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沁县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山西省沁县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沁县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沁县中学 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题答题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2016 年科技部、中宣部印发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础 ,将知道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观念纳入科学素质基准点,作为公民需要具备的科学素质。这一做法的合理性在于,上述哲学思想观念是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资源衡量传统文化有无当代价值的重要尺度前人在长期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思想智慧A. B. C. D. 【答案】D【解析】将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观念纳入科学素质基准点,作为公民需要具备
2、的科学素质。这些哲学思想是前人在长期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思想智慧,对于当前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仍有积极意义,因此这一做法具有合理性。项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项说法错误;题干中的哲学思想作为一种主观性的认识,不能作为衡量传统文化有无当代价值的重要尺度,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 D。2.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谈到哲学时说:“哲学很重要,很多学问做深了,都会碰到哲学问题。数学是这样,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都是这样。所以科学家一定要研究一点哲学,要懂哲学。 ”他之所以这么讲,主要是因为:A.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B.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C. 哲
3、学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D. 哲学探究的是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A 表述错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B 不合题意,题- 2 -意主旨不涉及哲学的产生,题干强调哲学对科学家的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C 表述错误,哲学是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D 符合题意, “科学家一定要研究一点哲学,要懂哲学” ,是因为哲学探究的是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对科学家的具体科学研究可以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故答案为 D3.中国明代的王守仁在一次春游时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下列说法,与王守仁的观点相
4、一致的是我思故我在气者,理之依也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王守仁的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与题意符合,入选;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不选。故本题答案为 D。【点睛】注意掌握判断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技巧:(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2)主观唯心主义:过分夸大个人的作用;(3)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之外有神、上帝。4.爱因斯坦曾经说:“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 ”这表明A. 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5、的统一B. 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是相互区别的C. 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D. 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又对具体科学研究起指导作用【答案】D【解析】- 3 -试题分析:“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体现了具体科学知识是哲学的基础, “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哲学为具体科学知识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 符合题意。A 说法正确,与题无关;B 只看到了二者的联系,否认了区别,说法错误;C 说法错误,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不是简单相加。答案选 D。考点: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之间的关系。点评: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在于:具体科学知识揭示的是某一具体领域的
6、规律,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联系在于:具体科学知识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很明显该题是考查二者的联系。5.1996 年 7 月,一只咩咩叫的小羊在苏格兰出生,它是世界上第一例克隆动物,克隆技术可以为人类生育及顽症医治的研究开辟一条崭新的途径,其哲学意义在于A. 这是对传统唯物论的挑战B. 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又一次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C. 说明生命运动的规律是可以改变的D. 证明意识不仅能反映客观事物,而且能创造客观事物【答案】B【解析】【详解】A 错误,克隆动物的成功不是对传统唯物论的挑战;通过克隆,运用干细胞能培育出生物,这为“世界统一
7、于物质”又一次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故 B 符合题意;C 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被改变、创造和消灭;D 错误,意识不直接能创造客观事物,意识对改造客观事物具有指导作用。故本题答案为 B。6.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一种情况出现,即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心中无底时,往往就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 。这种观点从哲学上说,是认为A. 世界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由人创造的B. 存在决定思维C. 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决定存在D. 世界观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就不同【答案】C【解析】【详解】 “信则有,不信则无” ,信与不信都是意识,此观点认为信就存在,不信就存在,是唯心主
8、义的观点,即认为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决定存在,故 C 符合题意;选项 B 是唯物- 4 -主义观点,不选;选项 D 与题意无关,不选;选项 A 是唯心主义观点,与“信则有,不信则无”类似,但不符合题目“从哲学上说”的要求,即没有从哲学的基本问题角度,说明是存在决定思维,还是思维决定存在,故不选。故本题答案为 C。改革开放走过了 40 年的时光。一部改革开放的实践发展史,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探索史。完成下面小题。7.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A. 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B. 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C. 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文化制度D.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8. 改革开放取得
9、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自觉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制定路线方针政策。这告诉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A.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 应坚持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C. 应大胆地突破一切经验和约束D. 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答案】7. D 8. 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改革的有关知识,试题比较基础,难度不大。【7 题详解】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故D 符合题意;选项 ABC 错误,不选。故本题答案为 D。【8 题详解】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10、制定路线方针政策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故 A 符合题意;选项 B 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 错误,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规律,不能突破一切约束;D 错误,夸大了意识的作用。故本题答案为 A。【点睛】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改革:- 5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9.20 世纪 80 年代初,法国科学家首次用实验证实了“量子纠缠”现象的存在。科学家们设想,如果把“量子纠缠”原理用于通信,将极大提高通信的安全保密程度。为此,我国积
11、极开展相关应用研究,并于 2016 年 8 月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这表明A.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B. 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 客观物质世界是科学精神和理念的外现D. 人们可以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答案】D【解析】在科学家们设想的启发下,我国开展研究,成功发射量子通信卫星,这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并没有体现出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A 项不选;“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 项不选;客观物质世界是科学精神和理念的外现是一种唯心主义思想,是不正确的,C 项不选;在科学家们设想的启发下,我国开展研究,成功发射了量子通信卫星,这表明人们可以在意识指导下
