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中历史专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带解析).doc
《2014年高中历史专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高中历史专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带解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年高中历史专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带解析) 选择题 1955年,我国政府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 “要解决社会主义的经济任务,就不仅要发展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而且要把包括农业在内的国民经济转移到大生产的技术基础上来,把包括多种经济成分的国民经济改变成为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 A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经济中的 “左 ”倾错误已经抬头 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已基本建立 D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 答案: D 下列三幅漫画,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变化。有关漫画内容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2、) A图 (a)时期实行计划经济,商品凭票供应 B图 (b)时期生活物资匮乏,商品供应不足 C图 (c)时期市场经济体系建立,商品供应充足 D图片说明经济体制在改革中不断完善 答案: C 辛亥革命时期,北京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新创办的报纸最多,有 50多家。报纸的急剧增加,有的报纸为了抢时间,多发稿,增出午刊和晚刊,有的一接到电报立刻印发号外。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广大人民支持辛亥革命 B人们对新闻关注增强 C北京民主思想自由传播 D中国新闻出版业发达 答案: B 葛元煦在 1876 年出版的沪游杂记中列举了开埠后人们的几种不良表现:一耻衣服不华美 四耻肴馔之不贵;五耻坐只轮小
3、车 七耻观戏就末座。这些现象的存在表明 ( ) A观念上崇洋媚外,新潮时尚 B消费上追求奢华,讲究排场 C荣辱观是非颠倒,风俗败坏 D价值观日新月异,传统尽失 答案: B 19 世纪末问世的适可斋记言一书写道: “江浙妇女贪上海租界佣价之昂,趋之若鹜,伸有弃家者,此未见者也。 ”“自租界北辟,男以商贩营生而奢华渐起,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也。声气远播之后,内地妇女之妄想自由,误用自由者,逐相率至沪,父母丈夫不能阻也。 ”这段言论反映近代中国 ( ) A出现男女平等的社会潮流 B男耕女织小农经济解体 C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对中国的影响增强 D传统农业社会的观念受到冲击 答案: D 下表展示了 197
4、8年及 1992年非国有工业和商业的增长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 年份 非国有工业占国民经济总产值 非国有商业占国民经济总产值 1978 20% 10% 1992 52% 70% A.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C中国加入 WTO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答案: B 美国史学家在评述新中国建设时说: “由于其众多的人口,中国在经济发展上的特殊问题是,如何在避免忽视乡村方面的同时加强工业,如何在建设强大的国家工业的同时使乡村的民众摆脱物质上的贫困。 ”以下举措中最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是 ( ) A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年高 历史 专题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 现代 社会生活 变迁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