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练习试卷 1及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 )的创建是清朝兵制的重大改革,对晚清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A)淮军 ( B)湘军 ( C)北洋、南洋、福建水师 ( D)海军衙门 2 下列关于湘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 A)是按地域以封建宗法关系维系起来的 ( B)以募兵制取代世兵制,建立起严格的封建个人隶属关系 ( C)强调军事训练和思想控制 ( D)更重 视陆军建设,有新式武器装备,其战斗力极强,超过了绿营八旗,成为了清朝军队的主力 3 1861年,慈禧
2、太后发动 ( ),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 “垂帘听政 ”。 ( A)辛酉政变 ( B)天京事变 ( C)戊戌政变 ( D)亚罗号事件 4 清政府 1885年成立了海军衙门,担任总理海军事务大臣的是 ( )。 ( A)李鸿章 ( B)丁汝昌 ( C)奕 ( D)奕譞 5 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的方式是 ( )。 ( A)官办 ( B)官督商办 ( C)官商合办 ( D)商办 6 洋务派 兴办的第一个官督商办性质的民用企业是 ( )。 ( A)轮船招商局 ( B)开平矿务局 ( C)上海机器织布局 ( D)天津电报总局 7 标志着清政府被迫放弃闭关政策,开始面向世界,基本上完成了从传统的理藩向近
3、代外交转化的事件是 1861年 ( )。 ( A)辛酉政变 ( B)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 ( C)洋务运动的兴起 ( D)外务部的成立 8 清政府任命的第一任中国总税务司是 ( )。 ( A)赫德 ( B)李泰国 ( C)威妥玛 ( D)璞鼎查 9 洋务派创办的规模最大的军事工 业是 ( )。 ( A)天津机器局 ( B)江南制造总局 ( C)金陵机器局 ( D)湖北枪炮厂 10 下列不属于李鸿章与外国侵略者签订的条约的是 ( )。 ( A)北京条约 ( B)中法新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11 下列关于京师同文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 A)是洋务派为适应办夷务对外语
4、人才的需要而创办的第一所外国语学校 ( B) 1862年经奕譞等奏准设立,直属总理衙门 ( C)最初的招收对象是十四岁以下的八旗子弟 ( D) 1902年并入京师 大学堂 12 清末北洋水师的提督是 ( )。 ( A)李鸿章 ( B)丁汝昌 ( C)邓世昌 ( D)左宗棠 13 清政府设立海军衙门是在 ( )。 ( A) 1875年 ( B) 1880年 ( C) 1885年 ( D) 1888年 14 下列关于 19世纪 60年代中国政局变化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A)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外交 ( B)皇帝失去了控制国家的实权 ( C)中外关系出现暂时 “和好 ”的局面 (
5、 D)国内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15 在清末新政中,清政府最终 决定自 ( )年起停止一切科举考试。至此,在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终于被废除了。 ( A) 1904年 ( B) 1905年 ( C) 1906年 ( D) 1907年 二、名词解释 21-28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80分。 16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17 南洋通商大臣 18 北洋通商大臣 19 赫德 20 辛酉政变 21 筹办夷务始末 22 左宗棠 23 江南制造总局 24 福州船政局 25 天津机器制造局 26 官督商办 27 轮船招商局 28 开平矿物局 29 上海机器织布局 30 官督商办 31 曾国藩 32
6、 李鸿章 33 湘军 34 淮军 35 新建陆军 36 北洋海军 37 同文馆 38 江楚会奏变法三折 39 清末新政 40 大清现行刑律 41 大清新刑律 三、史料分析题 29-30小题,每小题 30分,共 60分。 4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有大寇患兴大兵役,必特简经略大臣、参赞大臣驰往督办,继乃有佩钦差大臣关防及会办帮办者,皆王公亲要之臣, 勋绩久著 ,呼应素灵,吏部助之用人, 户部为拨巨饷,萃天下全力以经营之,总督巡抚不过承号令、备策应而已。其去一督抚,犹拉枯朽也 ” 丁凤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第 290页。 材料二: “洪杨之乱,经制之绿营兵
