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时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人民版必修220190121123.doc
《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时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人民版必修22019012112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时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人民版必修220190121123.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时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考核要求考试内容学考 选考近代以来中国服饰的变化 b近代以来中国主要社会习俗的变化 b考点一 近代以来中国服饰的变化(b)1.近代服饰的变化(1)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2)变化表现类型 概况长袍马褂 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 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西装 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男装中山装是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综合中西服装的特点设计的。辛亥革命后的几十年里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饰女装 改良旗袍20 世纪 20 年代之后,旗袍改良。它吸收西方服饰的长处,由宽松肥大到合身适体,成为城镇新潮
2、女性的日常着装2.新中国成立后服饰变化阶段 表现 服饰特征新中国成立后至 20 世纪 60年代中期中山装和苏式服饰(列宁装、连衣裙)穿衣打扮与政治生活紧密联系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至 70 年代末军装和“干部服”盛行 服饰单调、呆板改革开放以后 异彩纷呈 暖好、时尚、个性2要点 近代以来中国服饰的变化史料一 下图是我国近代的一幅照片史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服饰变化思考(1)史料一图片反映了我国近代服饰有何特色?实质是什么?(2)流行的服饰也是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结合史料二中的两幅图片阐述这一说法。(3)从史料二看出服饰变化的什么特点?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提示 (1)各具特色,既
3、有非常传统的长袍马褂,也有非常现代的西装革履,更有中西合璧的旗袍。反映了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汇。(2)图一反映了中苏关系的友好(或学习苏联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图二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富足、审美观念的改变。(3)服饰变化由简单朴素到五彩缤纷彰显个性。原因是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31.(2015 年 10 月浙江学考)20 世纪末,中国的传统服饰连同印花棉布、古典丝绸又在国际时装舞台上活跃起来,掀起了一股股各具特色的“中国风” 。时装“中国风”的出现反映了( )归真返璞的文化现象 经济全球化的加强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服饰深受政治生活的影响A
4、. B.C. D.解析 “传统服饰连同印花棉布、古典丝绸”重新活跃体现出归真返璞的文化现象,故正确;中国服饰出现在国际时装舞台上,反映出中国与世界联系加强,经济全球化的加强,故正确;同时也说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提高,故正确;服饰“中国风”体现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影响力的提升,深受政治生活的影响,故正确;故 A 项符合题意。答案 A2.(2015 年 4 月浙江学考)在某年的上海,舞厅中流行的“交际舞”遭到禁止;一些中学里,师生们都收起了五花八门的服装,列宁装在女生中十分流行。这一年可能是( )A.1912 年 B.1945 年 C.1950 年 D.1979 年解析 “交际舞”被禁
5、止表明与西方意识形态对立明显,列宁装流行体现了当时模仿苏联时装的风尚,可判断是 C 项。答案 C考点二 近代以来中国主要社会习俗的变化(b)1.原因(1)外因:西方列强入侵;工业文明冲击;外来文化影响等。(2)内因:政治变革(如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等);经济结构的变动及经济发展(如自然经济的解体,近代工业的出现,改革开放等);思想解放(如新文化运动等)。2.表现4要点 社会习俗的变化史料 下列三幅图片是重庆市游自国先生家族先人的老照片,深刻地反映了民国初期人们生活所发生的变化。思考据图指出照片反映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哪些变化?并简要分析其原因。提示 变化:民国初期,人们的服饰、生活风俗发生了巨大的
6、变化;民众观念发生了变化、中西合璧(或中西文化开始冲突碰撞)、妇女地位得到提高等。原因:辛亥革命促进了社会风气的进步,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51.(2017 年 4 月浙江学考)20 世纪初, 复报登载了学生编的新歌:“世界新,男女重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我中华,旧俗直堪嗟,抑女权,九州铸铁错。 ”后大公报申报等相继刊载。这一现象反映了( )A.婚姻自由成为普遍时尚B.民生主义影响巨大C.婚俗中西合璧土洋结合D.婚嫁旧俗受到冲击解析 婚姻自由成为普遍时尚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故 A 项错误;民生主义是指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改善,故 B 项错误;婚俗中西合璧土洋结合材料没有涉
7、及到,故 C 项错误;“我中华,旧俗直堪嗟,抑女权,九州铸铁错。 ”表明旧的婚姻习俗受到新思想的冲击,故 D 项正确。答案 D2.(2018 年 4 月浙江学考)清代北京竹枝词中说:“坤(女)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庚子(1900 年)已过尚依旧,几时强迫变颓风?”这反映了( )A.传统观念影响习俗变革B.社会启蒙与进步知难行易C.妇女缠足之风气日趋衰颓D.近代女鞋制造工艺删繁就简答案 A教材问题解答【学习思考】为什么西式服装能够被中国人接受并得以流行?(教材第 63 页)提示 从穿着的角度来讲,西装适体、潇洒;从中国社会政体的转变角度看,是民国成立后剪辫易服的产物。共和建立,剪除辫子、
8、移风易俗成为时代潮流。因而剪发风行必然推动易服潮流的兴起。民国成立后,清朝袍褂、补服等都已过时,满式的鞋帽、服饰已遭到人们的厌弃。但是,在民国初年,成熟的中式服装尚未出现,在易服的风气中出现了一股盲目的西化倾向。从社会思潮的角度来看,民国初年服饰崇洋风气受西化思潮的推动。民主共和的建立实质上是在制度层面学习近代西方文化,辛亥革命的理论及其制度模式均直6接源于西方。辛亥革命党人长期在海外活动,接受西方文化较多。因而,当共和制度建立后,新政府以西方社会政治为原本进行大量改革,仿行西政西俗成为一时风气,在都市社会兴起一股西化思潮。【自我测评】(教材第 66 页)1.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的变迁都有哪些表
9、现?呈现出什么特征?提示 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的变迁表现在如下的一些方面:男女服饰的变化;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习俗风尚。从这些方面的变迁中可以看出: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经历了由闭关自守到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一统天下向近代化、现代化的趋进。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成立,由于西方思想、生活方式的传入呈现出中西合璧、洋化的趋势;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中化、独立化;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与世界的联系愈加紧密,逐渐又跟上国际的潮流。2.联系当今社会现象,分析外来文化对中国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迁的影响与作用。提示 在今天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外来文化的影响洋快餐、流行的
10、服饰、新式的生活方式,等等。中国物质文化与社会习俗的变迁并不是完全照搬外国,总是掺杂着一些传统的东西。一种文化被引进后,往往不会再按原来轨道发展,而是与当地文化相结合产生出新的,甚至更加辉煌的结果。外来文化在这方面最重要的影响就是改变着人们旧有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崇尚自由、开放,不拘泥于传统。在这样的继承与摒弃中,形成了符合中国人的新型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第 67 页)(1)清朝入关以来,中国服饰演变出现了怎样的趋势?分析其原因。(2)概括分析 20 世纪末世界时装舞台出现“中国风”的原因。提示 (1)清朝入关后,保留了很多游牧民族的服饰与装饰;清末受西方的影响,出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专用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历史 专题 中国 现代 社会生活 变迁 课时 物质生活 社会 习俗 人民 必修 220190121123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50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