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全程备考二轮复习古诗歌阅读(A卷)(含解析).doc
《2019高考语文全程备考二轮复习古诗歌阅读(A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语文全程备考二轮复习古诗歌阅读(A卷)(含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古诗歌阅读(A 卷)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2 题。(9 分)高阳台 送陈君衡 被召周 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欹。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纵英游,叠鼓清笳,骏马名姬。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东风渐绿西湖岸,雁已还、人未南归。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注 陈君衡,作者友人,宋亡之后,被元朝征召至大都做官,临别之际,作者作此词为他送行。周密,南宋词人,宋亡后隐居不仕。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上片前三句描写送别场景,作者用雄健的笔调勾画出一幅气象阔大、色彩鲜明、热烈而又整肃的郊
2、野送行图。B “宝带金章”表明人物身份,同时暗示此次大都之行的缘由。一个“欹”字极为传神地勾勒出人物潇洒的风神。C下片前三句,设想友人远去冰河之域的情景,这雄浑壮阔的景象与上片送别哀伤的情调形成鲜明的对照。D全词既写眼前实景,也有想象中虚景,虚实结合,深沉婉转地表达了作者复杂情感。题作“送”之,实即留之。解析:选 C C 项, “这雄浑壮阔的景象与上片送别哀伤的情调形成鲜明的对照”错,应是“这阔大然而凄清的景象与上片热烈欢快的情调形成鲜明的对照” 。2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6 分)答: 参考答案:“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表现对友人惜别相思之情,也含不满之意。“
3、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欹”暗含对友人屈身仕元的不满之意。“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设想友人到那边的景象,表现出关切之情。“投老残年”表现作者对年华老去的伤感之情。“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委婉地透露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山河依旧、人事已非的感叹。(每点 2 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34 题。(9 分)永 遇 乐 苏 轼2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别来三度,孤光又满,冷落共谁同醉?卷珠帘、凄然顾影,共伊到明无寐。今朝有客,来从濉 上,能道使君深意。凭仗清淮 ,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泪。而今何在?西垣 清禁,夜永露华侵
4、被。此时看、回廊晓月,也应暗记。注 此词原序交代:苏轼是在与人相聚于景疏楼(大约位于江苏)时,写了这首词寄给远方的朋友孙巨源。孙巨源离开海州时,曾“坐别于景疏楼上” 。濉:水名。淮:淮河。西垣:中书省(中央行政官署),时孙巨源在此办公。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上阕由设想孙巨源当初离别海州时写起,词人想象了几种不同的情景,层深递进。B “美酒”三句写孙巨源起行后的情景, “别来三度”句至上阕末尾写词人旅途孤单、无人同醉。C “今朝”三句写客人捎来孙巨源的“深意” ,回应前文,表现二人相互思念的情愫。D全词虚实结合,情景交融,在回忆、现实与想象的交织中表现对友人的深情
5、厚谊。解析:选 B B 项, “别来三度句至上阕末尾写词人旅途孤单、无人同醉”错,上阕后六句仍是写孙巨源,而非写词人自己。4 “月”在本词中多次出现,请结合上阕,简要分析“月”的意象在本词中的作用。(6 分)答: 解析:作者往往借助景物形象传达自己的主观情感,情与景往往是交融在一起的,或是触景生情,或是借景抒情,或是景中寓情,或是以景结情。解答本题时,应先找到含有“月”的词句,明确表现手法,描绘画面内容,再把握意境特点,分析情感内涵。参考答案:本词上阕以“月”为主要意象抒发情感,融情于景,情景交融。(1 分)“明月如水”交代离别时的情境,渲染别离时静谧清冷的气氛;“月随人千里”用“月”的追随表
6、现明月有情,衬托孙巨源的孤独。(2 分)“别来三度”句到上阕末,写别来三度月圆,而旅途孤单,无人同醉,唯有明月相共,照影无眠。从对方在月下的心理感受上落笔,形象逼真,情景宛然。(2 分)词人“化景物为情思” ,着力刻画“月” ,借以寄托和抒发内心情感。(1 分)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56 题。(9 分)送湖南部曲 辛弃疾青 衫 匹 马 万 人 呼 , 幕 府 当 年 急 急 符 。愧 我 明 珠 成 薏 苡 , 负 君 赤 手 缚 於 菟 。观 书 老 眼 明 如 镜 , 论 事 惊 人 胆 满 躯 。万 里 云 霄 送 君 去 , 不 妨 风 雨 破 吾 庐 。注 部曲:部属,部下。急
7、急符:紧急命令。薏苡:语出后汉书马援传 ,3马援从交趾还,载一车薏苡,有人告发他私藏一车珍珠。后世用“薏苡明珠”指被人诬蔑,蒙受冤屈。於菟:老虎的别称。楚人“谓虎於菟”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诗的第一句中“万人呼”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突出了部属的勇猛形象。B三、四句暗示自己遭谗言而去职,有负部属战功,点明“负君”而愧之因。C五、六句夸赞部属年纪虽老而眼光明亮,谈论国事能仗义执言,胆量惊人。D作者借写为部属送行,表达了对现实的感慨,既有豁达之情,也有不平之气。解析:选 C C 项,五、六句是写自己,不是夸赞部属。6本诗的尾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8、(6 分)答: 解析: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歌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重点是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此处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分析情感时要结合诗句,不要只答出情感而忽视诗句。此题注意结合诗歌中的重点词语“送君去”和“不妨”分析“送别之情”和“先人后己的情怀” 。参考答案:送别之情。既有惜别之情,又有祝福之意。祝愿对方鹏程万里,直上青云。先人后己的情怀。只要部属有光明的前景,能够为国家效力,即使自己遭受挫折,忍受“风雨破吾庐”的困厄生活也是心甘情愿的。(每点 3 分)四、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78 题。(9 分)陪段侍御登灵岩 绝顶明王世贞径折全疑
9、尽,峰回陡自开。苍然万山色,忽拥岱宗来。碧涧传僧梵,青天落酒杯。雄风别有赋,不羡楚兰台 。注 灵岩:又名方山,是泰山十二支脉之一。楚兰台:宋玉风赋中写道: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写攀登中的所见,山径曲折疑若无路,却又峰回路转,豁然开朗。此二句在章法上颇似陆游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 “碧涧传僧梵”句,是俯视。溪涧碧水潺潺,仿佛传来寺僧诵经的梵音。色彩美中交织着音乐美,野趣中交织着禅趣,令人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语文 全程 备考 二轮 复习 诗歌 阅读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