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物理快速提分法模型五抛体问题学案(含解析).docx
《2019高考物理快速提分法模型五抛体问题学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物理快速提分法模型五抛体问题学案(含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抛体运动一、平抛运动问题1、对于“平抛运动”,你可以相对于地面,把它看作是水平方向上的匀速运动与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你也可以相对斜面,把它看作是平行于斜面的,初速度为 v0cos、加速度为 gcos 的匀加速运动,与垂直于斜面,初速度为 v0sin、加速度为-gsin 的匀减速运动的合运动;以后如有必要,你还可以有其它的分析方法。这就是物理思想,是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基础和出发点。深刻理解物理思想,是掌握研究方法的关键。2.对平抛运动之所以有各种不同的分析方法,是由力与运动的矢量特性决定的,在研究具体的实际例题中,应注意研究矢量变化规律的特殊性。3如果物体的合理不是重力,但是也是恒
2、力,那么它将做类平抛运动,在与初速度垂直方向上的分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度直线运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在符合场中的运动,有很多属于这种运动。二、竖直上抛问题竖直上抛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上升阶段为匀减速运动,下落阶段为自由落体运动。它有如下特点:1.上升和下降(至落回原处)的两个过程互为逆运动,具有对称性。有下列结论:(1)速度对称:上升和下降过程中质点经过同一位置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时间对称:上升和下降经历的时间相等。2.竖直上抛运动的特征量:(1)上升最大高度:S m= gV20.(2)上升最大高度和从最大高度点下落到抛出点两过程所经历的时间: t0下上 .经典例题 一
3、个物体从塔顶上下落,在到达地面前最后 1s 内通过的位移是整个位移的 9/25,求塔高。 (g 取 10m/s2)2小锦囊解决双体或多体问题要善于寻找对象之间的运动联系。解决问题要会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如本题变换参照系进行求解。分析与解答:设物体下落总时间为 t,塔高为 h,则:21gth,2)1()59(tgh由上述方程解得:t=5s,所以,mt52变式 1 悬挂的直杆 AB 长为 L1,在其下 L2处,有一长为 L3的无底圆筒 CD,若将悬线剪断,则直杆穿过圆筒所用的时间为多少?分析与解答:直杆穿过圆筒所用的时间是从杆 B 点落到筒 C 端开始,到杆的 A 端落到D 端结束。设杆 B
4、落到 C 端所用的时间为 t1,杆 A 端落到 D 端所用的时间为 t2,由位移公式 21gth得: gL21, gLt)(32所以: tt 232112 )(变式 2 两小球以 95m 长的细线相连。两球从同一地点自由下落,其中一球先下落 1s另一球才开始下落。问后一球下落几秒线才被拉直?分析与解答:方法 1:“线被拉直”指的是两球发生的相对位移大小等于线长,应将两球的运动联系起来解,设后球下落时间为 ts,则先下落小球运动时间为 (t+1)s,根据位移关系有: 952)(gtt,解得: t=9s方法 2:若以后球为参照物,当后球出发时前球的运动速度为 smgtv/100。以后两球速度发生相
5、同的改变,即前一球相对后一球的速度始终为 sv/0,此时线已被拉长: )(5122gtl线被拉直可看成前一球相对后一球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生了位移: )(905mls )(109svt3变式 3 国家飞碟射击队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模拟训练,被训练的队员在高 H=20m 的塔顶,在地面上距塔水平距离为 s 处有一个电子抛靶装置,圆形靶可被以速度 v2竖直抛出,当靶被抛出的同时立即用特制手枪沿水平射击,子弹速度 v1 = 100 m/s不计人的反应时间、抛靶装置的高度及子弹的枪膛中的运动时间,且忽略空气阻力及靶的大小( g = 10 m/s2) (1)当 s 取值在什么范围时,无论 v2为何值都不能击中
6、靶;(2)若 s = 100 m, v2 = 20 m/s,试通过计算说明靶能否被击中。分析与解答:(1)把抛靶装置放在子弹的射程以外,则不论抛靶速度为何值,靶都无法被击中,由 H= 21gt2, x = v1t 得, sx = v1m 02gH(2)若靶能被击中,则击中处应在抛靶装置的正上方,设经历的时间为 t1,则:s = v1t1, t1 = 0vss = 1 sy1 = 2gt12 = 10 1 = 5 (m)y2 = v2t1 gt12 = 20 1 2 10 12 = 15 (m)y 1 + y2 = 5 m + 15 m = 20 m = H靶恰好被击中变式 4 有一种“傻瓜”相
