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四(法理学)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四(法理学)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四(法理学)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国家司法考试卷四(法理学)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论述题1 试述资本主义法区别于以往私有制社会的法的主要特征。2 试论资本主义法律中的自由、平等和人权原则。3 资本主义法律社会化述评。4 试比较资本主义国家两大法系的区别。5 阐述判例法的运作机制。6 试论法制改革的必要性。二、名词解释7 法律解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2 年考研题)8 立法解释9 行政解释10 司法解释11 系统解释三、简答题12 简述经济基础对法的决定作用。13 如何认识法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14 简述知识经济的含义和基本特征。15 简述知识经济和法治文明之间的关系。16 法与政治的关系是什么?17 简述政策和法律
2、的一致性和区别。18 简述法与国家的关系。19 为什么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目的、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20 法与宗教的关系。21 简述法治与法律意识的相互作用。22 简述法律传统的社会价值意义。23 简述法律文化的概念及其结构。24 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对立社会中法律与道德关系的基本原理。国家司法考试卷四(法理学)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论述题1 【正确答案】 (1)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即资产阶级的财产权是资本主义法的核心。无论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还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无论是民法法系还是普通法法系,无论是资本主义法的哪一部门,都如此。例如,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对保
3、护私有财产权、经营企业权作出原则规定;资本主义私法即民法和商法等,则是直接体现资本主义财产权的法律;资本主义刑法则规定了对侵犯财产罪的惩罚。(2)维护资产阶级专政和代议制政府。资本主义公法即宪法、行政法、选举法、国家机关组织法,特别是刑法,在这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资本主义宪法一般规定了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和其他重要政治制度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实现资产阶级专政的组织。选举法、组织法、公务员法等贯彻一个基本要求,即培养和选拔能忠实和有效地为资产阶级执掌政权的代表。刑法则将危害资产阶级专政的行为规定为最严重的罪行:国事罪、谋叛罪、破坏国家安全罪等。(3)维护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和人权。资本主义社会不同于以
4、往社会的重大特点之一,是在法律上规定自由、平等和人权。这在反对封建专制、促进新兴资本主义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等方面起过重大历史进步作用。但由于资本主义社会仍然是私有制社会,法律上的自由、平等和人权就不能不带有严重局限性,是不可能真正贯彻到底的。【知识模块】 法的历史2 【正确答案】 (1)资本主义社会不同于以往私有制社会的一个重大特征是:在形式上、法律上,不论资本家和工人、富人和穷人,都处于“平等” 地位,“平等”地享有各种“自由 ”,而这种平等和自由又被归结为 “人权”。(2)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和人权的提出有历史、经济和思想根源。在封建社会的中后期,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商品所有者拥
5、有以平等权利进行商品交换的自由,要求有一定数量的自由工人。要求有人权。而要获取这种自由、平等和人权就必须推翻封建统治。因此,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自由、平等和人权便被提了出来。自由、平等和人权的思想渊源可上溯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3)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和人权的要求被资本主义法律予以确认,属于资本主义民主的范畴。它有巨大的历史进步作用,是反对封建人身依附、等级、特权、专制、割据和为封建统治效劳的宗教神学的;它促进新兴资本主义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使无产阶级有可能团结起来,向资产阶级开展斗争。(4)但由于资本主义民主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的,它的自由、平等和人权说到底首先是资产阶
6、级的自由、平等和人权。它是形式上、法律上的自由、平等和人权,甚至在形式上、法律上也是不彻底的。(5)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的人权思想,又同它有原则区别。【知识模块】 法的历史3 【正确答案】 (1)进入垄断时期后,资本主义法制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出现所谓法制的“社会化 ”。按照资产阶级法学家的观点,在古代和中世纪,法的精神或本位是义务,即强调人民应服从统治者的权力,自 17、18 世纪“天赋人权论” 流行起,法的精神以个人权利为主。但进入 20 世纪后,法不仅应保护个人权利,更应着重保护社会利益,即法律应体现社会化的精神。同这种观念相适应,在法制实践中,关于财产关系方面的法律强调所有权的限
7、制、合同自由的限制,强调无过错也负损害赔偿责任;刑法中则提倡社会防卫主义和保安处分。此外,各种专门的社会立法也纷纷出现。(2)这种法律社会化的理论,企图在“ 超阶级”的社会、权利和义务的词句下来解释资本主义法在 20 世纪的变化。这种法律社会化的实践,则反映了在资本主义由自由转为垄断、国内外矛盾加剧的条件下,资产阶级要求充分利用国家权力和法律手段来缓和阶级矛盾和加强暴力镇压,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此外。法律社会化也意味着,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条件下,客观上要求国家以法律手段扩大对社会公共事务的调整。【知识模块】 法的历史4 【正确答案】 (1)两大法系都是资本主义法系,在本质、指
8、导思想、基本原则方面,都是一致的。(2)两大法系的差别或区别在宏观方面主要有:法的渊源方面的差别。这一差别主要表现为判例是否是正式意义上的法的渊源。在普通法法系,判例与制定法都是正式的法的渊源,上级法院判例在下级法院审理类似案件时有约束力。在民法法系,制定法是主要的法的渊源,判例在法律上或理论上不是正式的法的渊源。适用法律技术上或法律推理上的差别。在普通法法系,法官审理案件时除确定事实外,首先要考虑以前类似案件的判例,从中找出可适用本案的法律规则作为定案的法律根据。在民法法系,法官审理案件时除确定事实外,首先要考虑有关制定法如何规定,有关判例只作为参考。法典编纂方面的差别。普通法法系的制定法一
9、般采取单行法律、法规的形式,也有采用法典形式的,但这种法典主要是判例法的规范化,抽象化、系统化较弱。民法法系的重要基本法律,一般采用较系统的法典形式。法的分类方面的差别。普通法法系的基本分类是普通法与衡平法之分,无公私法之分,只是在有些法学著作中使用公私法分类法。民法法系法的基本分类是公私法之分。公法主要指宪法、行政法和刑法,诉讼程序法一般也属于公法。私法主要指民法和商法。进入 20 世纪后,又出现兼有公法和私法两种成份的法,如社会法、经济法和劳动法等。法律概念、术语上的差别。这一法系所使用的概念往往是另一法系中所没有的。【知识模块】 法的历史5 【正确答案】 所谓判例法,就是高一级法院的判决
