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31讲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检测试题(含解析)湘教版.doc
《2020版高考地理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31讲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检测试题(含解析)湘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地理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31讲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检测试题(含解析)湘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选择题绿洲是干旱、沙漠化地区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发展灌溉农业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工自然生态系统。下图为某区域绿洲生态系统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 12 题。1绿洲自然生态系统包括发源区、流通区、形成区、外围区,其中戈壁对应的地区可能是( )A发源区 B流通区C形成区 D外围区2如果图示区域大量开采煤炭,可能导致( )A森林、草场萎缩 B地下径流增加C沙漠面积扩大 D湖水盐度下降解析:第 1 题,图示高山冰川是绿洲水的来源,则高山冰川是发源区;森林、草场、冲积扇、戈壁等是融水进入绿洲的必经区域,则属于流通区;绿洲外围沙漠是外围区。第2 题,大量开采煤炭,会使冲
2、积扇区及戈壁的地下水位下降,从而流入绿洲、盐湖的水量减少,则沙漠面积扩大、湖水盐度上升。答案:1.B 2.C(2019河北衡水中学模拟)科研人员采用人为放火的方法,对我国西北某地荒漠化草原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地上部生物量、植物多度等群落特征对火因子的响应进行了科学研究。结果表明:火烧后当年,火烧样地中草本植物地上部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样地,第二年地上部生物量无显著性差异。物种丰富度和植物多度的变化如图 a、图 b 所示。据此回答 34 题。23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在火烧后( )A物种当年略有减少,第二年基本恢复B植物多度当年不变,第二年略有降低C植物多度当年提高,第二年基本恢复D物种丰富度和植物多度
3、变化基本相同4火烧后当年草本植物地上部生物量显著提高,最可能与之有关的是火烧后( )A土壤湿度降低 B昼夜温差增大C土壤表层疏松 D土壤肥力提高解析:第 3 题,图示火烧后物种当年略有减少,第二年仍然减少,故 A 错误;火烧后植物多度当年提高,第二年基本恢复,故 B 错误、C 正确;物种丰富度略有减少但植物多度略有增加,故 D 错误。第 4 题,火烧后可产生草木灰,从而增加土壤肥力,促使生物生长变快,则地上部分生物量会显著提高,故 D 正确;土壤湿度降低不利于生物生长,故 A错误;火烧前后昼夜温差、土壤表层软硬度变化不大,故 B、C 错误。答案:3.C 4.D下图所示盆地某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超
4、过 150 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 100150 天,积雪深度可达 20 cm。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据此回答 57 题。5与我国其他沙漠相比,该区域植被覆盖率更高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相对较丰富B地处高纬度地区,年均温低、蒸发弱C高山冰雪融水更丰富D季节性积雪融水丰富6形成该沙漠冬季稳定积雪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太平洋 B大西洋3C北冰洋 D印度洋7该沙漠地区稳定的积雪覆盖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A抑制风沙活动,减少初春扬尘B反射太阳辐射,提高大气温度C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D降低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解析:第 5 题,读材料可知,该地“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 150 mm
5、”,A 错;该地地处44N46N,位于中纬度地区,B 错;“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 100150 天,积雪深度可达 20 cm”,由此推断,该地季节性积雪融水丰富,C 错、 D 对。第 6 题,读图可知,该地地处北半球中纬度,且盆地西侧地形有豁口,冬季强盛的西风将大西洋水汽带入该盆地。第 7 题,该沙漠地区稳定的积雪覆盖可以抑制风沙活动,减少初春扬尘,A 对;积雪的反射率高,使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减弱,从而降低大气温度,B、C 错;积雪融化会提高土壤湿度,D 错。答案:5.D 6.B 7.A(2019广东六校联考)黄土高原河流的径流和泥沙主要来源于几次大的暴雨过程。延河流域分别在 19
6、77 年 7 月和 2013 年 7 月发生了两次极端降水事件,而洪水过程及水沙特征表现差异较大。读图和表,回答 89 题。1977 年 7 月 2013 年 7 月最大 6 小时降雨量最大 12 小时降雨量最大 24 小时降雨量最大 6 小时降雨量最大 12 小时降雨量最大 24 小时降雨量48.8 mm 66.1 mm 83.7 mm 69.8 mm 85.2mm 97.2 mm8.关于延河流域泥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1977 年流域泥沙颗粒较大,泥沙颗粒越大数量越多B2013 年小粒径泥沙比重明显增加,泥沙颗粒明显变细C2013 年流域泥沙颗粒较小,0.01 mm 以下粒径泥沙最
7、多D2013 年较 1977 年,各粒径泥沙数量均有明显增加9导致延河流域泥沙粒径变化的最可能原因是( )A降雨量减少,河流径流量减少,侵蚀作用减弱4B流域地形平坦,流速缓慢,沉积作用强C大量修筑淤地坝起到显著的拦沙效果D修建梯田,破坏坡面,水土流失加剧解析:第 8 题,图示小于 0.1 mm 粒径的各级别中,小于基粒径的沙量比重都是 1977年小于 2013 年,说明 2013 年泥沙粒径变小了,则 B 正确。第 9 题,上游大量修筑淤地坝,具有拦沙效果,可以使粒径较大的颗粒在上游沉积,从而导致下游颗粒减小,则 C 正确;材料显示 2013 年 7 月的降水量比 1977 年更大,因而侵蚀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地理 探究 一轮 复习 31 荒漠化 危害 治理 我国 西北地区 检测 试题 解析 湘教版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097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