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语言和语言学、语汇)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语言和语言学、语汇)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语言和语言学、语汇)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语言和语言学、语汇)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1 口语和书面语2 符号3 能指4 所指5 组合关系6 聚合关系7 应用语言学8 传统语言学9 结构主义语言学10 语汇11 惯用语12 成语13 歇后语14 变性成词15 变形成词16 语素17 语法构词二、简答题18 简述书面语和口语的主要差别。19 简述语言和民族的关系。20 不能单凭“ 相互理解程度 ”区别方言和语言。21 简述语言与言语的区别。22 简述语言符号的任意性。23 简述语言符号既具有强制性又具有可变性。24 索绪尔的主要贡献。25 简述语汇的含义。26 简述单纯词与单音节词之间的关系。27 简述
2、词的特点及汉语同音词产生的原因。28 简述三种类型外来词的特点。29 简述离合词和词组词。30 简述重叠词的几种情况。三、论述题31 一个人只要掌握了一定的音位和词语以及有限的语法规则就可以说出无限的“话”。32 “钢笔”、“粉笔”,“ 铁路” 、“铁塔”,“益一溢” 、“幕一墓”等词音义之间的联系。33 词与语素的区别。34 试述语素、音节与字符间的关系。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语言和语言学、语汇)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1 【正确答案】 前者指有声的口头语言,后者指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知识模块】 语言和语言学2 【正确答案】 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
3、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知识模块】 语言和语言学3 【正确答案】 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知识模块】 语言和语言学4 【正确答案】 语言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知识模块】 语言和语言学5 【正确答案】 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叫组合关系,也叫“句段关系” 。它体现在互相关联的语言单位组成的整体中。【知识模块】 语言和语言学6 【正确答案】 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间的关系。【知识模块】 语言和语言学7 【正确答案】 把语言学的理论和具体成果用来为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某个领域服务,
4、这是广义的应用语言学;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指专门研究语言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知识模块】 语言和语言学8 【正确答案】 一般泛指 20 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知识模块】 语言和语言学9 【正确答案】 由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它主要研究语言系统本身的内在规律。【知识模块】 语言和语言学10 【正确答案】 语汇指一种语言中词和语的总和,是一个特定的集合概念。【知识模块】 语汇11 【正确答案】 指表达习惯性比喻含义的固定词组,多为三个字。【知识模块】 语汇12 【正确答案】 是汉语特有的而且最大量使用的熟语形式,一般四个字。【知识模块】 语汇13 【正确答案
5、】 是汉语的一种特殊熟语形式,指一种短小风趣、生动形象的语句,由两部分组成,一般只说上半句,下半句略去,利用谐音或比喻双关来表达某种意义。【知识模块】 语汇14 【正确答案】 指语素转变词性而形成另一类词。即某些成词语素在语法功能上本来只是动词性的,或名词性的,或形容词性的,但在形成词的时候,却同时形成了两种词性的词。例如汉语的“锁” 、“盖”等。【知识模块】 语汇15 【正确答案】 是把原本合成词中的不成词语素变为成词语素再形成词,包括逆序成词和简缩成词两种。【知识模块】 语汇16 【正确答案】 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知识模块】 语汇17 【正确答案】 即构形,它指语素和语素的组合并
6、不构成新词,但具有一定的语法作用。例如英语名词加上“-s”未构成新词,但是可表“ 复数”的语法义。【知识模块】 语汇二、简答题18 【正确答案】 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在有了文字之后才产生的。口语发生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语言环境中,而且交际双方或各方在进行口头交际的同时常常伴随着各种面部表情、手势和体态,还有各种不同的口气和语调,而书面语一般只记录词语,没有记录这些成分。书面语有可能比口语积累的语汇丰富,语法结构也更精密,表达方式也更多样化。【知识模块】 语言和语言学19 【正确答案】 语言和民族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就大多数情况而言,一个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但在世界上也
7、有不少这样的情况,即不同的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同一种民族却又使用不同的语言。例如:在我国,汉族使用汉语,这是一个民族使用一种语言,回族、满族和汉族都使用汉语,这是不同的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而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大多使用其所在国家或地区的语言,这是同一种民族使用不同的语言的典型。【知识模块】 语言和语言学20 【正确答案】 这种方法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如果单凭这一条标准来衡量,则美国人、澳大利亚人、加拿大人与英格兰人等彼此之间说话都可以理解,因此前者所说的话都应视为英语的“方言” 才对。另外,北欧瑞典、挪威、丹麦三个主权国家的语言差别很小,互相都能听懂,如按“相互理解程度” 来处理,这三个国
8、家使用的就是同一种语言,至少是同一个语言的各个方言,但人们又都认为这是三种不同的语畜。因此,只能按“ 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 ,再参考社会政治因素来处理语言和方言的区分问题。【知识模块】 语言和语言学21 【正确答案】 语言是使一个人能够理解和被他人理解的全部语言习惯,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共同使用的部分,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言语则具有个人特色,因为每个人说话的嗓音,每个音的具体发音,使用的词语和句子结构都不尽相同。即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而含有个人要素或个人杂质的说话行为和说出来的话(包括写出来的“话”)只能属于言语。【知识
9、模块】 语言和语言学22 【正确答案】 人们最初创制单个的语言符号时,用什么样的形式语音与什么样的内容语义相结合,并没有什么必然性,而带有很大的偶然性或随意性。例如,为什么说汉语的人把“凹下去的地方” 叫“坑”,跟ka 55这个语音相结合而不同别的语音相结合,并无理据可循,完全是创制者主观确认的结果,是任意的,是约定俗成的。但是,一旦一个语言符号制定之后并进入交际,就不能再随意改变了。【知识模块】 语言和语言学23 【正确答案】 语言符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否则,彼此就听不懂了,这样就从根本上丧失了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作用。但是
10、-也正是由于语言符号的音和义之间的结合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社会形成了新的习惯,语育符号的膏义结合关系也可以、发生变化。例如,汉语中“人” 、“车”等基本词的音义结合,社会约定俗成之后,不能随意变更;而汉语中的很多词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脸” 这个词原指两颊的上部,后指整个面部,音义联系发生了变化。【知识模块】 语言和语言学24 【正确答案】 索绪尔的主要贡献在于从语言本体的角度界定了。语言”,明确地限定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重点,使语言学脱离了早期什么都研究,什么都难以深入的缺陷,走上了研究对象相对单纯,因而有可能逐步形成本学科特有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的现代科学的道路。20 世纪语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试卷 全国 语言学 概论 语言 语汇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