7、, 既腐败不能作战, 而总同兵符之钦差大臣,亦往往得罪以去。江忠源、 曾国藩以团练起兵远征,所向奏功,其部下营官, 皆积勋至督抚提镇, 而全国之地方大吏,在同治年间,几尽为湘淮军人物所占据。 ” 萧一山清代通史下, 中华书局 1985年影印版,第1388 1389页。 材料三: “兵部除绿营之外,各省勇数且不能知,若一旦有警,各省皆自顾疆圉,不能恤人 ”, “即有严旨申饬,亦不过循例遣员带兵至境,或薄资数万,旋即中止, 自非其师弟姻亲交义甚笃者,罕闻有邻省助兵助饷之事。 ”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中华书局 1981年版,第553页。 请回答:湘 淮军的崛起对晚清政治的影响。 四、简答题 31
8、-34小题,每小题 30分,共 120分。 43 评析洋务运动。 44 评析 “同治中兴 ”。 45 评析清末新政。 46 评析清末地方自治。 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练习试卷 1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 2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 3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 4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 5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湘军与晚清
9、地方势力的崛起 6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 7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 8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 9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 10 【正确 答案】 A 【知识模块】 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 11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 12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 13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 14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 15 【正确答
10、案】 C 【知识模块】 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 二、名词解释 21-28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80分。 16 【正确答案】 1861年 1月,恭亲王奕沂等奏请设立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主管外交、通商、关税等事务。简称总理衙门,总理衙门是掌管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于 1862年 1月正式在北京设立,首任总理衙门的大臣是奕沂、文祥、大学士桂良。总理衙门成立后,即设南、北洋通商事务大臣,与总理衙门有关的机构还有总税务司和同文馆。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政府对外体制的变化。结束了督抚兼办外交的局面,清政府通过总理衙门加紧了与四方列强的勾结,而西方列强则通过这一机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 【知识
11、模块】 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 17 【正 确答案】 南洋通商大臣负责管理南口岸通商事务,设立于咸丰十年(1861)。南洋大臣是皇帝派出的钦差大臣,不隶属于总理衙门。南洋通商大臣的势力沿用五口通商旧制,管理东南沿海五口和内江三口 (镇江、九江、汉口 )、潮州、琼州、台湾、淡水各口通商事务,仍称南洋五口通商大臣,驻上海。但改五口通商大臣为南洋通商大臣,初由江苏巡抚兼任,同治五年,改由两江总督兼领,仍加钦差衔,驻扎上海,统称南洋通商大臣或南洋大臣,管理范围扩至东南沿海和长江亚南通商口岸。南洋大臣先后由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沈葆桢、刘坤一把持,长达 40年之久 。 【知识模块】 湘军与晚清地方势
12、力的崛起 18 【正确答案】 北洋通商大臣负责管理北口岸通商事务,设立于咸丰十年(1861)。北洋大臣是皇帝派出的钦差大臣,不隶属于总理衙门。北洋大臣驻扎天津,专管牛庄、天津、登州三口事务。北洋大臣初由崇厚专任,后改由直隶总督兼领。北洋大臣由淮系首领李鸿章专任,长达 25年之久,袁世凯接任后,乘机扩张其军政实力,成为了他飞黄腾达的资本。 【知识模块】 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 19 【正确答案】 英国侵华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1854年来中国,先在宁波和广州的领事馆任职,参与了鸦片贸易。 1863年,被清政府任命为总税务司,制定了由外国人管理中国海关的制度,成为英国在华利益的主要代理人之一。他
