 的通项公式;()求数列 的前 项和 .19 (12 分)某人上午 7 时乘船出发,以匀速 海里/小时 从 港前往相距 50 海v45A里的 港,然后
6、乘汽车以匀速 千米/小时( )自 港前往相距 千米的 市,301B30C计划当天下午 4 到 9 时到达 市.设乘船和汽车的所要的时间分别为 、 小时,如果所需Cxy要的经费 (单位:元)10358Pxy- 4 -(1)试用含有 、 的代数式表示 ;vP(2)要使得所需经费 最少,求 和 的值,并求出此时的费用.xy20 (12 分)设数列 的前 项和为 .已知 =4, =2 +1, .nanS21naS*N()求通项公式 ;()求数列| |的前 项和.2n21 (12 分)已知中心在原点 ,焦点在 轴上的椭圆 过点 ,离心率为 .OxE0,1C2(1)求椭圆 的方程;E(2)直线 过椭圆 的
7、左焦点 ,且与椭圆 交于 两点,若 的面积为 ,求直lF,ABOA3线 的方程.l22 (12 分)如图,摄影爱好者 S 在某公园 A 处,发现正前方 B 处有一立柱,测得立柱顶端O 的仰角和立柱底部 B 的俯角均为 设 S 的眼睛距地面的距离 米.63(1)求摄影者到立柱的水平距离和立柱的高度;(2)立柱的顶端有一长 2 米的彩杆 MN 绕其中点 O 在 S 与立柱所在的平面内旋转摄影者有- 5 -一视角范围为 的镜头,在彩杆转动的任意时刻,摄影者是否都可以将彩杆全部摄入画面?3说明理由- 6 -参考答案1A2A3A4D5C6B7A8C9B10D11B12B13 1,2,314 15117(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郑州 中学 2017 _2018 年高 数学 上学 期期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