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悬崖边的树》教案2冀教版.doc
-
资源ID:1142994
资源大小:61.89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悬崖边的树》教案2冀教版.doc
1、1 1悬崖边的树重 点 通过朗读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教 学目 标1、体会诗歌的特点,感受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2、通过朗读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3、学习借物喻人的方法,思考作者借悬崖边的树的生活态度讴歌了怎样的人生。难 点学习借物喻人的方法,思考作者借悬崖边的树的生活态度讴歌了怎样的人生。教 法自点拨法 学 法 诵读与赏析相结合2 2一、课前预习:通过资料查询,了解关于作者曾卓及作品创作的背景:_二、品读课文,分组探究一读感知节奏与韵律:【关于诗歌的朗读:朗读的节奏包含哪些内容?大致有语音高低、语调轻重、气息强弱、节奏快慢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两条,一是语音高低,二是节奏快慢。把握好了这些,抑扬顿挫自
2、然发生,诗歌朗读的艺术效果也就自然发生。?说到诗歌的语言节奏,可能问题相对简单一些。古诗的语言节奏是天然形成的,朗读者无师自通能掌握;现代诗歌的语言节奏则需要朗读者自行分割,在他的眼里诗歌不是文字的排列,而是词或词组的排列,按词和词组朗读,使语言节奏分明了然。二读体会内容与形象再读,小组计论下列问题。树植根于大地,除非是连根拔起,否则是不会被风吹走的。然而在诗中,树却被风吹到了悬崖边,而且站在那里。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印证这里的树具有哪些特点?诗的最后一句“它们似乎即将倾跃进深谷里,却又像要展翅飞翔” ,两者不矛盾吗?三读理解主题与写法奇异的风究竟是什么风?树代表了什么形象?这种借托树来写人的写法是什么?试归结本诗的主题。三、平行练习:(一)积累整合: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喧哗( ) 寂寞( )倔强( ) ( ) 飞翔( )2、默写诗的第 3 节。3、联想公司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联想电脑” 。为了塑造美好的企业形象,作了一则广告“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请认真品味这则广告,回答问题:(1)广告语中的“联想”一词又哪两种含义? (2)请你谈谈这则广告语的妙处?(二)思考与探究3 3第一节诗中的哪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