13、掌握中国海关大权长达 45年之久,于 1908年回国。 【知识模块】 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 20 【正确答案】 辛酉政变是清廷内部权力更迭事件,又称 “祺祥政变 ”。 1861年 8月,咸丰病死热河,其子载淳即位,实权掌握在肃顺、端华、载垣等 8位 “赞襄政务王大臣 ”手中。慈禧为掌握军政大权,与恭亲王奕 勾结,发动政变,捕杀载垣、端华、肃顺三人,其余五位赞襄政务大臣分别被革 职治罪。废除载淳 “祺祥 ”年号,改元同治,慈禧太后夺得了最高统治权,奕沂掌握军机,荣禄晋升为内务府总管大臣,独揽宫廷内务大权。因该年为农历辛酉年,故称辛酉政变。政变后,清政府对内重用以曾国藩为首的汉族地主阶级,对外
14、采取妥协投降方针。辛酉政变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和清朝封建势力相勾结的开始。 【知识模块】 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 21 【正确答案】 清官修对外关系档案史料汇编,共 80卷,清文庆等奉敕编纂。本书编者认为,夷务之兴始自道光朝,而办理得失全在奏章,于是将当时有关对外交涉的档案,汇为一编 ,以资异时考证。本书的时间范围,自 1836年 6月 10日许乃济奏请驰鸦片烟禁始,至 1850年 1月 19日广东人民反对英国侵略者的斗争获胜止,前后共 13年又 7个月。对这一时期中外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如两次鸦片战争、沙俄强占中国领土、教案问题、租界问题等都有记载。 【知识模块】 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
15、的崛起 22 【正确答案】 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第一个主张建立海军的洋务官僚。他拥有一支从曾国藩那里分离出来的湘军,长期把持福州船政局。 1867年,调任陕甘总督,长期偏处西北地区。 1875年,清政府任命他为 钦差大臣,负责收复新疆。在新疆各族人民的积极配合下,彻底击垮了阿古柏侵略军,收复了新疆,捍卫了祖国领土主权完整,得到国内舆论的称赞。 1885年,病逝。 【知识模块】 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 23 【正确答案】 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清王朝规模最大的军用企业。 1865年由李鸿章创办于上海。李鸿章买美商旗记铁厂,与其原设于上海的两个洋炮局合并,并得容闳从美国买回的机器。其机器设备均购
16、自英、德,并雇用洋匠多人。江南制造总局主要制造枪炮子弹等军火,早期曾制造轮船,并附设翻译局。 【知识模块】 湘军与晚 清地方势力的崛起 24 【正确答案】 亦称马尾船政局。清末洋务派所办的最大的船舶修造厂。 1866年,左宗棠建船政局于福州。机器设备由法国进口,初期由法国人任正副监督,并雇用法国技师。中法战争期间,船政局损失惨重。战后虽经恢复,但规模不如从前;该局至 1895年共造船 36艘,船厂附设船政学堂,培养了一批海军人才。 【知识模块】 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 25 【正确答案】 天津机器制造局是满洲贵族直接经办的一个较大的近代军事工业。 1867年由崇厚创设于天津。初名 “军火机器
17、总局 ”。开办经费二十余万两 ,规模仅次于江南制造局。 1870年后,由李鸿章接办,易名 “天津机器制造局 ”,增添设备,不断扩充。该局分为东、西两局。东局以制造火药、枪炮、子弹和水雷为主;西局以制造军需器具、物资和开花子弹为主。此外,东局还附设有水师、水雷、电报学堂。 1895年,改称 “北洋机器制造局 ”,八国联军侵占天津时被破坏。 【知识模块】 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 26 【正确答案】 是洋务派利用私人资本举办近代新式企业的一种形式,最早出现于 19世纪 70年代。一般由商人出资认股,政府委派官员掌握经营管理实权,但不负责企业的盈亏 。 “官督商办 ”创立初期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促
18、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产生和发展。甲午战争之后,商办企业的优越性日益明显, “官督 ”已成为新式企业的赘瘤,逐渐为官商合办和商办形式所取代。 【知识模块】 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 27 【正确答案】 是晚清最早设立的轮船航运企业,也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官督商办性质的民用企业。 1872年,李鸿章令朱其昂在上海试办。 1873年,正式成立。开办时仅有轮船三艘,后不断扩充。轮船招商局的成立打破了外商垄断中国内江航运的局面,但它搞封建垄断,也阻碍了民族资本航运 的发展。 【知识模块】 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 28 【正确答案】 开平矿务局是清政府设立的最早使用机器采煤的企业。 1876年,李
