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教育类(学前心理学)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教育类(学前心理学)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教育类(学前心理学)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全国自考教育类(学前心理学)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兴趣”“能力”属于人的心理现象的 ( )(A)认识过程(B)成熟过程(C)情绪意志过程(D)个性心理特征2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 )(A)客观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C)活动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3 某幼儿园教师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等正常而真实的活动中,通过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来引起并研究儿童心理的变化,这位教师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A)教育心理实验法(B)观察法(C)自然实验法(D)实验室实验法4 2 岁孩子的头长和身长比例是 ( )(A)1:3 (B) 1:4(C) 1:5(D)1:6
2、5 _是儿童开始产生自我意识的明显表现。 ( )(A)独立性的出现(B)言语和表象思维的发展(C)直立行走(D)开始自己组织游戏6 某幼儿园老师问幼儿:床、桌子、凳子和被子这四样东西哪三样应该归为一起?幼儿回答:床、凳子和被子。这体现了幼儿的心理发展的特征是 ( )(A)抽象思维的萌芽(B)言语的发展(C)思维的具体形象性(D)好学、好问7 以下关于婴儿注意选择性的主要规律描述正确的是 ( )(A)偏好曲线多于直线(B)偏好密度小的轮廓多于密度大的轮廓(C)偏好规则的模式多于不规则的模式(D)偏好不对称的刺激物多于对称的刺激物8 “客体永久性 ”最早出现在儿童 _年龄阶段。 ( )(A)1 岁
3、以前(B) 13 岁(C) 35 岁(D)5、6 岁9 在整个学前期_始终占主体和优势地位。 ( )(A)定向性注意(B)选择性注意(C)有意注意(D)无意注意10 随着听觉的发展,婴幼儿的听觉阈限值逐渐降低,712 个月的婴幼儿的听觉阈限值可降至 ( )(A)1530 分贝(B) 2540 分贝(C) 3045 分贝(D)4050 分贝11 “如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如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说明了感知觉规律中的 ( )(A)适应现象(B)对比现象(C)嗅觉刺激现象(D)感受降低现象12 对幼儿来说,对不同的几何图形辨别的难度有所不同,经过实践研究儿童最早认识的三个几何图形依次是 (
4、 )(A)圆形三角形正方形(B)正方形菱形三角形(C)圆形正方形半圆形(D)半圆形圆形正方形13 对前语言时期儿童的记忆的测量指标不包括 ( )(A)习惯化(B)条件反射(C)重学记忆(D)亲近行为14 让幼儿观察一组图片,然后要求他们回忆,这属于 ( )(A)有意记忆(B)无意记忆(C)机械记忆(D)意义记忆15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的遗忘规律简单来说就是 ( )(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C)匀速遗忘(D)U 型遗忘二、名词解释16 注意的稳定性17 意志18 击剑反射19 表象20 气质三、简答题21 简述幼儿的有意识记发展的特点。22 简述儿童思维发展的运算阶段和前运算阶段思维的主要
5、区别。23 简述托马斯.切斯对于儿童气质的划分。24 简述研究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意义。四、论述题25 联系实际,谈谈 56 岁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26 联系实际,谈谈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五、案例分析题26 小李是某幼儿园小班的教师,刚工作不久就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教育实践中,、可令她苦恼的是,在组织班级活动时,她发现小朋友们很难集中注意力,教室里一有响动,他们就会分心。无论是听故事、画画还是看图书,小朋友们的注意力都只能集中几分钟,这样一来,小李老师事先设计好的教育方案往往不能得以有效实施。为此,她很着急问题:27 就此案例结合幼儿注意的发展特征,帮助小李老师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
6、因。28 联系实际谈谈,要提高幼儿教育和活动效果,老师在教学活动组织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全国自考教育类(学前心理学)模拟试卷 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人的心理现象包括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特征等,兴趣、能力、性格等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看见、听见、想象是人的认识过程;愉快、气愤、决心是人的情绪和意志过程。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应遵循如下原则:客观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没有科学性原则。这些原则为具体的研究方法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自然实验法中的情境是自然的,但某些或某种条件是有目的
7、、有计划地控制的,即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来引起并研究儿童心理的变化。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孩子的头和身体的比例和成人相比,明显是头重脚轻,成人的头长和身长比例是 1:8,刚出生的孩子是 1:4,2 岁的孩子是 1:5。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独立性的出现是开始产生自我意识的明显表现,人际关系也会进入下一个新阶段。2 岁左右,孩子知道“我”和他人的区别,在语言上逐渐分清“你”“我”,在行动上要“自己来”。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具体形象性是学前儿童(幼儿期)思维的典型特征。这种特点在中班尤为突出,中班幼儿主要依靠表象,也就是依
8、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进行思维。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婴儿注意的选择性带有规律性的倾向,如:偏好曲线多于直线、偏好密度大的轮廓多于密度小的轮廓、偏好不规则的模式多于规则的模式、偏好对称的刺激物多于不对称的刺激物。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客体永久性”与 l3 岁儿童注意的发展密不可分。612 个月的婴儿能够寻找在一块布下面的客体,能知道物体可以从一处移到另一处,也知道放在一起的两个相同的客体不是同一个客体。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3 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都属于无意注意,36 岁儿童的注意仍然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因此在整个学前期,无意注意都占有
9、主要的地位。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712 个月听觉阈限值可降至 2540 分贝,这时婴儿对室外风声、雨声和动物叫声表示注意。小声呼唤他(她)的名字时,也会转头寻找。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感觉是由于分析器工作的结果而产生的感受性,会因刺激的持续时间长短而降低或提高,这种现象叫作适应现象。题中引用的话说明了嗅觉的适应现象。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对幼儿来说,对不同几何图形辨别的难度有所不同,由易到难的顺序是:圆形-正方形- 半圆形-长方形- 三角形-八边形 -五边形- 梯形-菱形。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记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判断个体记忆发生的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试卷 全国 教育 学前 心理学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