7、机的曝光时间(快门打开到关闭的时间)是固定不变的。为了估测相机的曝光时间,有位同学提出了下述实验方案:他从墙面上 A 点的正上方与 A 相距 H=1.5m 处,使一个小石子自由落下,在小石子下落通过 A 点后,立即按动快门,对小石子照相,得到如图所示的照片,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一条模糊的径迹 CD。已知每块砖的平均厚度是 6cm。请从上述信息和照片上选取估算相机曝光时间必要的物理量,用符号表示,如 H 等,推出计算曝光时间的关系式,并估算出这个“傻瓜”相机的曝光时间。要求 1 位有效数字。分析与解答:设 A、C 两点间的距离为 H1,小石子做自由落体运动,落至 C 点,所用时间为 t
8、1,有 2gt,设 A、D 两点间4小锦囊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建立小球在 MN 之间的运动图景是本题关键之一小球被水平抛出后,如果没有板面 N 的作用,其运动轨迹应为抛物线由于板面光滑弹性良好,故在 A 点与N 板碰后,应满足反射定律,反弹后运动轨迹与虚线,满足以 N 板为轴的左右对称第二次在 B 点与 M 板相碰情况亦然的距离为 H2,小石子做自由落体运动,落至 D 点,所用时间为 t2,有 1gt,小石子从 C 点到 D 点所用时间即相机的曝光时间 t=t2-t1,则: 21()()Ht g题目给出每块砖的平均厚度是 6cm,可得:H 10.30m,H 20.42m,H=1.5m,带入上式中
9、,可得曝光时间 t=0.02s经典例题 第一次从 h 高处水平抛出的物体,水平射程为 s;第二次用同样的水平速度从另一高处平抛出去的物体,水平射程增加了 s;则第二次抛出点的高度h=_。分析与解答:根据平抛物体运动的规律,得,得两式相比,可得第二次抛出点的高度变式 1 如图所示,M 和 N 是两块相互平行的光滑竖直弹性板两板之间的距离为 L,高度为 H现从 M 板的顶端 O 以垂直板面的水平速度 v0 抛出一个小球小球在飞行中与 M板和 N 板,分别在 A 点和 B 点相碰,并最终在两板间的中点 C 处落地求:(1)小球抛出的速度 v0与 L 和 H 之间满足的关系;(2)OA、AB、BC 在
10、竖直方向上距离之比分析与解答:(1)分析可知运动的全过程中,小球始终保持其水平速度大小 v0不变设运动全过程飞行时间为 t,水平5全程长度为 S,则:又 S2.5L;故:(2)取小球由 B 到 C 为一个时间间隔 t小球从 O 抛出到 C 点落地共经过 5 个t在此 5 个 t 中下落高度之比为:13579由于 tOA包括第 1 个 t 和第 2个 t;tAB 包括第 3 个 t 和第 4 个 t,故三段竖直距离之比为 hOAh ABh BC(13)(57)94129变式 2 如图所示,从同一条竖直线上两个不同点 P、 Q 分别向右平抛两个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分别为 v1、 v2,结果它们同时落
11、到水平面上的 M 点处(不考虑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是 P 先抛出的,并且 v1v2D一定是 Q 先抛出的,并且 v1=v2分析与解答:平抛的飞行时间由高度决定,因此 P 球的飞行时间较长,既然同时落地,说明 P 先抛出;由图知水平射程相同,因此 P 的初速度较小。答案为 A变式 3 宇航员站在某一星球表面上的某高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 t,小球落到星球表面,测得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 L。若抛出时的初速度增大到 2 倍,则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 3L。已知两落地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星球的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数为 G。求该星球的质量 M。分析与解答:设抛
12、出点的高度为 h,第一次平抛的水平射程为 x,则有:x 2+y =L 2,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得知,当初速度增大到 2 倍,其水平射程也增大到 2x,可得:(2 x) +h =( 3L) 2,由以上两式解得: h= 3L。设该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 g,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得 h= 1gt 2,由万有引力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得 mRGM2(式中 m 为v1v2PQM6小球的质量) ,联立以上各式得: 23GtLRM。经典例题 如图所示,排球场总长为 18m,设球网高度为 2m,运动员站在网前 3m 处正对球网跳起将球水平击出(1)若击球高度为 2.5m,为使球既不触网又不出界,求水平击球的速度范围;(2)
