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考点47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含解析).doc
《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考点47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考点47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考点 47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体液及内环境的组成(1)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三种细胞外液构成内环境。图中分别是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2)A 端若为动脉的上端,则 A 处的氧分压要高于 B 处,A 处的营养物质含量高于 B 处,B 处 CO2和代谢废物的含量均高于 A 处。(3)请用数字和箭头表示上图中四种体液的关系。答案 如图所示2内环境中化学成分与生理过程(1)将下列物质序号归类填在后面的表格中:无机盐 淋巴因子 氨基酸 血浆蛋白 呼吸酶 维生素 葡萄糖 神经递质 激素 抗体 二氧化碳 血红蛋白 尿素 甘油 DNA 聚合酶 脂肪酸 消化酶 麦芽糖 糖原 纤维素 受体 载
2、体类别 物质归类营养物质 代谢产物 内环境中存在的化学物质代谢废物 细胞内特有 细胞膜上的消化道中的 内环境中不存在的化学物质不被吸收的 (2)将下列生理过程序号归类填在后面的表格中:细胞呼吸 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细胞内蛋白质、神2经递质、激素等物质的合成 消化道中物质的消化 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 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 抗体与抗原的结合类别过程归类内环境中发生的过程内环境中不发生的过程3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相关过程如图所示:4内环境的稳态、调节机制及意义(1)内环境的概念模式图。(2)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
3、稳定的状态。(3)内环境中 pH 调节的过程图解:(4)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3考向一 内环境成分的判断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都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ANa 、O 2、葡萄糖、血浆蛋白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CCO 2、血红蛋白、H +、尿素DCa 2+、载体蛋白、氨基酸【参考答案】A解题技巧“三看法”判断内环境的成分一看Error!二看Error!三看Error!2下表是人体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的部分物质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成分(相对含量)Na K Cl HCO 蛋白质4 142.00 5.00 103.00 27.00 16.00 147.00 4.
4、00 114.00 30.00 1.00 10.00 143.00 25.00 11.00 47.00A是血浆,其蛋白质含量减少会导致组织水肿B与的成分差异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C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 K ,可判断是细胞内液D的 pH 能够保持稳定是因为 HCO3 含量较多【答案】D考向二 体液的组成及其成分的辨析3人体的内环境组成如下图所示,其中表示相关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液体构成人体全部细胞的内环境B液体的蛋白质含量比液体低C液体的渗透压大于液体,有利于物质交换5D过敏反应可导致液体增多而引起组织水肿【参考答案】D技法提炼巧判四种体液的名称(1)巧用单箭头识别四种体液分析单方向(箭头
5、)Error!双方向(箭头)Error!结论:甲是细胞内液,乙是组织液,丙是血浆,丁是淋巴。(2)巧用内环境示意图识别四种体液a b cA 端若为动脉上端,则 A 处氧分压高于 B 处,A 处营养物质含量高于 B 处,B 处CO2和代谢废物含量均高于 A 处。4如图表示人体中甲、乙、丙、丁 4 种体液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6A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可发生在甲中B乙表示组织液,丙表示淋巴C丁中 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D甲、乙、丙中可有激素、尿素、葡萄糖、CO 2【答案】C考向三 内环境的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的分析5组织液生成增多,大量积累在细胞间隙就会导致组织水肿,下列不能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6、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C大量饮水,尿量增加D淋巴结发炎,淋巴回流受阻【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大量饮水,尿量增加以排出多余的水分,不能引起组织水肿。解题必备组织水肿及其产生原因分析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引发原因包括 2 大层面和 5 项原因,如图所示:76下列有关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寒冷环境中,人体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B病毒侵入人体引起的发烧,说明人体内环境稳态已经被破坏C人体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不会使血浆 pH 显著下降D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机制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答案】B1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
7、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能影响细胞外液的渗透压B组织液中的物质大部分进入血浆,少部分渗入淋巴C内环境稳态受到破坏,细胞内各种代谢活动都会减慢D淋巴细胞既存在于血浆中,也存在于淋巴液中2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血红蛋白、O 2和葡萄糖葡萄糖、CO 2和胰岛素8激素、递质、突触小泡和氨基酸A BC D3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化反应是A组织液中某些蛋白质的合成B麦芽糖的水解C碳酸氢盐的形成D丙酮酸的氧化分解4关于人体内环境中 pH 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血液的 pH 通常在 7.357.45 之间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会与 NaHCO3发生反应,生
8、成乳酸钠和 H2CO3C血液中 Na2CO3过多时,就与 H2CO3结合形成 NaHCO3DpH 的相对稳定是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完成的5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 0.9%的 NaCl 溶液(生理盐水)20 mL 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 10 mLC细胞内液 Na 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 Na 的增加D输入的 Na 中 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6如图是人体某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 表示的是结构,表示的是液体。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可以进入 A、B、CB组成体液,其中构成内环境C尿素分子不能由进入DB 产生的废
9、物先后经过和,最终被排出体外7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9A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三者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B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等处的渗透压会降低C中含有的成分有血浆蛋白、抗体、神经递质、水、无机盐等D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内环境 pH 相对稳定8下图是食物促进胃上皮细胞分泌胃酸的过程。胃酸除了具有辅助消化功能之外,还能导致胃灼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食物和组织胺作为信号促进胃上皮细胞分泌胃酸BH +/K+-ATP 酶将 H+泵到内环境中会增加胃液酸性C胃酸分泌时上皮细胞朝向胃腔的膜面积有所增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战 2019 年高 生物 考点 47 人体 内环境 稳态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