19、鸿章派唐廷枢等筹办。 1878年,在直隶唐山开平镇正式成立。 1881年,正式投产, 1898年,产煤量增至 73万吨。该局历年不断扩充设备,改善运输条件,除拥有连接铁路干线的支线和专供运煤的运河以及自备的煤轮外,在塘沽、天津、上海、牛庄等港口,设有专用码头和堆栈。到 19世纪末,全矿总资产近 600万两。1893年,改由张翼接办,该局由盛转衰, 1900年,终于被英商骗夺。 【知识模块】 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 29 【正确答案】 中国晚清时创建的棉纺织业的第一家近代工厂。属官督商办性质。 1879年,进行了第一次改组。择定在上海杨树浦临江地方建立厂址,并向美国定购配备。 1882年,经李
20、鸿章奏准,获得 “十年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 ”的专利权;又所产布匹在上海本地免完税厘,转销内地的只在上海新关完一正税,免除内地沿路税厘。 1893年,李鸿章派津海关道盛宣怀会同上海道聂缉规复。于是,上海机器织布局遂改建为华盛纺织总厂。 【知识模块】 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 30 【正确答案】 洋务派利用私人资本举办近代新式企业的一种形式,最早出现于19世纪 70年代。一般由商人出资认股,政府委派官员掌握经营管理实权,但不负责企业的盈亏。 “官督商办 ”创立初期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产生和发展。甲午战争之后,商办企业的优越性日益明显, “官督 ”已成为新
21、式企业的赘瘤,逐渐为官商合办和商办形式所取代。 【知识模块】 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 31 【正确答案】 晚清军事家、政治家、理学家。湖南湘乡人。 1853年初,奉命帮办团练,后扩展为湘军, 1854年,湘军练成,发布讨粤匪檄。与太平天国军作战, 1864年 7月,攻破天京。 1865年,奉命督办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军务,镇压捻军。曾与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工业。曾国藩善于用人,清朝名臣如左宗棠、李鸿章都与他有密切关系。 1872年 3月 20日,在南京病逝。有曾文正公全集。 【知识模块】 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 32 【正确答案】 晚清军政重臣,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
22、要倡导者。1853年,在籍办团练,抵抗太平军。 1858年,作曾国藩幕僚。 1861年,编练淮军。次年,率军赴 上海与外国侵略者一起镇压太平天国,先后升任江苏巡抚、署两江总督。 1866年,调任剿捻钦差大臣,镇压捻军。 1870年,升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成为清末权势最为显赫的封疆大吏。从 19世纪 60年代起,李鸿章先后设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制造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天津电报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军工、民用企业。筹办北洋海军,创办各类新式学堂,并派人赴欧美留学,成为洋务派的著名领袖。在对外交涉中始终坚持 “委曲求全 ”的方针,先后与外国侵略者签订了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
23、等条约。1901年 11月 去世。遗著辑有李文忠公全集。 【知识模块】 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 33 【正确答案】 湘军是 1853年曾国藩借在湖南帮办团练以抗拒太平军的契机,以乡勇为基础,以宗族乡党为中心,以地域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具有浓厚的封建隶属关系特色的封建地主武装。曾国藩以募兵制取代世兵制,建立起了严格的封建个人隶属关系,强调军事训练和思想控制,水陆并重、互为依托。除向外国采购洋枪、洋炮外,还设了仿造新式武器。湘军的战斗力极强,超过绿营、八旗,成为清朝军队的主力,是镇压太平军、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重要支柱,对晚清政治 产生了深刻影响。湘军的兴起,标志着以曾国藩为首的汉族地主经世派的崛起,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湘军 晚清 地方 势力 崛起 练习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