12、能动地改造世界,D 项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 D。【点睛】要注意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有区别。认识世界是指人能够认识客观世界的现象、本质及规律,改造世界是指使客观世界本身发生了某些方面的改变。当提到“认识世界”时,客观世界没有变化,当提到“改造世界”时,客观世界有变化。10.污染严重是造纸业饱受诟病的主要原因。某省根据当地造纸业发展状况,制定并执行严格的造纸业地方环保标准。在环保高标准的倒逼下,该省制造业摆脱了脏、乱、差的局面,实现了“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兼顾、环保与经济转型升级的双赢。这说明重视意识的能动性,就能推动事物发展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获得实践的成功事物能否发展,取决于意识能否反映客
13、观存在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按客观规律办事相结合是成功之道A. B. C. D. 【答案】C【解析】- 6 -“重视意识的能动性,就能推动事物发展”说法绝对,不选;“某省根据当地造纸业发展状况,制定并执行严格的造纸业地方环保标准”这说明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获得实践的成功,正确;事物的发展并不取决于意识能否反映客观存在,不选;该省制定并执行严格的造纸业地方环保标准,实现了“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兼顾、环保与经济转型升级的双赢,这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按客观规律办事相结合是成功之道,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 C。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指出:“一切皆流,无物常驻。 ”完成下面小题。11. 哲学上的物质概
14、念是指A. 具体的物质形态B. 无法被人感知的客观存在C. 人们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D. 在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12. 下列对于“一切皆流,无物常驻”的理解中,正确的是A.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B. 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C. 物质是意识的来源D.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答案】11. D 12.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与运动的先关知识,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11 题详解】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独立于人的意识说明物质是在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故 D 正确;AC 不符合题意,人们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以物质
15、的具体形态为载体;B 错误,物质是能被人感知的客观实在,不是无法被人感知的客观存在。故本题答案为 D。【12 题详解】“一切皆流,无物常驻”强调万物都在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故 D 符合题意;选项ABC 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为 D。13.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的讲座后,一些听众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我们也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 7 -却做到了,这就是差别” 。这句话表明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A.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B.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C.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D. 实践具有普遍有效性【答案】B【
16、解析】【详解】 “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句话表明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因为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通过实践,能把头脑中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故 B 符合题意;选项 AC 与题意不符,不选;选项 D 不是实践的特征,排除。故本题答案为 B。【点睛】实践的特点:(1)具有客观物质性 (2)具有主观能动性(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3)具有社会历史性(社会性:强调在一种关系中进行;历史性:实践的规模、水平、内容受一定历史条件制约各不相同,无止境地发展着。 )14.狼曾经是令人憎恶和害怕的,人们主张把狼赶尽杀绝。但一些地方由于狼群消失,某些动物种群迅速繁衍,导致植被过
17、度消耗,生态失衡,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现在,人们对狼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不少国家实施了“引狼入室”计划,以求保持生态平衡。这一事例说明不同认识主体的共识才是真理性认识解决实践中的新问题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纠正谬误、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因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认识具有反复性A. B. C. D. 【答案】C【解析】题目中,因为一些地方由于狼群消失,某些食草动物种群迅速繁衍,导致植被过度消耗,生态失衡,人类生存环境恶化;而现在又打算“引狼入室”以求保持生态平衡。这一事例说明解决实践中的新问题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因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认识具有反复性;故选项入选。选项错误,真理是标志着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
18、识。选项错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选 C。- 8 -15.传统石油钻井产生了大量的废弃泥浆,占用土地,污染环境,某油气田采用“泥浆不落地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 ,将废弃泥浆制成免烧砖等,既有效消除了钻井污染隐患,又节约了土地、水泥等资源,钻井废弃泥浆的资源利用佐证了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建立事物的新联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价值的创造性实现A. B. C. D. 【答案】B【解析】某油气田采用“泥浆不落地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 ,将废弃泥浆制成免烧砖等,将泥浆与免烧砖联系起来,表明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19、项正确;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人能够正确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项错误;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本来就存在着,并不是决定于人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项错误;钻井废弃泥浆的资源利用佐证了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价值的创造性实现,项正确;正确选项为 B。【点睛】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因此,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16.有研究发现,在黑夜翻耕的土壤中,仅有 2%的野草
20、种子日后会发芽,但如果在白天翻耕,发芽率高达 80%。进一步研究发现,绝大多数野草种子在被翻出土后的数小时内,如果没有受到光线的刺激,就难以发芽。材料表明A. 人为事物联系是主观的B. 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C. 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D. 新事物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答案】C【解析】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A 项错误;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是材料所强调的,B 项不选;“如果没有光线的刺激,就难以发芽”这表明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C 项正确;- 9 -“新事物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是强调其发展的内因,而材料是强调事物发展的外因光线刺激,D 项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择 C。【点睛】联系是客观的,不管
21、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人不能创造联系,但可以在事物联系的基础上,改变条件,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17.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因为发展理念反映了发展实践的曲折性发展理念正确与否关乎发展实践的成败发展理念变革往往是发展实践变革的先导发展理念变革意味着消除以往发展理念的影响A. B. C. D. 【答案】C【解析】发展理念反映了事物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是错误的;发展理念属于认识的范畴,其正确与否关乎发展实践的成败,适合题意;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
22、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发展理念变革往往是发展实践变革的先导,适合题意;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 C。18.2015 年 12 月联合国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要求,各国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继续带头减排,并对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的支持。协定坚持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一原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了事物的性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省 沁县 中学 2017 _2018 年高 政治 下学 期期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