10、。确切地说,是指一个判决中所含有,对其他法院甚或对本院以后的审判具有作为一种前例的约束力或说服力的法律原则或规则。需要指出的是,前例的约束力是指必须遵从它;说服力是指它也可能并不一定被遵从,但却有某种影响。一个前例的影响或说服力有多大,要依各种因素而定,如作出判决的法院的地位,法官的声誉以及作为前例的那一原则或规则的表达,等等。判例法的基础是“遵从前例” 的原则。它的含义是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应考虑上级法院甚至本法院在以前类似案件判决中所包含的法律原则或规则。就英国而论,遵从前例原则包括以下三种情况:(1)上议院的判决对其他一切法院均有约束力,1996 年以前,它对上议院本身也有约束力;(2)上诉
11、法院的判决,对除上议院外的所有法院,包括上诉法院本身,均有约束力;(3)高等法院的一个法官的判决,下级法院必须遵从,但对该法院其他法官或刑事法院法官并无绝对约束力,而仅有重要说服力。在“遵从前例” 原则问题上,英美两国实践有明显差距。一般地说,在美国不像在英国那样严格,特别是美国联邦以至各州的最高法院从未认为它们自己应受本院以前判决的约束。也就是说,它们有权推翻自己以前的判决。在这一问题上最典型的是联邦最高法院。但是,为了保证法律的稳定性,美国最高法院不轻易推翻自己的判决,对它而言,遵从前例仍然是原则而非例外。【知识模块】 法的历史6 【正确答案】 在当代中国,为什么必须通过法制改革来推动法律
12、发展、进而推动和保障经济和社会发展呢?首先,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有相当多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具有法律效力的政策,是与计划经济相联系的,是适应计划经济的需要制定的,是在人治因素非常浓重的体制下形成的。即使改革开放以来制定的法律和法规,由于它们是在计划经济向有计划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制定的,也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或痕迹。这些法律和法规与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和社会需要很不协调。对这样的法律体系,必须以改革的精神、用改革的方式废旧立新,兴利除弊。其次,法律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制度形式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是其内容。内容的变化要求形式的变化。但是,
13、由于法律一旦形成体系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和滞后性。对滞后于社会生活的法律仅仅通过常规的立、改、废是不行的,而必须实行大胆改革。改革是使法律适应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同步的必要的制度创新。再次,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与此相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和民主政治法律体系也就不是一般的法制建设,更不是简单的立法,而是具有变法意义的一场深刻的法制改革。在这种历史任务面前,唯有提出法制改革才是。最后,在当代中国,法律发展与法制现代化是等值的概念。法制现代化意味着法制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这样一个转型没有改革的推动是绝不可能成功的。【知识模块】 法律演进与法
14、律发展二、名词解释7 【正确答案】 法律解释是对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说明。从法律解释的对象来看,不限于狭义的法律,而是包括宪法、法律、法规在内的所有规范性法律文件。同时,法律解释也不仅是对个别法律条文、概念和术语的说明,而且也指对整个法律文件的系统阐述。法律解释从性质上看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立法活动的继续。首先,它是对法律所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解释,与被解释的法律一样,都具有法律效力。其次,它是针对法律规定不明确或不清楚之处所做的说明,因此,就具有填补法律漏洞的作用。【知识模块】 法律方法8 【正确答案】 立法解释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理解。从狭义上说,立法解释专指国家立法机关对
15、法律所做的解释;从广义上说,则泛指依法有权制定法律、法规、规章的国家机关或其授权机关,对自己制定的法律、法规、规章进行的解释。它包括:(1)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的解释,以及对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法律的解释。(2)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对自己制定的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行政法规的解释。(3)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对自己制定的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地方性法规的解释。(4)国务院各部委及省级人民政府对自己制定的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行政规章的解释。立法解释包括事前解释和事后解释。【知识模块】 法律方法9 【正确答案】 行政解释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依法行使职权
16、时,对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所做的解释。它有两种情况:(1)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对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如何具体应用问题所做的解释。(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对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所做的解释。这种解释仅在所辖地区内发生效力。【知识模块】 法律方法10 【正确答案】 司法解释是指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对如何具体应用法律、法规的问题所做的解释。它包括:(1)审判解释,即最高人民法院对属于审判工作中如何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所做的解释;(2)检察解释,即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属于检察工作中如何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所做的解释;(3)审判、检察联
17、合解释,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具体应用法律的共同性问题所做的联合解释。【知识模块】 法律方法11 【正确答案】 系统解释是指将需要解释的法律条文与其他法律条文联系起来,从该法律条文与其他法律条文的关系、该法律条文在所属法律文件中的地位、有关法律规范与法律制度的联系等方面人手,系统全面地分析该法律条文的含义和内容,以免孤立地、片面地理解法律条文。【知识模块】 法律方法三、简答题12 【正确答案】 经济基础决定法:(1)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法。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特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特定的社会形态。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一矛盾统一体中,经济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司法 试卷 国家 考试卷 法理学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