13、当击球点的高度为何值时,无论水平击球的速度多大,球不是触网就是越界?分析与解答:(1)排球被水平击出后,做平抛运动,如图所示.若正好压在底线上,则球在空中的飞行时间: sght 2105.201由此得排球越界的临界速度: smstxv/21若球恰好触网,则球在网上方运动的时间: sgHht 10)25.()(20 .得排球触网的临界击球速度值: smstv/103/2.要使排球既不触网又不越界,水平击球速度 v 的取值范围为: smv/21/.(2)设击球点的高度为 h,当 h 较小时,击球速度过大会出界,击球速度过小又会触网,临界情况是球刚好擦网而过,落地时又恰好压在底线上,如图所示,则有:
14、 gHhx)(21,得: mx1532)(1)(27即击球高度不超过此值时,球不是出界就是触网。变式 1 如图,已知排球网高 H,半场长 L,扣球点高 h,扣球点离网水平距离 s、求水平扣球速度的取值范围。分析与解答:设扣球最大速度 V1,最小速度 V2。 。扣球速度最大时,球不能出界,扣球速度最小时,球不能触网。所以有:对最远点: s + L =V1t1h = 21g t12,得: hgLSV2)(1对最小速度有: s=V2 t2 , h-H = 1g t22 得: )(2HhgsV所以水平扣球速度 V 应满足: hgLs2)( V )(Hgs变式 2 一网球运动员在离开网的水平距离为 12
15、m 处沿水平方向发球,发球高度为2.25m,网的高度为 0.9m.(取 g=10m/s2,不计空气阻力)(1)若网球在网上 0.1m 高处越过,求网球的初速度;(2)若按上述初速度发球,求该网球落地点到网的距离.分析与解答:(1)球做平抛运动,以 v 表示初速度, H 表示网球开始运动时离地面的高度(即发球高度), s1表示开始时网球与网的水平距离, t1表示网球过网的时刻, h 表示网球过网时离地高度.由平抛运动规律得: 1vts, 21gthH,消去 t1得 )(21hHgsv代入已知数据得: v=24m/s.(2)以 t2表示网球落地时刻, s2表示网球落点到发球处的水平距离,由平抛运动
16、规律得: 2vts, 21gtH,消去 t2得 gHvs8代入已知数据得: s2=16m.所以网球落地点到网的距离 s=s2-s1=4m.经典例题 如图所示,半径 R=040m 的光滑半圆环轨道处于竖直平面内,半圆环与粗糙的水平地面相切于圆环的端点 A。一质量 m=010kg 的小球,以初速度 v0=70m/s 在水平地面上向左作加速度 a=30m/s 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 40m 后,冲上竖直半圆环,最后小球落在 C 点。求 AC 间的距离(取重力加速度 g=10m/s2) 。分析与解答:匀减速运动过程中,有: 20Avas 恰好作圆周运动时物体在最高点 B 满足: mg=m21BR,
17、得: 1Bv2m/s假设物体能到达圆环的最高点 B,由机械能守恒: 22ABmg联立(1) (3)可得: v=3m/s,因为 v 1B,所以小球能通过最高点 B。小球从 B 点作平抛运动,有:2R 2gt, ACst,得: ACs1.2m变式 1 一半径为 R=1.5m 的水平光滑圆桌面,圆心为 O,有一竖直的半径为 r=0.1m 的圆形立柱,与桌面同心圆心固定,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柔软的细轻绳,一端固定在圆形立柱上,另一端系一质量为 m=7.5102 Kg 的小物块。将小物块放在桌面上并把绳拉直。现有一质量为 m0=2.5102 Kg 的小泥块,以与绳垂直、大小为 V0=8.0m/s 的
18、初速度击中小物体,并与小物体一起运动,且速度垂直细绳。此后绳将缠绕在立柱上。已知小物体与小泥块之间的最大吸附力为 T0=0.2N,小物块始终在桌面上运动。(1)小物块与小泥块分开时,绳的伸直部分的长度为多少?(2)小泥块的落地点到桌面圆心 O 的水平距离为多少?已知桌面高度 H=0.8m。物块9在桌面上运动时未与立柱相碰。取 g=10m/s2。分析与解答:(1)设小泥块与小物体一起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V1,击中过程中动量守恒,则:m0V0=( m+m0) V1V1= m0V0/( m+m0) =2m/s因为桌面是光滑的,轻绳是不可伸长的和柔软的,且在断开前绳都是被拉紧的故在分开前,小物体与小泥块
19、在沿桌面运动的过程中,其速度始终与绳垂直,绳的张力对小物体与小泥块不做功,小物体与小泥块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设在小物体与泥块分开时绳的伸直部分的长度为 X,小物体对小泥块的引力仅改变物体速度的方向,是作用于小泥块的向心力,故有 T0=m0V12/X, X=m0V12/T0=0.5m(2)设在小物体与小泥块分开时,小泥块位于桌面上的 P 点, BP=X 是绳的伸直部分,小泥块速度 V1的方向垂直 BP。由题意可知, OBBP 。因物块离开桌面时的速度仍为 V1,泥块离开桌面后便做初速度为 V1的平抛运动。如图所示。设平抛运动时间为 t,则有:H=gt2/2,解得: t=0.4s,小泥块做平抛运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物理 快速 提分法 模型 五抛体 问题 解析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