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海南琼海嘉积中学高一上教学质量监测(三)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海南琼海嘉积中学高一上教学质量监测(三)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海南琼海嘉积中学高一上教学质量监测(三)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海南琼海嘉积中学高一上教学质量监测(三)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图所示意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有示意图可知 : 为褶皱,为地壳的水平运动使岩层弯曲变形而成,属于内力作用, 为风蚀蘑菇,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属于外力作用, 为流水沉积形成的河口三角洲,也为外力作用, 为断层,成因为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层所能承受的强度,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形成的,属于内力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点评:结合景观图获取信息是解答问
2、题的关键。有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有风蚀蘑菇、沙丘、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瀑布、峡谷、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等,有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有褶皱、断层等。 地震发生时,在水中游泳的人会感到( ) A左右摇晃 B先摇晃后颠簸 C先颠簸后援晃 D上下颠簸 答案: D 试题分析:地震波可分为纵波和横波。由于纵波能在固、液体中传播,而横波则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在同等介质传播时,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所以陆地上的人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而船上的游客只感觉上下颠簸。本题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地震波的传播特点。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此题只要明确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就可轻松作答。 【知识拓展】地震波传播速度和
3、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 ( 1)在同等介质传播 时,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 ( 2)在地下(陆地部分)约 33km处,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都明显加快。 ( 3)在地下 2 900km处,纵波的波速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 ( 4)据地震波的传播状况,将地球内部划分出两个界面,即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同时把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 5)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状况可知:地壳、地幔和内核由固态物质组成,而外核则为液态。 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 A 5月 1日 B 7月 1日 C 8月 1日 D 10月 1日 答案: B 试题分析:北半球昼最长,日出最
4、早是 6月 22日,选项中只有 7月 1日离 6月22日最近,日出最早。故选项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B.7月 1日。 考点:本题考查北半球不同时间日出早晚的确定。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北半球不同时间日出早晚的确定。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的时间是夏至日。 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答案: A 试题分析: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只要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原理即可作答。图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原理: 下图是形成北半球近地面风的各种力的
5、示意图,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使空气水平运动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b使风向偏转的地面摩擦力 c是使风向发生变化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c是使风向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应首先判定水平气压梯度力,因为它最好判断,该力的特征是垂直等压线,并由低压指向高压,所以箭头 a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其次观察风向,由于是近地面图,所以风向应与等压线斜交,图中风向已知,这样与风向相反的为摩擦力 b,与风向相垂直的为地转偏向力 c。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近地面影响风的三个作用力。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需明确以下几点: ( 1)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
6、向低压; ( 2)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北半球右偏。 ( 3)高空中的风:只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不受摩擦力的作用,最后与等压线平行。 ( 4)北半球风向右偏。 读 “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 ”示意图,判断题: 【小题 1】据图分析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点位于 300N 附近 B乙点位于 300N 附近 C 是冷性气流 D 是盛行西南风 【小题 2】在甲处的气压势力强盛的年份,往往会造成我国东部地区 ( ) A北旱南涝 B北涝南旱 C南北皆旱 D南北皆涝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据图中极锋倾斜方向可知,乙地位于极点,因为 是副热带
7、吹来的暖湿气流;甲地为下沉气流,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故甲点位于 300N 附近,乙地为极地高气压带, 是盛行西南风, 是极地东风。 【小题 2】在甲处的气压势力强盛的年份,即副高较强的年份,我国锋面雨带向北移动速度变快,往往会造成我国东部地区北涝南旱。 考点:本题考查三圈环流的分布。 点评:本题难度居中,间接考查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1)明确 “极锋 ”向高纬度倾斜。( 2)明确副高强弱对我国锋面雨带移动速度的影响。( 3)明确我国锋面雨带移动速度的快慢对我国南北方降水的影响。 请回答题:读下面 “水循环示意图 ”。 【小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组成水的海陆间大循环的环节的是
8、( ) A B C D 【小题 2】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哪一个环节关系最密切( )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水循环通过蒸发、输送、降水和径流四个环节实现,可分为海陆间循环、内陆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在水循环的三种类型中,外流区域既存在海陆间循环,又存在内陆循环,内流区域只存在内陆循环。海陆间循环能促进陆地上淡水的更新和再生,内陆循环对沙漠地区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的环节: 【小题 2】目前,人类活动可以对地表径流施加一定的影响,如南水北调。 考点:本题考查水循环的类型及意义。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9、:( 1)明确水循环的分类与各类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2)明确南水北调是人类对地表径流环节施加的影响。 下图为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 1】该河流位于 ( ) A热带季风区 B亚热带大陆西岸 C温带季风区 D高寒地带 【小题 2】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 ) A由雨水补给为主 B有一个汛期 C春季断流 D年径流总量大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河水补给类型。图中某河流的年径流量有两个汛期,分别是春汛和夏汛且主汛期是 7、 8月份的夏汛。说明该河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区,河水补给主要靠季节性冰雪融水及夏季降雨补
10、给。 考点:本题考查河水补给类型。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通过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来考查河流的补给类型及分布地区。学生只要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河水补给类型即可。河水主要补给类型有大气降水补给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分别在我国西北地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主要分布在我国 东北地区。 位于西北欧沿岸、北极圈内的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港成为常年不冻港,主要得益于 ( ) A西风 B北太平洋暖流 C四周环山的港湾 D北大西洋暖流 答案: D 试题分析:位于西北欧沿岸、北极圈内的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港成为常年不冻港,主要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 考点:本题考查北大西洋暖流
11、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学生只要明确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然后结合具体区域分析即可。正是由于北大西洋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才使北极圈内的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港成为常年不冻港。 读下图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题。 【小题 1】左图所示地貌名称为 ( ) A三角洲 B沙丘 C冲积扇 D沙丘 【小题 2】右图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 A流水侵蚀 B风力沉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沉积 【小题 3】造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主要外力是 ( ) A风力沉积 B冰川侵蚀 C流水侵蚀 D植物风化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左图所示地貌名称
12、为冲积扇。山前冲积扇一般在河流的出山口附近,冲积平原一般在河流的中下游,河口三角洲则是在河流的入海口附近。 【小题 2】右图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风力沉积形成的沙丘。 【小题 3】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 考点:本题考查外力作用的形式。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景观图根据地貌形态来判断具体的外力作用。 【规律总结】列表法比较主要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风化作用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侵蚀作用 风力侵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
13、,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和滨海地区 流水侵蚀 侵 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 “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红色沙漠 ”、 “石漠化 ”等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 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白云岩等)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仙境) 侵蚀 作用 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 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中欧 东欧
14、平原) 沉积 作用 冰川沉积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沉积作用 流水沉积 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 相关试题 2012-2013学年海南琼海嘉积中学高一上教学质量监测(三)地理试卷(带)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深峰路 3号启航商务大厦 5楼 邮编: 518000 2004-2016 21世纪教育网 粤 ICP备 09188801号 粤教信息 (2013)2号 工作时间 : AM9:00-PM6:00 服务电话 : 4006379991 读 “北半球某河流部分横剖面示意图 ”,回答题。 【小题 1】该河流的流向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海南 琼海 中学 高一上 教学质量 监测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