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生物试卷与答案.doc
《2011-2012学年度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生物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度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生物试卷与答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度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生物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下图所示为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据图可判断: B表示 ,理由是 。 ( 2) 中含有的嘧啶类物质是 、 。 ( 3)构成 DNA的基本单位是图中的 (填写字母 “A或 B”),原核细胞的 DNA主要位于细胞内的 部位。 ( 4)在人体中由 A、 G、 U、 T 4种碱基构成的核苷酸共有 _种。 答案:( 1)核糖核苷酸 为核糖 ( 2)胞嘧啶 胸腺嘧啶 ( 3) A 拟核 ( 4) 6 用无氧呼吸酶抑制剂处理人的成熟红细胞,对下列物质吸收有影响的是( ) A葡萄糖
2、 B氨基酸 C氧气 D甘油 答案: B 右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能产生 ATP的结构有 1、 2、 5 B 2与 4中都含有色素 C 1中产生的一分子 CO2扩散出来进入 2中被利用,穿过的磷 脂分子层数为 4层 D 3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答案: C 图示植物根细胞在一定时间内吸收 K+与某些条件之间的关系(纵坐标表示吸收的速率,横坐标表示某个条件,假定其他条件均为理想状态)。则 a、 b、c三幅图的横坐标表示的条件正确的一组是( ) A载体数量、温度变化、氧气浓度 B氧气浓度、温度变化、载体数量
3、C载体数量、氧气浓度、温度变化 D温度变化、载体数量、氧气浓度 答案: B 下列细胞中,其呼吸过程会产生乙醇的是( ) A缺氧条件下的马铃薯块茎细胞 B剧烈运动时的人骨骼肌细胞 C酸奶生产中的乳酸菌 D受涝的植物根细胞 答案: D 下面关于 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有 ATP的分布 B ATP合成所需的能量由磷酸提供 C ATP可以水解为一个核苷酸和两个磷酸 D正常细胞中 ATP与 ADP 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答案: B 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 B酶活性的变化与酶所处的环境的改变无关 C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
4、失 D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 答案: C 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 RNA 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答案: B 撕去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 的蔗糖溶液里处理,一段时间后外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
5、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 ) 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 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 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 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 答案: C 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与 “A”所对应的名称相符合的是( ) A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 腺苷 C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D 腺嘌呤 答案: D 图 1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情况。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 1 A与实线相比,图 1- 虚线能表示酶量增加,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B若图 1- 实线表示 Fe3+对 H2O
6、2分解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 C图 1- 能用来表示反应物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D图 1- 能用来表示酶活性与 pH的关系 答案: D 下图表示培养液中 K 浓度及溶氧量对小麦根系细胞吸收 K 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两曲线形成机理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曲线 ab段的形成是由于细胞膜上 K 载体数量未达到饱和且能量充足 B曲线 cd段的形成是由于细胞内 K 过多,细胞大量排出 K C点表明植物根系可以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吸收 K D曲线 bc、 fg段的形成是由于能量有限 答案: A 下图甲表示小麦种子在不同氧气浓度下的氧气吸收和无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图乙表示等量的
7、 A、 B两份小麦种子分别置于两个容积相同、密封的广口瓶内,各加入适量(等量)的水,在不同温度下瓶内 O2含量变化。请回答: ( 1)甲图中 曲线表示无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氧浓度为 d时种子的呼吸方式是 。若 P代表的呼吸方式在氧浓度为 b时消耗了 A mol的葡萄糖,则 Q 代表的呼吸方式在氧浓度为 b时消耗的葡萄糖 为 。 ( 2)乙图在 t1 t2期间,瓶内 O2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种子的 引起的,如果 A种子是放在 15C条件下,则 B种子所处的温度 (高于、低于、等于) 15C。在 0-t1期间,广口瓶内的 CO2有少量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 。 ( 3)为了做到种子安全贮藏,
8、抑制其呼吸作用,应采取的措施是 。 ( 4)我国南方某地早稻栽培的浸种催芽的流程图, 消毒 浸种 催芽 炼芽 播种。 浸种过程中常会闻到酒味,与此现象有关的反应式是 _。 答案:( 1) P 有氧呼吸 A/3 mol ( 2)有氧呼吸 低于 无氧呼吸产生了 CO2 ( 3)低温、低氧、干燥 ( 4) + +能量 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请分析回答: 兴趣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 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 a-d)所示。 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
9、下的装置顺序: (用箭头和图中序号表示);无氧条件下的装置顺序: (用箭头和图中序号表示)。 装置中 c瓶的作用是 , 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 代替。 在温度和 pH 都相同的情况下,影响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外界因素主要是 。 若酵母菌消耗的 O2为 3mol/L,而释放的 CO2为 9mol/L,则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 倍。 答案: cab( 或 cbab) db 吸收空气中的 CO2,排除其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氧气 6 图 1表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 2表示动物细胞某种活动情况。据图做答。 ( 1)图 1细胞内能产生 ATP的结构有 _(填标号)
10、;若该图要表示唾液腺细胞,则图中不应该存在的结构是(用图中标号回答) ,应该添加的结构是 。 ( 2)研究图 2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一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从该图中还可以看出,通过形成囊泡形式相互转化的生物膜是 。 外来的信号分子作用于该细胞时,首先与细胞膜上的 结合,引起该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哪一功能? 。 答案: 1、 3、 6 6、 7、 8 中心体(中心粒) 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示踪技术) 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膜 受体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下图一表示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示意图,图二的实线表示在温度为 a的情况下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图。则可用来表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度 福建省 安溪 一中 中学 第一 学期 期末 生物试卷 答案
