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福建三明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福建三明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福建三明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福建三明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 )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内部特定性质的相对一致 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小题 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 ) A发展水平 B生活特点 C发展方向 D发展条件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1】本题考查区域特征。针对图中分析的特征,其中正确的是 B项。 【小题 2】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决定了区域的发展方向。选择 C项。
2、森林和湿地都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对环境有重要影响。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 1】热带雨林对水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 A调节全球气候 B调节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C调节全球水平衡 D形成各种流水侵蚀地貌 【小题 2】湿地遭到破坏后,对当地气候的影响是: ( ) A气温变高,湿度变小 B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变大,气候变干 C气温变低,湿度变小 D气温年较差变大,日较差变小、气候变干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1】雨林的全球性环境效应对水圈是的影响是影响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选择 C项 。 【小题 2】本题考查湿地对气候的影响。正确的是 B项。 某调查小组对某地方圆 10
3、00 米范围内进行了生态调查,其生态状况如图示。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 1】最可能形成该地这种生态特征的人类活动是 ( ) A滥采矿产 B滥垦耕地 C滥伐森林 D过度放牧 【小题 2】该生态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 ) A云贵高原 B江南丘陵 C内蒙古高原 D黄土高原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以井为中心地有水源的位置,周围是草地,水源中心荒漠化严重,水源是过度放牧造成的。选择 D项。 【小题 2】以畜牧业为主的地理位置可能是内蒙古高原。选择 C项。 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某地。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读图,与长江中下游平原比较,该区域突出的优势是 ( )
4、 A交通便利 B水源充足 C土壤肥沃 D日照充足 【小题 2】该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河谷绿洲农业 D企业化种植 园农业 【小题 3】该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带来的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酸化 D水资源遭受污染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B 【小题 1】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就是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选择 D项。 【小题 2】该地利用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绿洲农业和灌溉农业。选择 C项。 【小题 3】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地区,人口活动不当容易造成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选择 B项。
5、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全省国土面积 15.7万平方千米,含煤面积 5.7万平方千米,占近 40%。全国第三次煤田预测资料显示,截止 1996年末,全省煤炭累计探明储量 2662亿 t,占全国 27%。山西煤炭品种齐全,煤质优良,开发条件优良。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小题 1】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山西省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因素,下列解决山西省水资源短缺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 ) 调水 削减工业生产规模,减少工业用水量 大量移民到南方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减少居民生活用水量 改进生产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A B C D 【小题 2】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产量大,但经济发展水平却较低,其重要原因是 (
6、 ) A能源工业投资比重较小,新兴工业投资比重过大 B汽车工业投资比重较大,煤炭工业投资比重较小 C工业结构长期以单一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煤炭产品产业链短 D煤质量不高,市场需求量小,无人购买 【小题 3】关于山西省煤炭基地建设,叙述正确的有 ( ) 煤炭资源丰富,地理位置适中 交通发达,水资源非常丰富 新建铁路大秦线,目的是为了提高晋煤外运的能力 扩大煤田面积,增加煤炭储量 A B C D 【小题 4】围绕能源开发,山西省构建的产业链是( ) 煤一电一铝 煤一焦一化 煤一气一液 煤一铁一钢 煤一电一钢 A B C D 【小题 5】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 A露天开采 B矿区道路的
