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悬崖边的树》教案2冀教版.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悬崖边的树》教案2冀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悬崖边的树》教案2冀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 1悬崖边的树重 点 通过朗读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教 学目 标1、体会诗歌的特点,感受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2、通过朗读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3、学习借物喻人的方法,思考作者借悬崖边的树的生活态度讴歌了怎样的人生。难 点学习借物喻人的方法,思考作者借悬崖边的树的生活态度讴歌了怎样的人生。教 法自点拨法 学 法 诵读与赏析相结合2 2一、课前预习:通过资料查询,了解关于作者曾卓及作品创作的背景:_二、品读课文,分组探究一读感知节奏与韵律:【关于诗歌的朗读:朗读的节奏包含哪些内容?大致有语音高低、语调轻重、气息强弱、节奏快慢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两条,一是语音高低,二是节奏快慢。把握好了这些,抑扬顿挫自
2、然发生,诗歌朗读的艺术效果也就自然发生。?说到诗歌的语言节奏,可能问题相对简单一些。古诗的语言节奏是天然形成的,朗读者无师自通能掌握;现代诗歌的语言节奏则需要朗读者自行分割,在他的眼里诗歌不是文字的排列,而是词或词组的排列,按词和词组朗读,使语言节奏分明了然。二读体会内容与形象再读,小组计论下列问题。树植根于大地,除非是连根拔起,否则是不会被风吹走的。然而在诗中,树却被风吹到了悬崖边,而且站在那里。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印证这里的树具有哪些特点?诗的最后一句“它们似乎即将倾跃进深谷里,却又像要展翅飞翔” ,两者不矛盾吗?三读理解主题与写法奇异的风究竟是什么风?树代表了什么形象?这种借托树来写人的写法是什么?试归结本诗的主题。三、平行练习:(一)积累整合: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喧哗( ) 寂寞( )倔强( ) ( ) 飞翔( )2、默写诗的第 3 节。3、联想公司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联想电脑” 。为了塑造美好的企业形象,作了一则广告“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请认真品味这则广告,回答问题:(1)广告语中的“联想”一词又哪两种含义? (2)请你谈谈这则广告语的妙处?(二)思考与探究3 3第一节诗中的哪个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五 单元 18 悬崖 教案 冀教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