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9课时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docx
《湖南省永州市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9课时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永州市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9课时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9 课时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思维导图】一、专题主线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背后,是资本主义的入侵和西方文明的传入,结果不仅打破了中国经济的封闭性,而且引发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同时也使中国近现代的社会生活呈现出中西交汇的特点。主线一从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鸦片战争后,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和洋务企业的出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等。中国被迫放弃闭关锁国政策,开始服从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附庸。主线二 民族资本主义在曲折
2、发展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 世纪末,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一战后,民族工业萧条。20 世纪 30 年代,民族工业又有新的发展,但是官僚资本主义获益最大。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艰难,陷入困境。主线三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深受时代的影响。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第一阶段,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成为这一阶段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突出特征。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社会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受到政治生活的影响。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科技在民
3、众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增强。二、真题再现1(2017全国卷T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 1 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 20 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 1 钱。这一举措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企业的发展【解题思路】根据题干,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每吨煤缴税比洋煤多 20 余倍,后经李鸿章奏准减少 10 倍。税收的大幅减少有利于洋务企业的发展,所以
4、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故 A 为正确项。减轻税收与管理无关,也未能摆脱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在当时情况下也保证不了煤矿业的稳健发展,所以 B、C、D 项错误。答案:A2(2017全国卷T29)1904 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 9 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 1883 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 78%,直隶亦有 172 人,山西、2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 351 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C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
5、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中国的开放【解题思路】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留日学生占多数,结合所学知识,这与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较早开放通商口岸有关,经济文化水平较高,有利于接受外来文化,故 A 项正确;辛亥革命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高潮,开始于1911 年,时间不符,排除 B;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不足以解释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排除 C;长江流域是英国的势力范围,但题干中反映的是是长江流域的留日学生较多,因此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也不足以解释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排除 D答案:A3(2016
6、全国卷T28)19 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这种状况表明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自然经济的解体。【解题思路】A 是题干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而不是材料表明的问题;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近代始终占据主导地位,B 项错误;由“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可知外来工业品深入到中国的民众生活中,可知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故 C 项正确;近代中国的开放是在列强入侵下被动开放
7、的,D 项错误。答案:C4.(2016全国卷T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 “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 。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洋务运动【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了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内容。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建成了当时亚洲第一的北洋海军,从实力对比上来讲中国相对于日本是占据上风的。由“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可知西方人士判断中国最终取胜的依据主要是他们认为洋务运动受到较大成效,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8、C 项。洋务运动中虽然对中国军队进行了西式改革,但也局限于部分,并没有对全部军队实现西式改革,所以 A 项不符合题意。集权制度将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虽然能够提高决策效率,但不利于调动全体的积极性,所以集权制度对中国的影响不全是积极的,所以 B 项错误;当时中国是列强侵略掠夺的主要对象之一,所以中国不可能获得广泛的外部援助,所以 D 项说法错误。答案:C5. (2015全国卷T28)1852 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
9、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自然经济的作用。【解题思路】鸦片战争后,由于自然经济的强烈抵制,外国商品在中国出现了滞销现象,这才导致英国商人用滞销的棉布包装生丝。题干材料不能说明英国工业产品在中国畅销,把工业品当包装材料恰好说明这些产品的滞销。3答案:D6(2014全国卷T28)据研究,1853 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 9.09 便士,而中国是 0.94 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0、【解题思路】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当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国门后,英国商品并未能在中国大量倾销,根本原因是封建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B、C 与史实不符;鸦片战争的破坏应使中国消费工业品增加,但事实却相反,故 A 也不正确。答案:D7(2014全国卷T30)20 世纪 20 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 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 甚至 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命题立意】中国近现代社
11、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发展国产电影的区域性分布。【解题思路】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故国产片的比重比北京和天津要高。由于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导致国产影片在由上海流通到其他地区时,各种税费太重,流通困难,由此导致北京和天津国产片的比重小。答案:C三、考纲解读【考纲分析】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3物质生活和社
12、会习俗的变化。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革的因素。4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5大众传媒的发展。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核心考点】考点一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1)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促使自然经开始解体。造成中国农民、手工业者大量破产贫困,因而具有“破坏”作用,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也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
13、主义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2) 列强侵华将中国作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的同时,带来先进的技术和观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近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考点二洋务运动活动、特点的认识洋务运动采用机器生产,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创办新式学堂等,从思想、经济、外交、军事和教育等方面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使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只能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和经验;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在中国的扩张,也要求中国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发展和近代化的设施。以李鸿章为代表4的洋务派官僚所进行的洋务活动,在一
14、定程度符合西方列强的需要,构成了从 19 世纪 60年代到 90 年代西方外交史家所谓的中外“合作”的基础。他们是抱着维护清王朝统治明确目的而学习西方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的。而正是由于洋务派积极主动地引进了先进的生产力,使得中国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脱离了传统社会朝代更替的轨迹,走上了由洋务而维新变法、由变法而新政、由新政而立宪、由立宪而共和的新轨道。考点三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它大体经历了产生(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短暂的春天(民国初年
15、)、较快发展(国民政府初期)、遭沉重打击(抗日战争时期)、陷入绝境(解放战争时期)等几个阶段。(2)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政府政策、列强侵华、革命运动与战争、实业救国思潮等是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考点四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和思想观念的变化(1)近代随着列强的侵略,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习俗都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特别是民国初年的社会风俗与人们思想道德观念发生巨变,如摒弃等级观念,平等意识增强、摒弃了男尊女卑的思想,女权意识增强等,这是近代文明发展的表现,更是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标志。【课堂演练】1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海关税很低,但是官吏所加的陋规及其繁
16、重,连正税也要收货价的 20%,且外国人每次纳税都经过一种讲价式的交涉。此现象说明A国人对列强有着高度的警惕 B传统体制不能适应当时社会剧变C自然经济具有顽强的抵抗力 D低关税有利于列强商品在华畅销解析:鸦片战争前夕,国人对列强并不了解,材料也无法体现对列强的警惕,故 A 项错误;根据“中国的海关税很低,但是官吏所加的陋规及其繁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腐朽落后的体制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不能适应向工业社会转型的需要,故 B 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关税“陋规” ,故 C 项错误;与自然经济无关,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海关税虽然很低,但官吏所加的陋规及其繁重,不利于列强商品在华畅销,故 D 项错误。答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永州市 2019 年高 历史 二轮 复习 课时 近代中国 经济结构 变动 现代 社会生活 变迁 DOC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33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