7、铺设 C开矿井巷道的建设 D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B 【小题 4】 C 【小题 5】 D 【小题 1】水资源短缺的解决措施就是 “开源、节流 ”。选择 D项。 【小题 2】造成山西经济水平低的原因是产业结构单一。选择 C项。 【小题 3】山西煤炭基地建设主要从扩大开采量,提高运输能力,煤炭深加工等方面。选择 B项。 【小题 4】山西煤炭深加工,形成三条产业链。分别是煤一电一铝、煤一焦一化、煤一铁一钢。选择 C项。 【小题 5】山西因为煤炭资源丰富,发展重化工业,造成环境污染严重。选择D项。 读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回答问题。 【
8、小题 1】图中反映出 ( ) A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呈负相关 B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 C在植被覆盖率为 10% 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 D输沙率与植被、风速的关系不明显 【小题 2】由图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 A合理利用水资源 B小流域综合治理 C设置沙障固沙 D恢复天然植被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植被越好,输沙越小。正确的是 A项。 【小题 2】由于植被越好,输沙越小,所以防治荒漠化有效的措施是植树造林,恢复植被。选择 D项。 热带雨林是现存比较完好的原始森林之一,但是正不断遭受人为的破坏,回
9、答问题 【小题 1】热带雨林中保存生物化学物质的最主要载体是 ( ) A土壤 B枯枝落叶 C水体 D植物 【小题 2】导致亚马孙地区雨林破坏的人类活动包括 ( ) 过度的迁移农业 开辟大型农牧场 商业性伐木 采矿、水利、修路、城镇建设 战争、灾荒、森林大火 旅游、游乐设施建设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1】雨林的脆弱性就是养分集中在植物体内,土壤很贫瘠。选择 D项。 【小题 2】雨林的破坏从过度的迁移农业、开辟大型农牧场、商业性伐木、采矿、水利、修路、城镇建设等方面破坏。选择 A项。 区位指数是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力、经济、科技、
10、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读 “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 ”,回答问题: 【小题 1】关于图中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 ) A我国区位指数由南部向北部递减 B我国东部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资源丰富 C甲地区位指数大于 40,的主要原因是地理位置优越 D丙地区区位指数较低,其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 【小题 2】乙地区的区位指数小于 10,其主要原因是( ) 气候恶劣 水资源丰富 劳动力丰富 环境脆弱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1】根据题意了解区位指数的含义,其中丙位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土壤呈酸性,生产力低下。选择 C项。 【小题 2】乙位
11、于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正确的是 B项。 该图为 “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 ”。对比分析回答问题。 【小题 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樵采 D过度养殖 【小题 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从地形方面是平原面积小;从政治结构可知以种植业为主,所以是过度开垦。选择 A项。 【小题 2】根据问题分析可知,过度开垦造
12、成生态问题,所以调整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选择 D项。 以下材料是 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强沙尘暴次数 5 8 13 14 23 土地沙化速度 (平方千米年 ) 1560 2100 2460 【小题 1】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小题 2】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13、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1】沙漠的源头在我国西北地区,所以沙漠化的加剧是由于西北地区生态恶化造成的。选择 D项。 【小题 2】本题考查荒漠化问题的防治措施。正确的是 C项。 读巴西的人口分布图 ,回答问题: 【小题 1】巴西热带森林得以保存的原因主要是: ( ) A人口稀少,开发较晚 B高温多雨,森林恢复更新速度快 C当地早期的环保政策 D当地土著居民合理的农业生产 【小题 2】亚马孙热带雨林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14、 ( ) A亚马孙横贯公路的修建 B人口剧增和贫困 C森林大火 D商业性木材采伐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1】亚马孙流域的热带雨林是因为环境恶劣,人口稀少,开发较晚才保留下来。选择 A项。 【小题 2】导致雨林破坏的根本原因是人口的增加和贫困。选择 B项。 该图为 “某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的位置是( )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小题 2】该流域的洪水危害最易发生的河段是( )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小题 3】该河流域植树造林,植被主要的生态功
15、能是( ) A防风固沙 B调节气候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美化环境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C 【小题 1】水能的开发条件一是流量大小;一是地势落差。选择 C项。 【小题 2】洪涝的发生位置在河流的下游,地势低平,流量大,容易形成洪涝灾害。选择 D项。 【小题 3】河流上游植树造林的作用主要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选择 C项。 2004年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下列措施中,从 “开源 ”方面能有效保证我国 “石油安全 ”的措施有( ) 大力在海外投资石油开发和经营 加速研究开发石油替代产品 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 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福建 三明 中高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