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07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章末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07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章末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07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章末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07 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单项选择题1下图为周恩来总理手书重要文件。关于此文件,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它是基于国家利益的互利合作B它表明中国国际地位明显提高C它是“一边倒”政策重要内容D它改变美苏主宰世界事务局面21964 年 1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 ,要求纠正外语教育语种严重偏向的问题,注重各外语语种的比例,确立英语为第一外语。这一政策A顺应了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B引发了中苏关系的严重恶化C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D有利于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31978 年,美国总统与日本首相举行会谈,明确了主要通过发展美中日三国的双边关系来维持亚洲和平稳定的构想。这一构想A
2、有利于中日关系的发展B推动日本成为政治大国C冲击了中苏的同盟关系D目的是封锁和孤立中国42016 年 6 月,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六次会议上指出, “2015 年,中国同其他成员国贸易总额,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之初的 7 倍” 。 “针对恐毒合流现象突出,中方建议赋予地区反恐怖机构禁毒职能” 。据此可知,上海合作组织A发挥了经济区域组织作用B以经济和安全先行为宗旨2C凸显中俄两国的主导作用D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520 世纪 80 年代,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并在港澳问题上成功实践。这一构想吸收和发展了A “另起炉灶”政策B结盟政策
3、C睦邻友好方针D “求同存异”方针6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说:“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我们处境大致相同的亚非国家首先应该友好合作,实现和平共处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找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 ”这一讲话A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B标志着新中国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政策C体现了“求同存异”的外交策略 D体现了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7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 60 周年纪念大会上,引用了礼记中庸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主要是因为该原则A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B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C发展了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D超越了
4、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8尼克松在 1972 年访华时说:“多年来我对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 ”这里的“新形势”包括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美国丧失了霸主地位中美建交A BC D9下图是 20 世纪 50 年代到 70 年代的大国关系图,其中“”表示合作关系, “”表3示对抗关系。读图,可知甲乙丙分别指A中国、美国、苏联 B英国、美国、苏联C中国、苏联、美国 D美国、中国、苏联10中日关系一直是中国人关注的重要对象之一,80 年前,戴季陶所著的日本论中写道:“中国这个题目上,日本人也不晓得放到解剖台上解剖
5、了几千百次,装在试管里化验了几千百次。我们中国人却只是一味地排斥反对,再不肯做研究功夫,几乎连日本字都不愿意看,日本话都不愿意听,日本人都不愿意见,这真叫做思想上闭关自守 智识上的义和团了。 ”这句话主要体现了作者A希望中国人最大限度地去亲近日本B认为日本人比中国人在对待对方上更明智C主张对日本加深了解,进行研究,做到知己知彼D认为义和团运动是思想上的闭关自守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近代(18401919)外交转型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它不是基于晚清社会内部新因素产生与发展的刺激而做出的主动反应,而是针对外部强敌对晚清政府与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所做出的被动对策。这个特
6、点决定了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发展过程,就是如何处理中国传统外交观念和西方近代外交现念与制度之间关系的过程,也是中国外交近代转型的过程。尽管晚清外交转型没有能够指导晚清外交奏响胜利的旋律,但在西方近代外交理念与制度的挑战下,在中国形成的近代外交思想还是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这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步入近代化轨道;推进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诸领域内西学东渐的进程;指导了中国近代外交理念的转变和外交机构的建立;推动了外交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在中国的形成、发展和运用。摘编自李敏试论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材料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各国要同心协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4开放包
7、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思想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对中国和平发展、世界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一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是当代中国外交重大创新成果,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贡献,已多次被联合国文件引用,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摘编自杨洁篪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其历史影响。(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外交理念变化的表现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12国家利益是外
8、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艾森豪威尔政府 (19531960 年)显得更激烈地敌视北京。美国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它加入联合国。美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政策,其中包括美国在朝鲜、日本、冲绳、台湾、南越、缅甸和泰国等地区保持军事基地。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 中国的奋斗材料二 1971 年 7 月 6 日,尼克松总统在美国堪萨斯城对世界格局提出了“五个中心”的看法。他认为,美、苏、中、西欧和日本是世界的五个力量中心。美国意识到自己的霸权地位已严重衰落,面对苏联的争霸,美国领导人更产生了紧迫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全面执行尼克松主
9、义的一项内容,为了改善在美苏争霸中关国的战略处境,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的过程。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材料三 尽管中国人说是尼克松政府急于要求得到北京之行的准许的,但是中国自己的动机却是掩盖不住的。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周后, 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竟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的对华政策。为此,中国政府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方针?(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分析指出其变化的原因。(3)在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方面,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历史 07 单元 现代 中国 对外 关系 检测 新人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